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ouTube推出「点击购买」玩长尾重新粉刷,看完影片

(2008-10-10 10:10:49)
标签:

杂谈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10/a11.jpg

昨天传出,YouTube开始推出一个新的获利模式试试看(这篇NewTeeVee的也写得不错),这是一个我们叫做「Click to Buy」的按钮,按下去,就直接跳到某购物网站的购物车线上购买!譬如,看完「Where the Hell is Matt?」的疯狂音乐与舞蹈,下方摆着一个「Amazon MP3」的超连结,点进去就直接买矣。这部「Katy Perry - I Kissed A Girl」除了Amazon MP3还可以到iTunes,马上付钱下载这首曲子,然后,这「Click to Buy」不止可以买音乐或影片而已好吗!他们也和EA的Spore合作,在Spore的影片下方出现「Click to Buy」,跑去买Spore相关产品。以上超连结在目前亚洲版的YouTube都还看不到,只有北美的YouTube有,但站方已经表示,这玩意背后的计画还很大,可能还将它继续扩展到更多的地区、与当地的商家作配合。

一个网站突然在上面放一个「Click to Buy」,可能就只是加入一个「伙伴计画」,这种事全美国每天有几百几千件案例,为何YouTube这个全美国前五大的网站突然加入「Click to Buy」就这么引人注目,只是因为它很「大」的关系吗?

不,这是因为,YouTube一直在找寻获利的模式,而这个获利的尝试,只要一中就是整片天空。

YouTube主力、或是所有矽谷创投的主力还是看在影音广告,最新的一起投资案才刚发生在上星期,BlackArrow在第二轮豪取了1500万美元(台币5亿元)的创投资金,BlackArrow做的是网路版的各处的广告排程系统,思科赫然也在投资名单之中。 YouTube身为影音网站的「一哥」,当然是众人注目的焦点,它棒的地方在哪里?我认为,一般你打开电视,大约有100台电视台,每家电视台自己找节目也找广告;有些甚至是当地的电视台,找当地的广告。如果现代年轻人把从前看电视的时间,挖出一半(50%)来看影音,那以YouTube加Google Video目前上看90%的美国线上视频市占率来看,YouTube形同是掌有100台电视台的广告资源。这个庞大的广告资源要怎么运用?我觉得YouTube不可能去找寻那种CPM的广告模式,就像CNN的视频,虽然都在看影片前先放给我看。但我会先离开,耳机照挂着,一听到「哇哇哇广告要结束了」才转回来,效果打上问号。他取之Google、学之于Google,所以一直在尝试的,是比拟Google AdWords的CPC模式,这样一来,Google内部说不定才能预期他们在五年后从YouTube的获利要等同于AdWords。而这个CPC,我们从InVideo看到他们很努力的在摸索,已有成绩出炉了! YouTube表示,InVideo下方的那个超连结的点击率,是站内其他广告的点击率的10倍,而且观赏的人之中,只有少于10%的人被侦测到「关掉InVideo」,当然剩下90%也有可能是和我一样跑掉了,很难说。

好,讲重点,讲重点!这个「Click to Buy」按钮又是另一个故事了。当YouTube在站面上摆上一个「购买」,当然就是意图赚更多。如果YouTube拥有一个让人想购买的东西,它旗下又有好多好多符合各种人口味的影片,所有人都上来看到他们喜欢的影片,所有的影片下面都有一个「Click to Buy」,让大家买下相关的东西,那我们可以开始期待好多好多人来买好多商品。

这个model和以前不太一样,我觉得可以将它叫做「长尾的重新粉刷」。

Amazon已经开了十年了,它像一栋老旧的百货公司,所有人都去过,长尾理论的威力,你去三楼,他去四楼,她去二楼,他们带着小孩去六楼,多么细微的需求,都买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买久了以后,大家购买的频率已经慢慢稳定下来。现在,YouTube出现了,等于帮这间百货公司的「外墙」重新打造,在百货公司面向大马路的这一大面,整个给嵌上了一个超大的十层楼高的电视墙,电视墙内的每一台电视都播放着不一样的影片,有运动比赛的、有演艺搞笑的、有动物的、有亲子的、有教育的……任何人没有要逛街的只是经过的,无论你是哪种人,抬头一看,看到了你喜欢的那一台电视,看到了一个人在打高尔夫球,哇,球具很漂亮,影片下面说:「喜欢吗?进来吧!五楼买得到! 」

换句话说,其实也不是只有YouTube有。只要你这边开了一个有长尾味道的「不能买东西」的网站,还在找商业模式,或许都可以把自己这个网站拿去和另一个「可以买东西」的长尾购物网站相接,它们是内里,你是「外墙」。你继续吸引你的各式各样的族群,来看各式各样的资讯内容,然后,丢给他们一个「Click to Buy」,不是买下你旗下的商家的东西,而是整个引到那个另一个长尾的购物网站去。我觉得,点「Click to Buy」的机率有可能比其他地方还高,点进去的购买转换率也可能会比其他地方还高,虽然每一个「Click to Buy」点进去的单一的「量」不大,但加加加加加起来就是可观的数字。

提到我们「幸福点点名」,目前也在摸索和电子商务有关的获利模式,若您对这样的「长尾重新粉刷」有兴趣,手上也有一些在卖的商品,请和我们联络,我们愿意做您的「外墙」,帮您找来一群热情、有购买力的消费者。暗示:尤其特别适合限量、有噱头的趣味商品。

http://img.tongji.cn.yahoo.com/392363/ystat.gif 如何炒外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