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大利西西里岛推出一欧元送废墟展现「BOT 2.

标签:
it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09/p214.jpg2." TITLE="义大利西西里岛推出一欧元送废墟展现「BOT
Newsweek这周有篇报导,义大利西西里岛的西北岸有个小镇叫Salemi(请见地图),从照片可看得出是个颇有风情的小镇,可惜的是,1968年,那边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死了200人,此后整个镇中心几乎成了废墟,荒废在那边多年,他们预计,大约有3000个villa需要重建。
最近,镇上来了一个从前有艺术出身背景、当过中央政府文化部副部长的新市长,他打算好好的重建这些villa,于是找来他们曾以劲爆广告手法出名的行销高手Oliviero
Toscani先生,推出了一个颇夸张的手法:开放给大家去「认领」这些建筑物,自由重建。
记者的写法是,每一栋Villa,可以卖你1欧元(大约50元台币,小学生都买得起),唯一要求是要签约,买来不能就放在那边等着烂,得帮废墟把原来的样子重建回来才行,而且,必须起用Salemi当地的劳工、建筑师、设计师,来重建回来才行。
专家估计,重建每栋villa的费用大约需要10万美元(320万台币)左右──想想,其实并不贵啊。单单在美国,就有很多想来个彻底的「度假」的中年人,卖掉房子,或许就有10万元加旅费再加五年以上的生活费了。而这招,不只救了Salemi城的废墟,重建一座充满历史与文化风情的小镇,顺便也把该城高达30%的失业人口给救回来了!
这篇报导还跑去问了英国某位代理商,他们说,单单他们这边,目前已收到2000个来自各国的认真的询问,各种买家都有,有的是艺术家,想将它建成展览中心;有些是慈善组织,想来这边设分部;还有一个电视公司,想用它来制作一个「DIY盖房子」的电视节目。或许旅行社可以到那边盖民宿,送旅行团过去住?
看到这个创意,我想到一件事。
抱歉我必须再次提到《海角七号》。这部片最抢眼的角色之一是代表会主席「洪国荣」(资深演员马如龙饰演)有句台词是说,「山也BOT,海也BOT,什么都BOT…」,这句话,显然是看完电影的许多人,都很有感觉的一句话。看了一圈网路上的发言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对这句话虽然都有同感,对这句话的诠释却各有不同,也说明了,大家对这部片子的感触不同,却都有自己的感触,真有趣。
首先,「山也BOT,海也BOT,什么都BOT」,记得后面一句话是什么吗?
这篇写到,完整的句子似乎是:
「山也BOT,海也BOT,什么都BOT,什么好东西都让有钱人拿去了,我们的子弟只能出去外面给人家当伙计。」
这个诉求也贯穿了全片的主要诉求,恒春不只借海办演唱会,演唱会也应该用当地的乐团啊。
《海角七号》帮了当地小忙,帮最近饱受风灾的南投县信义乡把他们的「马拉桑酒」卖到缺货,但对BOT还是一筹莫展。
所谓「BOT」,指的是这种案子的三步曲:Build(政府托由厂商来「建设」)、Operate(厂商继续「营运」个五十年)、Transfer(最后「转移」回来给政府)。你就会问,为何要「BOT」?好问题!因为,世上每个大建设,都是需要钱的,也需要风险的,一个政府预算有限,也受制于民意,不可能天天都在盖新的建设,特别是那种没有直接解决某个问题的「文化建设」、「观光建设」,因此政府把脑筋打到本来就很愿意冒风险赚大钱的生意人身上,「我出公家地,你来盖,你来负责风险,你来赚50年,然后还我」。
问题就来了,这样来看,真正会以政府之力去开放BOT的案子,一定是「很大」,所以才需要BOT嘛!所以,政府是以权威卖掉某个小镇的天生的宝藏,像海啊,山啊,然后因为太大,最后只有外面的厂商,甚至「外商」才标得起,然后他们又仗着全球动员力量跑去找「外劳」来降低成本,于是,BOT的案子,从头到尾都没有当地人的份,而且还「偷」了当地景观。
换句话说,《海角七号》这里提到的BOT,和台北市目前的BOT或许没有很大关系,而BOT发展到最后应该也不会真的到「教育也要BOT」的境界,但,《海角七号》真的点出了BOT案一个很大的关键:BOT案,当地人能插手的常常有限,当然你说,当地经济一定会受惠于这种「大改造」呢,但,要等三十年才有效,等五十年谁知道,等一百年谁能活着看得到?
山也BOT,海也BOT,什么都BOT…。义大利这个案例,还真有点像「BOT 2.0」。
啥,又是2.0?你可能联想到一个句子:「网路已经2.0,媒体也要2.0,车子也要2.0,什么都要2.0…。」Sorry,「2.0」的部份只是轻松一下,请不要太在意。
义大利这招并不是「BOT」,但本质上和BOT那样,由政府出面和商人结合,政府要建设,商人要搭着建设赚钱,是有一些雷同之处。很有意思的是,义大利的案例有点其实是「反向的建设」,藉由商人之手,将原本的样貌归还给城市。民众或许不希望海被圈起来,但不会不希望回到三十年前的风光吧?
大家或许不喜欢当地来了一大堆外国人,但,Salemi可没说,只有外国人才能买呢!以Web
2.0的精神,包括当地人都买得起,一起把这3000间房子那三十年前的荣景带回来。而它也以《海角七号》的精神,把这个案子强迫性的要从一开始就利于当地的所有人。
「BOT
2.0」抓到了BOT的精髓,规模较小、过于分散,不能拿来盖高铁、盖101、盖桥或盖机场,但,可以来盖一些非常软性的文化的东西。它不是BOT新版,无意取代第一代,也无法取代第一代,只是第一代的另一种,应该是还蛮不错的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