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先生/小姐,害美国公司少了8%营收

标签:
it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09/p116.jpg
与人为善,是职场的升迁之道;许多职场达人以好好先生获得同事、老板「高EQ」的印象,工作表现也很好,但是有时候,当好好先生不见得是对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经验,做滥好人,结果工作很苦,苦在心里。现在还有一个数字出炉了──这周看到一篇不错的文章「好好先生的职场危机」,它在讲一本上个月才刚出版的书,这本书访问了350个职场达人(其中包括50个CEO),关于「好好先生」的潜在问题。
这问题可大条了,好好先生/小姐,当他们爬到CEO以后,可能因为「太好」,而害公司短少了8%的营收。
作者对这50位大企业的执行长作市调,问他们「人太好」的状况是否他们事业造成过一些影响?这些企业真的是大企业,包括PricewaterhouseCoopers、American
Cancer
Society、1-800-GOT-JUNK等各产业,无独有偶的,这些已经事业成功的大CEO,回想起来,都有这样「人太好」的经验。作者将他们的答案收集起来,计算出「人太好」这个问题,真的就为这些企业的营收足足短少了8%。
而8%是什么意思呢?假设净利率、股数、本益比等等参数都一样的话,一档原本是92元的股票,可以因为这些CEO「硬一点」,就打破100元了。至于这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我猜想,应该是作者请这些大CEO回想一些因为「太nice」而错失的案例,再问这案例若没有错失会带来多少收入。
奇怪的是,走在路上问人:「好好先生在职场会成功吗?」应该有一半以上会跟你说,「唔…。」就是一言难尽的意思,这本书做的一个市调更显示,甚至有61%的美国人认为好好先生根本是会失败的。然而,大家明明知道「商场上不能好」,大家却都还是常常扮演好好先生的角色,做出一些不符商业或职场利益的决定。
连CEO这些理所当然的「超级职场达人」,显然自己也认为「还可以再硬一点」。他们知道自己从前的决定,有些都太软。他们都觉得自己错扮了「好好先生」,他们都想改正自己「好好先生」的习惯。连美国的CEO都这样了,亚洲的CEO,只会更「好」而已吧。
所以,好好先生、好好小姐不只是你、我,所有人都有这样的问题与习惯!
聪明的CEO为何不硬起来?因为人是情感的动物,就算是在商言商。这是人性,大家不可能照着生意做、照着规定来。
但那8%怎么办?
见招拆招啰。这篇报导指出三个「好好先生」平时可以为自己带来的新思维:
一、商业是竞争的,好吗?要面对它,不是逃避它,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CEO说,「做生意,无论你喜不喜欢,就是有竞争、有挑战、必须积进(aggressive)!」
二、人好,不表示「事情」会跟着好,好吗?所谓「对事不对人」,事情不好,最后大家都惨。 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CEO就说,对部属或同事太好,该批不评,该硬不硬,事情无法做更好,在礼仪上是对他们好,但在职场上就是对他们不好,这个CEO甚至讲重话称好好先生为「disservice」,帮倒忙还伤害了对方!
三、针锋相对并不见得是不好的事,好吗?好好先生怕与人冲突(confrontation),因为冲突这件事让人不舒服。但好好先生若去了解「针锋相对」本身的商业价值,那8%的loss,就不会这样做了。
1-800-GOT-JUNK的CEO有一个哲学是「一边对干一边赛跑」(race to the
conflict),发现有争议,就快点吵;吵完,解决它,两边吵完后一个早上就雨过天青,继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