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部落格教学第二课:专业部落不能只靠「其它类」收入

(2008-09-05 10:13:03)
标签:

it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09/p13.jpg

一周前曾写到偏向心理面的「部落格教学第一课」,这次则来写偏向财务面的第二课,如果认为写部落格文章最好别和赚钱扯上任何关系的,那就请不要继续读下去,拜托拜托。如果你认为写格不见得要赚钱,但也好奇想看看blog这玩意还可以干出啥样的经济故事,那便欢迎继续看下去给我指教也。

部落格许多已经写了一年以上,部落格这个名词也已经热红五年,但目前仍不见可以「直接」且独力的直接从自己部落格得到「全职薪水」的。所以我指的全职薪水,不计入被聘用的部落客、企业部落格、周边收入等等。你说,部落客许多的「周边收入」这么多,出了一本书热卖几万本,100万就轻松入帐,加广告代言更直逼艺人水准,至少也接接演讲、接接案子来做?但这样,也让她(他)形同变成「作家」或「顾问师」,进入了另一种的收入模式,趁红的时候捞一笔,长江后浪推前浪,不红以后怎么办?

部落客在台湾,目前无法赚固定的、稳定的全职月薪,探究原因,只要看看GigaOm之前一篇被推了两千多次的文章就知道,上书「十个让部落客赚钱的方法」,还有其他的像这里、这里,这些就是美国人可以想到的所有部落格的赚钱术了。读完以后,只能一叹,什么,在部落格上贩卖魔兽世界的虚拟商品?加入某个类似b5media的专业部落格媒体公司帮人写作?这些建议,台湾都有相对的服务了,在台湾还无法赚够成为「全职薪水」的原因,可能也只有一个──这些方法,看来看去都是「其它类」。一个工作有它的价值,当「全职部落客」,等于就是全职发挥部落客的价值,但什么是「全职部落客」这个职?我们写文章,写自己,然后四处写、自由写、不太公正公允的臭臭的写……。美国加拿大澳洲英国等英语系国家通通加起来,上网人口超过三亿人,所以,「其他类」也可以赚够让一间部落客全职还请员工。但,在台湾这个繁体中文的「小市场」,「其它类」是填不满牙缝的。我还没找到这个点在哪里,以观察网路这么久,希望提出至个点的所在地,将会是创业家和部落客可以一起努力的新方向。

我认为,部落客的赚钱模式,还是在「内容」上面。

目前部落客的收入模式,主体依然是自传统电子媒体继承下来的,你制作一出偶像剧,卖给电视台,要谈广告、收广告费用,或许代理明星周边活动、书、产品,这是在电视上的,杂志也靠做「广编特辑」等等,现在许多部落格走的是正是这条媒体路线,只是在一个「新媒体」上实行,而这个新媒体,是电脑显示器、键盘、滑鼠,代替了纸本、收音机、电视机,但这新媒体所代表的意义岂止是从客厅移到书房,从眼睛看变成手动,从单向变成双向,从上对下变成社群…… ?但我们目前给「部落格」这个新媒体的方式依然没太多改变,顶多加上了像Google AdSense这样的可以自动因内容而异并科学化的收费方式,整体的架构并不脱离传统媒体的获利思维。

没有加分,对单一部落客来说,反而还扣分,让他们永远无法成为「新媒体」。电视是由极少数人所把持的通路,但网路却是「人人可进来」,即使观赏的总人数一样多,在网路上就被瓜分掉了;因此,网路上没有竞争优势,没有永远的通路;线上媒体代理公司操作的是整体的网路通路的价值,在现在,要仰赖他们帮忙再继续扩大线上广告的总体价值,但,部落客增加的速度也很快的,下个月又蹦出了新的blogger,流量比你大,就会让原先的部落客毕竟就会分得较少,原本分的少的就会变得更少,再大的部落客「品牌」就算不马上褪去,多多少少也会被瓜分掉一些,于是部落客出现很有趣的现象:这么多部落客分同一个派,只能分到一小块;大家明明是不太一样的主题,拥有不一样的「痛调」(tone),却必须分享同一个资源。这个在网路上「永远都是蓝海」的精神刚好背道而驰了。

所以我们再来仔细看看「部落格」这种东西,它的「主角」,是那个网址,还是那个熟悉的版型,还是里面的文章?我认为,部落格的意义不在它是一个站点,使用者的「我的最爱」书签或是RSS阅读器的首要版位,光凭这个站点,不足以让部落客敢视它为一个全职的工作,其实要想,为何部落格刚出生,没靠几招,就有机会红了?因为,这频道早就已经出现了,这是网路的意义,网路上的传播频道之多、之广,每个人动动键盘与滑鼠,就可以将这个部落格的消息传了出去,甚至印出来。

看看他们在传什么、印什么?

虽然许多时候,是传一个回到该网志的超连结,但传了两次、三层后,可能被引用,可能被放在email里……。换句话说,一个部落格最大的主角还是「内容」对每个部落客来说,通路不是他们应该担心的,该担心的是,当这篇文章没有具名时,它可不可以照样穿过internet这个频道?

既然「内容」本身是打开网路这个这么大的通路,所以这些「不好好待在家里」的内容会变成部落客最价值的「载体」,这样来看,关键就是在内容了。假如可以,那它就继续穿、继续送了。而这个固定产出的部落客,就可以靠这件事,继续产生价值。像我这边,每天都至少收到一则「要求转载」的信,因为太烦,所以才将转载规则放在左边,信有少了一些,但还是有些二线或三线的专业杂志以及对岸甚至美国华人社区的媒体仍特别来信确认。当然,目前都是免费的,这是我的通路,不该收费。

但我相信「内容」是最稳定的获利机会,所以我继续在思考它。我想部落客都有这样经验,被厂商找上,要代言某某某,或只是放一个贴纸在边栏,我目前都婉转的拒绝了,在此也和厂商说声对不起,我不是要什么「保持部落格的清高」,我很支持也很欣赏部落客写广编特辑这样的获利模式的。我觉得它的潜在问题是,它为部落客带来「不一致」,部落客会以为,既然自己都写了生活体验,那就来写「体验这个产品」,但用的字和平常都是一样,就让平常那种感觉顿时失去了味道。如果改来写一篇「侧面观察这个椅子」,虽然读者知道不见得喜欢它,但做好了观察的本事,和一般很不一样。不过,我不收钱,说直一点,也是因为,我觉得那样的收入不够多,我希望敦促自己再去找寻「赚更多」的模式,一方面是奶粉钱,一方面是因为和做网站同样的一种创业家特有的野心、好奇心、玩心。

那,内容要收什么钱?

内容值多少钱?

应该反过来问,一个人的knowhow,值多少钱?

曾经有人对我说,喔,你是史丹佛双硕士毕业,你是小留学生,你在矽谷混过,所以,你的部落格自然就会有人看到。我就很想跟他说,并不是每个史丹佛毕业的都会「被看到」,我的同学们都有实力,也有不错的薪水和职位,默默的在社会中上层努力的工作,但,若要再继续「往上」,还是得经过社会的「层层封锁」,他们没办法以他们真正的knowhow来被定价,只能以一些「大家看得懂的东西」来定价,譬如先成为某个大公司的工程师,由于公司名字震耳,可以为他换到一间小公司的技术总监;譬如他曾经帮助某某产品,外销到世界各地,是它的推手,从此你在业界就被再提升一层……这是社会「看得懂」的,而这种事,只有1%会出现,每个人人生中都有一些「苦心练习」的地方,这些东西,有99%是一辈子无法被看到的。

甚至自己,都无法察觉。

但,到了部落格上,这些什么学历、经历,反而变得没有用。大家舍掉那表面名片上的1%,拿出压箱的那99%,放在部落格的内容里。因此,部落格的内容所呈现的,是职场上看不到的东西,以我自己为例,大学与研究所念电机系,多少个夜晚想尽办法试着证明那些数学公式,我念得过多,反应了一些在成绩上,更重要的是练就了一些逻辑;我从高中毕业便迷上写程式,原本大一想回故乡玩,但却因为迷程式,自此连续五个寒暑假都窝在家里,拼命写自己的程式,疯狂写了好几千万行的程式,笨蛋也会练成天才。我从1998年就天天在想网站的点子,一边想就一边做;我勤练英文写作,拼命背单字,让我从自闭害羞站出来,自行申请学校;以上都不是什么天才事迹,甚至无法放到履历表里面。

但,部落格知道。

骗不了的。

部落格可以呈现它们,在部落格的内容里。就算是有人骂你,他们还是得一边骂一边天天看你的部落格,因为,你的部落格就是写得他妈的好、他妈的受用。

对外,我谦称我的特色是「写得很多字」,但心里我知道我的特色,这个部落格的流量和美食与爱情类部落格相差甚多,但我却是台湾部落格界,第一个让网友透过部落格以「专家」的身份认识我的部落客。之前,我在创投公司工作,已经四年没写程式,只是一个很想创业的人,我自认很多厉害之处,但没人看得到我,于是我拼命的写书,依然打不穿通路;我拼命的与人联络社交,没人觉得我是什么「咖」。现在,我透过一篇又一篇的文章,用我脑袋里的东西,以「专家」的身份,穿进Internet这个人与人绵密的网路。

有趣的是,若仔细看我的文字,会发现我却是许多专家部落格中最不像「专家口吻」者。这,又回到之前说的保持引颈呼吸的姿势,若是有天,我真的以「专家」的心态来写文章,高高在上的教你,那就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既然已经把之前想的都告诉网友,网友在当下认我为专家,但他们也慢慢变成专家了,除非我继续成长、变成更厉害、更全方位的专家,不然网友有天也会看腻了我的部落格。还好,写文章、写这么多内容,本身就在学习,一阵子功力大进;之前有空,我也趁机乐于四处拜访公司,希望有一天也可这么做。对一个人来说,不管他有多少伟大经历,或是小兵,全心在内容放掉自己,都是对个人很正向的循环。

这时候,再回到财务面,无论是不是「专家口吻」,部落格要赚钱是在内容,但内容物本身如果就让它这样乱洒、乱出去,那,部落客赚钱可能有两种方法可以发展:

一、向厂商收费,收取订阅的费用:与厂商收费做某种特殊的广编特辑,深入的植入内容,为了让「内容」保持品质,此特辑绝不能「占整篇文章」,而是一点一滴的在文中提到,而且应该以特殊的字体标示「这是广告」,尽管如此,我相信每次转寄、剪贴、引用部落格文章者,也不会因为中间有一段是广告就不加进去。譬如,提到一个很好玩的欧洲城市,顺便提到,将这家厂商照相机拿出来拍照,试用它什么功能……想从文章「切」掉这样的广告也很难!这样的合作要形成部落课的固定收入,一定要合作至少一年,且没有排他性(non-exclusive),可能每家厂商只收一点点,总合起来就很多,可能以字数来计,每写一字就收多少钱,写完了看厂商还要再付,或厂商规定三个月内要「嵌入」多少字。时间长,部落客才可以将自己稳定收入的时间也拉长,在这段期间努力的展现它自己,换句话说,厂商是将自己融入部落客的生活,让这生活透过这「内容」再透过网路的文字,冲到全球看得懂中文的人心里面。

二、向读者收费,收取特殊管道的费用:既然部落格的内容要乱洒在网路上,那就不可能对读者收费了,读者永远都拿得到免费的内容我认为,最好的模式还是「微型付款」,部落客可以专心在内容,让网路这个通路自己去想办法出去,这样来看,才是一个有成长、有持续且自己能掌控的方式。微型付款不是微型捐款,若要请网友捐款,那干脆到西门町摆摊弹吉他让大家投钱还比较快一点。让读者愿付费,而且是直接付钱给部落客的,然后又不会至占用太多时间,不会影响到天天写文的韵律,可能和「平台」会有关系,譬如,同样的内容,发送到手机的要付费(有一家已在提供此服务),若一天有3000人愿意订阅,一封简讯赚一元,一个月就有9万台币的收入。

注意,以上两种收入方式,都不必改变太多写部落格的方式,让部落客全职的话,大部份时间还是可以专心在写作部落格的内容上面!而且,也不会有一个天花板的限制,不需要和其他部落客瓜分一块大饼。当然,目前还没这种东西(除非部落客想DIY),因此期待目前的广告商能想出更有趣、更丰沛的获利方法,让部落客可以「各展神通」,在目前他们还没推出来以前,急着赚钱的部落客,也只能先乖乖的善用边栏广告版位,以及写产品试用心得吧。http://img.tongji.cn.yahoo.com/392363/ystat.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