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高压下苦练专心功、安心功,不如来练「甘心功」

标签:
it |
这几个月来,我心中最大的新闻还是那一则「三岁以下幼童不应看太多电视,不然从此『不专心』」。法国现在更已经完全禁止电视台播放任何给三岁以下幼童看的影片,可见事情的严重性!但,我家小孩看电视已成pro,戒不掉他的电视,就像戒不掉他的奶嘴,他昨天更刚刚正式学会了「拿摇控器转台」,正式步入臭男生的行列。关于小朋友不专心的问题,无时不刻惊恐着我,我了解,「专心」实在太重要了,一个人诸事顺遂可以只靠「专心」二字,一个人失败也可以就毁在「不专心」三字。
然后,又看到一篇很不起眼的《我们其实都被噪音所围绕》文章,才发现,原来「不专心」不只是孩童的问题。这篇文章提到人们是如何的被打扰,从古人即是。文章引用十七世纪的哲学家Pascal的话,「人的所有不幸,乃源至无法一个人静静坐在一间房间里。」而现代人更甚,有作家形容,把自己关在一间完完全全没有声音的房间,结果反而更吵,听到自己的心跳、呼吸,比想像还大声,大声到震耳欲聋。文章主张,想要让自己完完全全的安静下来?需要一些训练,所以呢,每天要花五分钟,听听自己的呼吸与心跳……。
我认为,这样的训练不叫「专心」,只是「安心」。我认为,安心是给山里头的、即将退休的,或是给钱已经够多的人。安心不能带来专心,因为摩登城市人的高压生活,到最后,还是得面对着电脑,面对人生的挑战,面对还没做完的事,让自己「先安心,再回去专心」,原先那个问题,并没有充份解决?于是我想,或许,我们应该练另外一种功夫,让我们在周围有电视,有吵杂的情况下,还是可以专注。
我一定要研究这种功夫,不然我家小朋友以后怎么办(恼)。
今早,台北倾盆大雨,气温掉了五度,晨七时窗外一片灰色的阴雾雨幕,原本这时候就该起床的小孩,还在呼呼大睡(注,周末玩太疯,昨天他又感冒发烧到39度),但,等一下他就会起床了,踏着小脚板「答答答」的走到客厅,然后,电视就会开起来,悠扬的童歌响起……。
「我无法专心。」我会与老婆抱怨。
老婆帮我转台,快乐的歌声没了,转到晨间新闻,主播用高亢的音调,奋力引吭「读报」,提醒大家,充满暴力、压力、努力的一天又要来到了!哗,「我没办法专心,没办法专心!」我挥舞着头,好像在打蜜蜂。
我发现,每次到了早上七点多,电视一开,写作效率就下降;所以一定要调到几乎没有音量,听不见他们在做什么,才能继续写。
「可是,昨天这个音量,你也可以写?」老婆指出。
真的耶。为何昨天可以,今天像在打蜜蜂。
原来,每天的题目不同,也会影响被电视影响的程度。我对每篇文章的兴趣不太一样,有的文章如倒吃甘蔗、愈写愈high,有的文章写进无底洞,想要快快收尾不干,这种文章只想赶快上传说掰掰,但碰到愈写愈有兴趣的文章,就算闭不起来的耳朵,也会自动闭了起来。
躁动不已的心,也会安静下来。
无法专心的心,就会专心起来。
于是我想到两字──「甘心」。
甘心就是「愿意做」的意思。闽南话有言「揪甘心」,意思和普通话有一点不同,混进去感受更有味道。总之,「甘心」似乎是个重点。
这个周末,我一边开车一边听广播,听到一则,忘记是哪一间的记忆训练中心的广告,内容大概是说,他们认为,学童的成绩,和小朋友在课堂上的专心程度有关连,在课堂上能够专心的小朋友,功课就会好!于是,广告说,要开始帮学童训练「在课堂上专心」。
我一边赞叹记忆训练中心现在开始发展到「专注力」这块,一边我想起了两个小朋友。
一个,是某个我想像中的可怜的小朋友,被父母逼着「专心念书」,只见他非常勉为其难的坐着,听着老师讲课,把讲台上的那个人发出的每个字,都一字一字听进脑子去,几乎都会背了,然后才可以出去玩,明天又要重覆这个痛苦的循环。这个小朋友,真的会考得好吗?
另一个人,是我小时候。我在课堂上从来没专心过,除了数学课会怕老师教到一半抽考,其余时间我都在看参考书。参考书是唯一可以和课本摆在桌上而老师也不会骂的书,我很专心的在读它、在画线。老师在上面讲,我自己在下面读我自己的,回到家,不必读多少书;到月考前,也不必读多少书,全校第一名就拿了好几次。我不必补习,不必父母敦促,要我不念都很难。我在专心这些事情的时候,有一种「很甘心」的感觉。因为甘心,所以专心。
我发现,这感觉很重要,一直到后来,做任何事,我都希望「先甘心,再专心」。
想到这一段,我突然不怕小朋友看电视了,我也不会鸟那些专家在教什么要常常让孩子自己玩15分钟能帮助他提升专心度云云的建议了。我,要想办法让他「甘心」。
如果说「不专心」是一种病的话,那「甘心」就像「症状疗法」,不要求整个斩草除根,只要针对每一个他不专心却一定得专心的地方,让他产生兴趣,让他「甘心」。而甘心也可以说是「指标」,甘心做、欢喜受的事情,表示自己也算还在行,人若只做「甘心」的事,就会促使自己只做自己在行的事,把所有专心洒在上面。
但甘心不够,我要他练「甘心功」。
所谓「甘心功」就是,随时随地开始甘心。
现代人要练的功夫,正是这套能随时随地开始甘心的「甘心功」──
如何,在一瞬间,老板指派一个新事情,就让自己立刻非常「甘心」的爱上它。
如何,在事情快做不完的时候,只剩两小时,心情非常七七叉叉,还能摇摇头,再看一次这件事情,让自己非常「甘心」的愿意去把它完成。
如何,在昏天暗地忙碌的时候,看到其他人都在打混,还有人请假,自己还是再看这件事一次,然后「甘心」的,接下它,甘心抱它到终。
有的兴趣要花三十年培养,有的兴趣却可以在三分钟培养。世上从来没有什么「专心功」。这年代,这个城市,这样的办公室,压力之大,没办法「专心」,更不切实际去「安心」,只能「甘心」,拥抱眼前美好的这一切。http://img.tongji.cn.yahoo.com/392363/ystat.gif
然后,又看到一篇很不起眼的《我们其实都被噪音所围绕》文章,才发现,原来「不专心」不只是孩童的问题。这篇文章提到人们是如何的被打扰,从古人即是。文章引用十七世纪的哲学家Pascal的话,「人的所有不幸,乃源至无法一个人静静坐在一间房间里。」而现代人更甚,有作家形容,把自己关在一间完完全全没有声音的房间,结果反而更吵,听到自己的心跳、呼吸,比想像还大声,大声到震耳欲聋。文章主张,想要让自己完完全全的安静下来?需要一些训练,所以呢,每天要花五分钟,听听自己的呼吸与心跳……。
我认为,这样的训练不叫「专心」,只是「安心」。我认为,安心是给山里头的、即将退休的,或是给钱已经够多的人。安心不能带来专心,因为摩登城市人的高压生活,到最后,还是得面对着电脑,面对人生的挑战,面对还没做完的事,让自己「先安心,再回去专心」,原先那个问题,并没有充份解决?于是我想,或许,我们应该练另外一种功夫,让我们在周围有电视,有吵杂的情况下,还是可以专注。
我一定要研究这种功夫,不然我家小朋友以后怎么办(恼)。
今早,台北倾盆大雨,气温掉了五度,晨七时窗外一片灰色的阴雾雨幕,原本这时候就该起床的小孩,还在呼呼大睡(注,周末玩太疯,昨天他又感冒发烧到39度),但,等一下他就会起床了,踏着小脚板「答答答」的走到客厅,然后,电视就会开起来,悠扬的童歌响起……。
「我无法专心。」我会与老婆抱怨。
老婆帮我转台,快乐的歌声没了,转到晨间新闻,主播用高亢的音调,奋力引吭「读报」,提醒大家,充满暴力、压力、努力的一天又要来到了!哗,「我没办法专心,没办法专心!」我挥舞着头,好像在打蜜蜂。
我发现,每次到了早上七点多,电视一开,写作效率就下降;所以一定要调到几乎没有音量,听不见他们在做什么,才能继续写。
「可是,昨天这个音量,你也可以写?」老婆指出。
真的耶。为何昨天可以,今天像在打蜜蜂。
原来,每天的题目不同,也会影响被电视影响的程度。我对每篇文章的兴趣不太一样,有的文章如倒吃甘蔗、愈写愈high,有的文章写进无底洞,想要快快收尾不干,这种文章只想赶快上传说掰掰,但碰到愈写愈有兴趣的文章,就算闭不起来的耳朵,也会自动闭了起来。
躁动不已的心,也会安静下来。
无法专心的心,就会专心起来。
于是我想到两字──「甘心」。
甘心就是「愿意做」的意思。闽南话有言「揪甘心」,意思和普通话有一点不同,混进去感受更有味道。总之,「甘心」似乎是个重点。
这个周末,我一边开车一边听广播,听到一则,忘记是哪一间的记忆训练中心的广告,内容大概是说,他们认为,学童的成绩,和小朋友在课堂上的专心程度有关连,在课堂上能够专心的小朋友,功课就会好!于是,广告说,要开始帮学童训练「在课堂上专心」。
我一边赞叹记忆训练中心现在开始发展到「专注力」这块,一边我想起了两个小朋友。
一个,是某个我想像中的可怜的小朋友,被父母逼着「专心念书」,只见他非常勉为其难的坐着,听着老师讲课,把讲台上的那个人发出的每个字,都一字一字听进脑子去,几乎都会背了,然后才可以出去玩,明天又要重覆这个痛苦的循环。这个小朋友,真的会考得好吗?
另一个人,是我小时候。我在课堂上从来没专心过,除了数学课会怕老师教到一半抽考,其余时间我都在看参考书。参考书是唯一可以和课本摆在桌上而老师也不会骂的书,我很专心的在读它、在画线。老师在上面讲,我自己在下面读我自己的,回到家,不必读多少书;到月考前,也不必读多少书,全校第一名就拿了好几次。我不必补习,不必父母敦促,要我不念都很难。我在专心这些事情的时候,有一种「很甘心」的感觉。因为甘心,所以专心。
我发现,这感觉很重要,一直到后来,做任何事,我都希望「先甘心,再专心」。
想到这一段,我突然不怕小朋友看电视了,我也不会鸟那些专家在教什么要常常让孩子自己玩15分钟能帮助他提升专心度云云的建议了。我,要想办法让他「甘心」。
如果说「不专心」是一种病的话,那「甘心」就像「症状疗法」,不要求整个斩草除根,只要针对每一个他不专心却一定得专心的地方,让他产生兴趣,让他「甘心」。而甘心也可以说是「指标」,甘心做、欢喜受的事情,表示自己也算还在行,人若只做「甘心」的事,就会促使自己只做自己在行的事,把所有专心洒在上面。
但甘心不够,我要他练「甘心功」。
所谓「甘心功」就是,随时随地开始甘心。
现代人要练的功夫,正是这套能随时随地开始甘心的「甘心功」──
如何,在一瞬间,老板指派一个新事情,就让自己立刻非常「甘心」的爱上它。
如何,在事情快做不完的时候,只剩两小时,心情非常七七叉叉,还能摇摇头,再看一次这件事情,让自己非常「甘心」的愿意去把它完成。
如何,在昏天暗地忙碌的时候,看到其他人都在打混,还有人请假,自己还是再看这件事一次,然后「甘心」的,接下它,甘心抱它到终。
有的兴趣要花三十年培养,有的兴趣却可以在三分钟培养。世上从来没有什么「专心功」。这年代,这个城市,这样的办公室,压力之大,没办法「专心」,更不切实际去「安心」,只能「甘心」,拥抱眼前美好的这一切。http://img.tongji.cn.yahoo.com/392363/ystat.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