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0族的三矛盾之二:在家时间变多但却不见更紧密家庭

(2008-08-15 08:23:27)
标签:

it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08/a325.jpg

上次写到30族的三矛盾之一,就是「家境较优渥,但事业却晚五~七年以上」引来颇大回响,现在来写30族的三矛盾之二──「在家时间变多」。

真的吗?

真的。看,30族的上一代还蛮流行出门交际应酬的,所以,当时常有「爸爸回家吃晚饭」的口号,现代这个口号比较不需要,因为除了一些特殊行业以外,大多公司尤其是知识工作者已不再强调上班时间之外的应酬活动;尽管有许多人也因为全球化必须只身到外地打拼,常常出差不在家,造成许多的假性单亲妈妈,但同时间又有另一批人,天天都可以在7点前回家,周末也都可以妥善排出「家庭日」。有些人甚至享有天天在家工作的优惠,感谢网路的存在、外包的趋势,有些做个人工作室的、做网拍的SOHO族,每天躲在家,案子同样接不完,在家可以当老板!此外,现代人对「赋闲在家」心态不若从前,就算是「失业」期间照样怡然自得,在家慢慢盘算「下一步该怎么走」,仿佛也是一种优美!此外,更有许多妈妈(与少数的爸爸),了解到照顾小孩是太重要的事,若不够幸运有自己父母帮忙带小孩,请看护都要钱,算一算,干脆就把工作辞了,把带小孩顾家庭转而成为人生第一要务,当全职「宅妈」(宅爸)。所以,若拿全部人口的每个人的生涯,拉开以后算出的平均值,总和来说,现代的30族,「在家的时间」肯定比上一代还更多了!

好,在家的时间变多了,矛盾来了:在家时间变多,家庭却没有变得更紧密?

这个「家庭」可分成几层来讲,有些30族还没结婚,所以「家庭」指的就是原生家庭,或是现在要好的室友或未婚夫等等或许都算;有些已经步入婚姻,所以家庭就是包括了小家庭、大家庭…。因此所谓「家庭」并不只是一间房子、二间房子、三间房子,而是指比较靠近的亲戚家族与家人。

照理来说,天天都在家,或「常常在家」,这个「家庭」应该会更加的紧密?至少,我们和同事的关系淡了,家人应该就「递补」上来,成为首选?

显然又好像不是如此,无论是男、是女,尽管在家时间变多,对「家庭」的概念却变得有点地震。此事和30族的「个人主义」或许很有关系,30族在成长过程中获得较好的照顾,经历经济起飞的「望子成龙」那段,自我意识比上一代都强,30族的父母当年教育孩子如此的意识,本身虽步入老年也习惯独自生活,不怎需要儿孙孝顺天天回家吃饭,加上同侪间互相传染,所以30族们现在都很习惯「自己搬出来」自组小家庭,还没结婚的也宁花一月一万的房租搬到离公司近一点的地方,换来个人的完整。因此,就算30族真的「整天在家」,这个家也是一个只有一人或二人的家。此外,就算和家人同住或已有配偶、子女者,由于30族大家愈来愈注重个人的完整,因此也习于自己独自行动,而结婚后,30族不甘就这样走入家庭失去「自我」,因而极力维持自己的交友圈,最怕的是妇唱夫随或夫唱妇随,因此,偶尔和其他朋友聚会,吃一顿饭加下午茶再回家,各忙各的,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更加的被切得「零零碎碎」了。

有趣的是,有些30族似乎察觉到,自己在家的时间在「理论上」已经变多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也在「理论上」变多了?于是反而不会主动空出一些时间,刻意的与家人相处--「反正,我天天都在家嘛!」但30族都忽略了,SOHO族的工作尽管「可以都在家里」,但外头流动工作场所依然不缺,因此,和客户谈事情仍然跑到Starbucks;有时下午5点才去Starbucks,不小心吃了两块饼干,肚子不饿了,老婆打电话来说,要吃饭啰!我们就会说,「那妳先吃!」反正自己吃,也很愉快嘛,黏来黏去反而不舒服。而有些只是交往多年的男女朋友,或许一定还是会固定每天晚上打电话,几乎只有周末才见面,因为「以为」在家时间多了,反而不会主动去规画,「让大家一起在家」,所以,虽然大家各自在家的时间多了,不知为何依然常常得自己拿钥匙开门,好像永远碰不到在一起在家的时间。

好,30族忙了一阵,就算真的都回到家里了,同时间坐到沙发上,也因为「电视」在前面闪闪发光,灵魂遂又到了不同的国度遨游。这一代的30族被电视的影响较上一代更巨,现在的电视台有100台以上,怎么转都转不完;在台湾晚上开电视,不外乎就两种节目,一种是连续肥皂剧,感人的剧情让人看得目不转睛,整个心都陷到里头,无法与家人说话;另一种是新闻或谈话节目,紧凑的步调与复杂的逻辑,让坐在沙发椅上的家人们也开始严肃的讨论国家大事和社会现象,讨论一阵子就会开始吵架!即使大家都在家里,有许多的时间在家里,仍几乎没有时间是「面面相对」着。看过「素屋自拍」现在这么多间30族所住的房子,相信有些人会发现,天啊,现代小家庭竟然几乎都没有「餐桌」这种东西,就算有餐桌,到了吃饭时间仍全部朝着电视坐,不说话,也不面对面。再加上电脑、网路的普及,大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水果,一边各自玩自己的电脑,就算在家一整天,大概也不会有交集呵。

更有趣的是,30族新组成一个小家庭,女性意识持续在改善与进步着,我们看到,上一代的女性「可以放下家庭而工作」,现代的30族女性更享有「自由选择要工作或在家」的随意,愈来愈多女性30族选择当全职的妈妈,用知识工作者的智慧,悉心照顾年幼的孩子。但,由于外界的观念仍停留在老旧的「在家,就要做家事」,所以一个在家的妈妈常常在短短一天内得同时付出「心」、与「力」,一天忙下来,心力交萃。妈妈30族应该有同感:「虽然人整天在家,却比上班还累!」也因此,在家的女性需要一些帮手,帮手是谁,当然是「老公」?但,同样道理,男性的30族在家,或许追求某种相对的不稳定与高风险的事业,压力也许比朝九晚五的固定上班族还大,不见得能在此时适时的「支援」女性已经心力交瘁超重的家务事。此外,实在也因为,两人原本都是知识工作者,并不习惯做大量的家务琐碎事,因此间接的发生了「明明主人都在家,却没有更紧密」的现象,甚至呼应「小别胜新欢」,天天在家,反而让30族的男女关系雪上加霜。

所以,到最后,30族感觉到,在家时间变多了!但!这个家庭,却不见更紧密!

如何解?我猜想,老外有句话叫「Quality Time」,家居时间的「量」不重要,家居时间的「品质」才重要。虽然在家就是要放松,但或许应谨慎在意在家的每一分每一秒,提升在家时间的「品质」,而不是被电视、电脑、便当这些日行事务给弄烂掉,这是现代30族或许必须继续一起探索的。

“一个都不能少”——奥运宝宝笑脸大募集
http://cn.qtogether.com/upload/images/widget/76322f72567679416d52673d_280.jpg

http://img.tongji.cn.yahoo.com/392363/ystat.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