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直航日,談新航線的爭議與「追新」的人生觀

标签:
杂谈 |
http://mr6.cc/wp-content/uploads/2008/07/a12.jpg
今天是美国国庆,也刚好是海峡两岸首次正式直航日。
随便坐上台北的计程车,司机对这件事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而且,想必媒体在接下来几个月又会对一些芝麻小画面七七叉叉炒作。常想,他们不过就和我一样是市井小民,有什么好发表的。我认为,一般市井小民是没有能力去让一个地方「创新」与「守旧」的决定,只能配合着。对我这个市井小民来说,我至少是站在高兴的一方,因为以后作役男出境可以直接飞上海、北京、广州,不必每次都是香港、澳门两地轮流跑(当然机票的价钱也得要合理才行)。
但真的值得高兴的是,多了很多机会。
有个题目我一直想写,这个题目是「新航线的开辟」。我指的并不是广州与高雄、上海与台北,台中与厦门,而是关于长荣航空,在上个月开启了两条飞往日本的新航线,一条是去宫崎县的「宫崎机场」,一条是去「小松机场」。两个都是日本相对较偏远的地区,长荣航空飞日本的机场也将从八座增加到十座。
你说,开这两条线是干嘛?
开发、开发、开发!
日本是大家最喜欢玩的国家之一,不少人有「常常往日本跑」的经验,东京、大阪、北海道都玩过了,便是开发新地方的时候了。这时候航空公司扮演关键角色,对他们来说,一周出发一~二班就好,每班只要载客达55%,就可以赚钱。这次两条新航线的开启,他们希望对日本的「北陆三县」(石川、福岛、富山)带来新的台湾观光客。
「开发」的,不只是航空公司。当航空公司这么一飞,接下来的连环效应更为惊人(当然,这连环效应可能是已经先谈好了),带来了彻彻底底的「多赢」。赢家之一是当地政府,收入变多了,产业繁荣了;旅行社也赚钱,多了几个方案,就表示多了几批客源;旅游客也很爽,只要飞两小时五十分钟,多了一个新地方可去!
当事人都很爽,都多赢了,但「当地居民」呢?当你的生意、你的职业,和这些观光客没有丁点关系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些观光客是「多出来的」。当观光客变成「多出来的」,说的语言却不同(中文、日文)或者是一个不熟悉的口音,穿衣打扮的风格与当地居民迥异,这时候,人类的丑恶本性就来了─ ─
排斥、排斥、排斥!
每一个「开发」案,都会有「排斥」的人。就像每一个「创新」的声音,都也会响起「守旧」的声音,但,重点来了:
世界上,已经少有像「开发新航线」这样,造成「多赢」的事情了。在商业体,抢的是同一批消费者或买家,于是大多就是竞争竞争竞争、流血流血流血。像「开发新航线」这档事,大体上追求的是消费者花更多钱在上面,而他们是心、甘、情、愿的。
真的,世界上已经少有像七月四日今天,这么欢乐的大家多赢的一日了。
当这件事根本就事不关己,自己只是一个市井小民时,排斥、排斥、排斥,或冷眼旁观,或等着被煽动,这已经不是在「创新」或「守旧」之间的选择,因为「创」的人不是我们,「守」的人也不是我们。未来根本不是我们的智慧可以去预测的,还是放手让专业的人去做吧!
市井小民面对像「新航线」这样的事情,看起来,每一位计程车司机都可以做总统也可以做在野党,说了一口创新与守旧的决择,其实,他身为市井小民,他的两个选择,一是「追新」,二是「赖旧」。就这样。
追新,就是人家推出新的,我们就去「追」。
赖旧,就是人家推出新的,我们批评它,用各种故事与理由,其实是在「赖皮」。
两者听起来都很笨,但我们是市井小民,确实就是这两种选择。一直以来,99%的人类面临的都是这两种选择。
许多人都选择「赖旧」。看,爱迪生发明电灯,相信有些人还想用油气灯;当洗衣机被制造出来,老祖母依然坚持用洗衣板,认为洗衣机是洗不干净的。但我相反。写了16年日记,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我用自己的身体与心灵作了一场实验。这实验的其中一部份,就是「追新」这件事,绝对不会让我遗憾。
某晚肌肠禄禄,想吃一碗某家老店的牛肉面,偏偏朋友想吃的是另一家新的,好吧我去吃吃看,点了一桌从没听过的怪菜,配一碗白饭,菜来了,确实不怎么好吃,有几样就搁在那边,不过,回家以后,写在日记,那是一种「又做了一件大事」的感觉。
某天真的不想见人,好想窝在电脑前,上星期却已经约好两三个新伙伴在下午一场接一场,百般不情愿的去接待,到了傍晚,灵魂已经磨到光滑,意识已经模糊,却涌上等比多的成就感,以及好多好多新的知识与新的体验,又一次的「做了一件大事」的感觉。
我常常想,如果我当时决定在家睡觉,和当时决定忍一忍跑出来玩个什么,一个是「赖旧」,一个是「追新」,追新,永远赢过赖旧。
当一个「追新」的观光客是什么感觉?
我与老婆到日本东北游玩,漂亮的仙台机场,整个下午居然只有三个班次起降,其中一个是飞北京,一个是飞台北,下午四点半飞完台北,机场就准备要关门了。这么漂亮的机场,几乎被台湾的观光客给包下,所有的商店小姐与机场人员就服务这一小群的观光客。
回家查询才知道,台北到仙台,是一个两年前才开发的新航线,大部份来这里玩的,都是玩日本玩到「没地方玩」,因此观光客仍不多。每一个观光景点,几乎没有其他也是从台北或上海去的观光客,全部都是日本人。
玩这些地方,多了一分轻松与惬意。你照这些照片回去,反正没人会认得这是在哪里,反而是一种只给自己的回忆。
那,接待了「追新」的观光客,又是什么感觉?
这我还无法回答。不过我想,许多有接待过交换学生的朋友,应该都有体验。
这体验是,人生更为丰富。因为追新永远赢过赖旧。
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当一个新的观光客,也接待新的观光客。人活在世界上,就是要享受新鲜的事,不要再赖皮了,我们今天就翩然起飞去「追」。 http://img.tongji.cn.yahoo.com/392363/ystat.gif
今天是美国国庆,也刚好是海峡两岸首次正式直航日。
随便坐上台北的计程车,司机对这件事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而且,想必媒体在接下来几个月又会对一些芝麻小画面七七叉叉炒作。常想,他们不过就和我一样是市井小民,有什么好发表的。我认为,一般市井小民是没有能力去让一个地方「创新」与「守旧」的决定,只能配合着。对我这个市井小民来说,我至少是站在高兴的一方,因为以后作役男出境可以直接飞上海、北京、广州,不必每次都是香港、澳门两地轮流跑(当然机票的价钱也得要合理才行)。
但真的值得高兴的是,多了很多机会。
有个题目我一直想写,这个题目是「新航线的开辟」。我指的并不是广州与高雄、上海与台北,台中与厦门,而是关于长荣航空,在上个月开启了两条飞往日本的新航线,一条是去宫崎县的「宫崎机场」,一条是去「小松机场」。两个都是日本相对较偏远的地区,长荣航空飞日本的机场也将从八座增加到十座。
你说,开这两条线是干嘛?
开发、开发、开发!
日本是大家最喜欢玩的国家之一,不少人有「常常往日本跑」的经验,东京、大阪、北海道都玩过了,便是开发新地方的时候了。这时候航空公司扮演关键角色,对他们来说,一周出发一~二班就好,每班只要载客达55%,就可以赚钱。这次两条新航线的开启,他们希望对日本的「北陆三县」(石川、福岛、富山)带来新的台湾观光客。
「开发」的,不只是航空公司。当航空公司这么一飞,接下来的连环效应更为惊人(当然,这连环效应可能是已经先谈好了),带来了彻彻底底的「多赢」。赢家之一是当地政府,收入变多了,产业繁荣了;旅行社也赚钱,多了几个方案,就表示多了几批客源;旅游客也很爽,只要飞两小时五十分钟,多了一个新地方可去!
当事人都很爽,都多赢了,但「当地居民」呢?当你的生意、你的职业,和这些观光客没有丁点关系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些观光客是「多出来的」。当观光客变成「多出来的」,说的语言却不同(中文、日文)或者是一个不熟悉的口音,穿衣打扮的风格与当地居民迥异,这时候,人类的丑恶本性就来了─ ─
排斥、排斥、排斥!
每一个「开发」案,都会有「排斥」的人。就像每一个「创新」的声音,都也会响起「守旧」的声音,但,重点来了:
世界上,已经少有像「开发新航线」这样,造成「多赢」的事情了。在商业体,抢的是同一批消费者或买家,于是大多就是竞争竞争竞争、流血流血流血。像「开发新航线」这档事,大体上追求的是消费者花更多钱在上面,而他们是心、甘、情、愿的。
真的,世界上已经少有像七月四日今天,这么欢乐的大家多赢的一日了。
当这件事根本就事不关己,自己只是一个市井小民时,排斥、排斥、排斥,或冷眼旁观,或等着被煽动,这已经不是在「创新」或「守旧」之间的选择,因为「创」的人不是我们,「守」的人也不是我们。未来根本不是我们的智慧可以去预测的,还是放手让专业的人去做吧!
市井小民面对像「新航线」这样的事情,看起来,每一位计程车司机都可以做总统也可以做在野党,说了一口创新与守旧的决择,其实,他身为市井小民,他的两个选择,一是「追新」,二是「赖旧」。就这样。
追新,就是人家推出新的,我们就去「追」。
赖旧,就是人家推出新的,我们批评它,用各种故事与理由,其实是在「赖皮」。
两者听起来都很笨,但我们是市井小民,确实就是这两种选择。一直以来,99%的人类面临的都是这两种选择。
许多人都选择「赖旧」。看,爱迪生发明电灯,相信有些人还想用油气灯;当洗衣机被制造出来,老祖母依然坚持用洗衣板,认为洗衣机是洗不干净的。但我相反。写了16年日记,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我用自己的身体与心灵作了一场实验。这实验的其中一部份,就是「追新」这件事,绝对不会让我遗憾。
某晚肌肠禄禄,想吃一碗某家老店的牛肉面,偏偏朋友想吃的是另一家新的,好吧我去吃吃看,点了一桌从没听过的怪菜,配一碗白饭,菜来了,确实不怎么好吃,有几样就搁在那边,不过,回家以后,写在日记,那是一种「又做了一件大事」的感觉。
某天真的不想见人,好想窝在电脑前,上星期却已经约好两三个新伙伴在下午一场接一场,百般不情愿的去接待,到了傍晚,灵魂已经磨到光滑,意识已经模糊,却涌上等比多的成就感,以及好多好多新的知识与新的体验,又一次的「做了一件大事」的感觉。
我常常想,如果我当时决定在家睡觉,和当时决定忍一忍跑出来玩个什么,一个是「赖旧」,一个是「追新」,追新,永远赢过赖旧。
当一个「追新」的观光客是什么感觉?
我与老婆到日本东北游玩,漂亮的仙台机场,整个下午居然只有三个班次起降,其中一个是飞北京,一个是飞台北,下午四点半飞完台北,机场就准备要关门了。这么漂亮的机场,几乎被台湾的观光客给包下,所有的商店小姐与机场人员就服务这一小群的观光客。
回家查询才知道,台北到仙台,是一个两年前才开发的新航线,大部份来这里玩的,都是玩日本玩到「没地方玩」,因此观光客仍不多。每一个观光景点,几乎没有其他也是从台北或上海去的观光客,全部都是日本人。
玩这些地方,多了一分轻松与惬意。你照这些照片回去,反正没人会认得这是在哪里,反而是一种只给自己的回忆。
那,接待了「追新」的观光客,又是什么感觉?
这我还无法回答。不过我想,许多有接待过交换学生的朋友,应该都有体验。
这体验是,人生更为丰富。因为追新永远赢过赖旧。
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当一个新的观光客,也接待新的观光客。人活在世界上,就是要享受新鲜的事,不要再赖皮了,我们今天就翩然起飞去「追」。 http://img.tongji.cn.yahoo.com/392363/ystat.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