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知名部落格ReadWriteWeb昨天写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它对当前一个现象提出质疑,这个现象我若翻成国语,再加以台湾在地化一下,就是:「我已经不再拍卖,我的朋友也不再拍卖,为何Yahoo!奇摩拍卖,还是叫『拍卖』?」
「我明明是开店,卖定价商品,为何大家都称我『网拍专家』?」
此文章引用了BusinessWeek称「网拍」已经「濒临死亡」,另一个部落客则称网拍为「短时间的一阵流行」(fad)。eBay自己也透露了两个对「网拍」极不利的趋势:第一、eBay站内「定价商品」的成长率皆高于「拍卖商品」的成长率,已经连续六年。第二、eBay已决定着手加强「定价商品」这部份,毕竟,去年到今年(我上次也写到),Amazon总营收一共成长37%来到40亿美元,eBay则只成长14%来到13亿美元,再这样下去,B2C的Amazon营收很快就要变成C2C的eBay的五倍、六倍、七倍了。eBay并没想改变成B2C,只想多做一点「定价」的生意,希望能将Amazon的成长,挖一块给自己。
想想,「拍卖」所碰到的问题,其实和Web 2.0所碰到的问题有点相似。我们大家本来就有看电视的习惯,但,没有「制作电视节目」的习惯,所以,YouTube想让我们「大家都可以变成节目制作人」,至少也让我们「开始观赏其他平民制作电视节目」,这些都是「全新的体验」。有些本就想自己做电视节目者,看到YouTube有如「久旱逢干霖」,让YouTube短时间充满平民影片并达到可怕观赏率,但,最终不见得可以顺利的靠Web 2.0拉到「全民规模」。
也就是说,激速成长过后,可能就停在诸如30%的全民占有率,剩下70%的,死都不使用。
同理,「拍卖」这件事,是一件「前所未有的新鲜事」。曾经,我一位在美国的好朋友非常沉迷的在拍卖网站竞买东西,他紧跟时下最炫的3C产品,瞄准某样商品出手竞价,买不到便宜的,就等结标后再试下一个,直到买到超便宜的为止。朋友还为此去好好研究「拍卖心理学」,摸出一套「标便宜的秘诀」,每次要结标了,就兴奋的等在计算机旁边,买到了,就请大家吃一顿大餐庆祝。那是一段令人怀念的日子,初试网络力量,初尝网络奇迹。
但这力量、这奇迹,玩一阵子就玩累了。为何玩累?因为这本来就不是全民的习惯。看看当前我们大家在实体市场购买东西,只有「0%」是从「拍卖」得来的,其实不只0%,但那比率实在太小,怎么四舍五入都是「零趴」。大家唯一有过的「价格浮动」的经验,只有在夜市买东西的时候,但那也不是「拍卖」,只是「讲价还价」而已,讲完价,喊完话,东西马上入手,不必等时间。「时间」真是拍卖的杀手,也是最不合人性的地方,毕竟购物网站的优点,不就是要我们在家就可以「很快的买下」,「很快的到货」?竟还要等个好几天,实在很恼人!除此之外,还包括每个人自己一些不好的经验,比如说,为了省那一点点钱,竞标竞得要死,标到手三天后才发现,原来此产品市价早已打3折;有时看到「一元起标」,标下了,没看清楚状况,最后竟要花20元美元运费把它从香港运到美国……。
此时,身为平台的eBay,已经陷入一种「左右两难」的窘境。原本,定价与网拍商品同时存在,相安无事,大部份商品,本身根本就可以竞价也可以马上高价购买。但,「网拍平台」与「定价商品平台」的矛盾,已经愈来愈浮现,eBay高层最近为了加强定价商品,因而做出一些让「网拍业者」非常不爽的小改站:譬如,首页的「商品搜寻」中,默认的商品陈列方式被改成「best match」而不是以时间或价格来排列,造成若干商家业绩大跌,人家说此举是为了要曝光eBay站内从Buy.com得来的50万个新商品,这些商品都是「定价」型的并没有时间限制。另外,eBay还刻意的提高了拍卖商家的费用,并且开始不让「卖家」针对某个「买家」留下负面留言。也就是说,eBay正在想办法,一小刀一小刀的「自宫」了「拍卖」这部份!
我自己则认为,eBay若就真的变成一个「大跳蚤市场」,不再以拍卖为主,改以「定价商品」,那说实在,eBay等于变成了Yahoo!开店平台的「次级品」,也就是一个刚毕业刚接触网络商店的初阶使用者,或一个刚买第一台计算机的小吃店老伯伯,就先上「拍卖平台」,作定价贩卖,等到稍微懂一点,就会去弄一个像样的独立网站。是好是坏?不知道。不过,这肯定又会是一个崭新的模式摸索,它不是B2C,不是「B2B2C」,可能叫做「C2C-F」,F就是「定价」(fixed price)的意思。
倘若「定价」自成网站,「网拍」呢?
你说,2020年会不会有一天,我儿子跑来问我,「网拍是什么?在网络上拍苍蝇吗?」
「网拍」当然不会真的不见,还是有多好多人有兴趣竞价,养成了「每物必竞价」的习惯(「好习惯」?),也有商家在这块继续经营的很赚钱。只是,这些网拍业者可能不会和「C2C-F」平台一起卖了。它们会来到一个自己的新平台,可能叫「C2C-A」,A就是「拍卖」(auction)的意思。
此文章,并列出了年初eBay的内部简报(真厉害,不知从哪弄来的),指出eBay曾设计一个改站计画,将「定价」与「拍卖」两种商品,分成左右两块,平行显示出来。你就会嗅到,eBay一定也已经在思考--
该不该把「拍卖」与「定价」,分割成两个网站?
卖家以一帐户可横跨这两站,但买家呢,则各取所需,分开两站来逛,不一样的UI,不一样的感受。
但,要怎么割,要何时割?割之后,又可以导入什么新的服务?我认为,这段转换过程中,正是其它曾有电子商务经验的创业家「奋起」的最佳时刻。在这时期,做一个非常非常纯、甚至更激烈的「拍卖网站」,或是做一个非常非常纯、甚至更激烈的「定价跳蚤大市场」,让那些浮动中的eBay卖家若极思出走,可以多一个「新家」选择!
尤其,文章说到,eBay对这些事或许也不是这么care,因为它还有另外「二宝」:PayPal与Skype。前者带来的营收正以高达34%的年增率成长中,当前Paypal的营收贡献已占全公司营收的四分之一。而Skype所带来的营收当前虽只占一点点,但年增率比Paypal还快!也是因为 eBay还有「太多条路可走」,反而让C2C这块曾经烽火撩原的大市场,出现了一个「十年难得一见」的创业机会!
http://img.tongji.cn.yahoo.com/392363/ystat.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