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社群媒体(social media)这几年即使再流行,但主流媒体还是有70~80%的人观赏、讨论、引用,以PageRank来看,CNN、MSNBC.com、Yahoo News都是PR值高达「9」的新闻网站,低级骇客以手动法留言在PR高的讨论区,中级骇客放机器人去下垃圾留言给PR高的部落客,高级骇客就像昨天披露的这一位,直接制造一个假新闻,让那些PR最高的网站(也就是新闻网站)引用。
这种手法是「连结之饵」(Link Baiting)的一个变种,所谓「连结之饵」就是写一个东西,诱使别人去连结。哪个线上媒体不是默默这样做,但做一个「假新闻」来做「连结之饵」?竟抓到当前这个产业的最大漏洞,以致这次这则假新闻这么成功!
故事是这样的。Lyndon Antcliff是个SEO顾问,当前以做假网站放AdSense赚钱维生(MFA),也帮英国媒体Money.co.uk做SEO顾问。这家伙于两周前的5月9日在这间英国媒体的网站上自行放了一篇「假新闻」,讲到一名住在德州Newark镇的一位叫Ralph Hardy 的13岁男孩以父母的名义线上申请信用卡,然后刷卡召妓,两位女生到motel……打XBOX的游戏。警方被旅馆人员通报后,循线查获,13岁男孩身上还有3000美元的现金。
这则新闻写得很像,全篇新闻文章请按这里。
结果呢,如这篇说的,在短短的一周内就被美国、英国与澳洲的主流媒体如Fox News (PR7)、The Daily Telegraph (PR8)、Australia News.com.au (PR7),其中Fox还将它列为「本周特选新闻」。也登上了Digg,在这里被推了二千四百八十九次。他们说在一周内收到1500个连结引用,让Lyndon Antcliff的客户非常的满意。流量也马上的进来了,从一个没没无闻的网站突然涌入一天50万个PV。
这件事原本这样就算了,没人会去问到底这个新闻哪里来的。不料Lyndon不甘就这样默默当个「捉刀手」,这周他竟在部落格上披露自己两个星期来的这段link baiting的成功过程,然后就在SEO界传开了!这篇部落格文章已经被他拿掉,当然那些新闻工作者已经被通知并取下此假新闻,也当作没事,但《英国太阳报》没这么好运,因为它已经将此事印在报纸上印刷出去了(恼)!
那你说,Google知道此事吗?这则「成功案例」被拿到高人气的Sphinn讨论区讨论,竟引来Google负责防治spam的Matt Cutt留言,写了一段在我看来「很玄」又「很气」的话:「Google或许会对这里没写的一些SEO手法采取负面的反应。不能说某个新SEO手法这里没有列出,Google就是赞同它的。」这句不是因为我翻译不好,真的他就是这样写的。
然后Matt又继续写道,「再也没有比『造假新闻却没有自我揭露它是假新闻』还要骗人与误导人的了!」
大家开始猜测,Matt所领导的Google防垃圾团队即将「采取行动」,甚至或许会去逼使「引用未经证实的新闻者」,一定要自行在网站上作自我揭露此新闻未经证实,不然就要将此网站的PR给降低!现在大家在看可怜的Fox会得到怎样的对待,而Lyndon这几天一定睡得很不好,因为他帮助的Money媒体可能随时被Google「卡喳」掉。
但,这个有趣的案例,披露了一个漏洞。
此问题应该回朔到──为何一则假新闻,竟会被主流媒体「引用」?
媒体旗下这么多记者与这么多的新闻采买人员,为何最终会报导出一则假新闻?
无论是在哪一国,新闻媒体都要「抢独家」,愈多独家愈好,到最后别人的新闻我也有,我的新闻别人却没有。现在那些美联社、法新社发的新闻早已不够一般媒体给读者阅读,媒体早就发现「网络真是可爱的地方」,给他们很多很多的新闻。你会发现TVBS、三立、中天等电视台常挖到关于网络的独家新闻,据说有些媒体记者也常驻PTT上,关切上面「蓝爆」、「红爆」的热门讨论。这时候,看到一则新闻,在网络上绘声绘影的传开了,记者想找当事人却找不到,想找图片也找不到,不过,看到这么多人都在「传」,好像连路人都已经知道这件事,那记者就会判断「此事已构成新闻条件」,然后就率先赶在其他人披露之前,赶紧先刊出,然后以「当前无法查找当事人作说明」带过。记者真是SEO顾问的好朋友,这样的「假新闻」,在现在媒体生态中,实在太容易了。
但PR是公信力的象征,它「出生」的时候,CNN这些大网站早就存在,我不确定Google当年是怎么决定一些大网站新闻网站的PR应该是多少,但可以确定它们应该不是「从零开始」,可能Google先对这些网站分析一下彼此之间的连结来决定的。总之,Google给这些新闻网站这么高的PR,就是认为他们的东西本来就应该排在最前面,而且一般网站得到他们的引用「比登天还难」,但,Google错估媒体间的竞争,低估他们有多么无所不用其极的去求取新的新闻。在网络上更是不必特别筛选,于是这个奇特的漏洞就出现了。
而现在Google想介入?大概也无法介入。SEO界普遍认为,Google无权介入。搜寻引擎应该只是「公正的反映当前网络资料分布的现况」,有些网站的内容,是真是假没人知道,有些根本就是顺着网络上「好玩」的心态而设,譬如Onion这样的好笑的新闻,读者喜欢就去连结它,怎么将这种东西禁掉呢?
不过我们也笑,在亚洲,「用假新闻来搞SEO」或许不能work,因为这里的中小媒体常常直接「偷」新闻,连引用的超连结都省了。所以造假新闻只是在帮PR高的主流媒体加人气,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
http://img.tongji.cn.yahoo.com/392363/ystat.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