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昨天,Read Write Web的Marshall Kirkpatrick提到PopURLs这个「老」小网站,指出它最近与电子业界龙头老大Intel合作,推出子站「BLUE.PopURLs.com」,Intel付给PopURLs的金额不明,但想必应该不少。PopURLs于2006年三月便创立,至今已两年,它可算是所谓的「单页网站」, Alexa显示平均浏览页次只有1.1页,在这一页中,PopURLs将当前网络上众多「红」的Web 2.0网站们如Digg、Delicious、Flickr、Newsvine、Metafilter、Truemors、Spike.com、 Last.fm、Fark.com、StumbleUpon、Neatorama、Mahalo、Behance.NET、Twitter等等的最热门内容集成于一页,看看这里,有文章、有照片、有影片,供无聊的上班族有空乱点来观赏,如此而已。这是身在欧洲奥地利的创业家Thomas Marban上班之余某天神来一笔随便玩玩的副业专案(side project)。
上次曾引用Marshall的话来赞扬Sprout,这次,他又再次说了「重话」。他说,PopURLs与Intel的合作,是「他看过最美丽的广告合作案例。」
先来看看这个子页面,你会发现,它将所有新闻分成几大类:企业网安、笔记计算机、PC维护、虚拟运算、价值链、电子商务…。而这些内容和 PopURLs首页不同,不再是来自Web 2.0社群书签或部落格,而是来自TechTarget、InformationWeek、NetworkWorld、Laptoping、 PCWorld、ITToolbox、MichaelSampson.NET、Webware等「主流媒体」与「主流部落格」。你会发现,每个大类底下的资料来源设置得都不太一样,处处是精心调整过的痕迹。
为何,Intel要和PopURLs合作这么一个网站?因为,这个叫做「企业IT版」(enterprise IT)的PopURLs,左边刚刚说的吓死人的「信息大集成」,右边呢,全是Intel自己的东西!包括Intel各产品的Whitepapers,以及Intel自己部落格的文章(比如这篇)。
在无名小站,和企业合作整个版面,叫做「变色龙」,变色龙是试着用版型、颜色与Logo的置入,将厂商的「品牌」放送出去,但,在PopURLs这里,却没看到太多「Intel」的痕迹,它是透过「内容」打出去,可称它叫「变『字』龙」吧。
这样的「变字龙」广告,不必四处乱接,就和变色龙的道理一样,和大厂谈就可以了。有趣的是,这些大厂其实早就已花很多钱在机场、杂志打造他们的品牌形象,除非你是无名小站,不然很难得到变色龙广告订单。但「变字龙」呢?PopURLs对大厂来说,吸引力或许更强!坏?因为它可让大厂的「内涵」、「深度」充份传达出去。
传达这份内涵与深度,PopURLs做得特别巧。另外有个案例,刚好是「反例」,是Digg与IBM的合作,做一个IBM专属的Digg页面,秀出 Digg里被推最多次的「关于IBM的页面」。看,IBM包下Digg页面,陈列的只是「更IBM的东西」,无法「吸引IBM之外的人」;相较之下, Intel在PopURLs的页面,以「企业IT」这个大主题为诱饵,吸引许许多多对企业IT关心的人士,然后「顺便」读读Intel的内容物。
从此看出,除了「变字龙」以外,PopURLs教我们的,还包括一种「特别主体馆」的广告手法。我们做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内容集结网站,有了一些使用者。这时候,我们对在这个站内,开设若干个「特别馆」,譬如奥运馆、企业IT馆、3C科技馆、美妆馆…提供的是和原站同一个服务,只是「内容」被筛检过来,符合这个馆的主题,然后,整个馆的广告包卖给某大企业。每个馆都可以谈一只「变字龙」下来。
而PopURLs教我们的另一点,是一般人对「客制化」的错误概念。网络上的东西,为了做到完全「客制化」,可以耗掉创业家大半心血,最后却让他愈陷愈深在一个已证明不成功的站上。当前成功的网站许多都可以高度客制化,但当他们刚出生时往往没这些客制功能。我没看过,网站的「甜蜜点」是创建在「客制化比别人还好」之上的。
关于「客制化」这件事,RWW引用的这一篇与PopURLs的创业家的访谈很是有趣。创业家说,有些使用者向他要求,希望PopURLs进一步提供个人化RSS?他却甩之不理。创业家认为,使用者客制化,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站方不知道使用者想要什么。」现在历史已证明,一个功能强大、做了老半天的RSS阅读器,有时比不上PopURLs这么简单的「首页网站」;就算是做到像NewsFlashr这样,可以快速搜寻当天想要的信息,或许到后来也都是白做!
PopURLs放弃客制化,却把时间花在它处。他先花一点点时间做了其他一大串的「分店」,透过各站API将最新的PopURLs汇进去。看这个名单你会吓坏!在iPhone、Facebook甚至计算机屏幕保护程序都可以观赏PopURLs帮你集结的最新网络内容,在PS3、Wii也都可以看!另外,创业家也花一点点时间在微型网站twitter、pownce、jaiku都设了使用者,让这些网站的使用者可以将PopURLs集成到自己的帐号中。而最近更抢先完成另一个爆红网站FriendFeed的直接汇入的功能。此外,PopURLs持续改站,譬如添加了个人首页的功能,但主要也是为了让个人可以公布他所「推」的里面文章,并不干扰到原本干净简单的「大众首页」。
创业家指出,2006年他做出PopURLs第一版,其实只要一天就完成了,然后,他寄给几个朋友,两天后,有人将它推到Digg与delicious的首页,PopURLs于是一夕爆红!由于PopURLs真的太简单,在当时也生成了一大串的模仿者如168kpPerSecond集成各大新闻站与各大科技部落格,但网络的特性就是这样,第一个出来的first mover,很容易就在主要使用者心中树立了难以磨灭的品牌,而且做的东西就是比较对。然后,从头到尾这个网站的loading也不重,只是固定集成RSS与数据库的简单萃取,它只用一台主机。
接下来,就有大厂拎着钱来找他。现在,Intel也在自己的网站与广告中,不断的显示出PopURLs的网址。天啊,这不只是摆着Google AdSense赚个大概,PopURLs也透过广告主的帮忙,再又往上提升一步了。这场合作相信对Intel或对PopURLs来说都不是「终点」,他们一起探索的路才刚开始,双赢也才刚开始。
这个案例,果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