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太平盛世,江湖上越是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正事,便越会有人为制造出来的不惊波澜悸动。最近半月的家电江湖,热门的话题莫过于赶场澄清“假新闻”。
动静最大的还属于至今在华业务开展算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百思买,他们的公关不惜给所有他们能找到的有邮箱地址的记者们发来严正声明:我们没打算开很多很多的门店,所谓我们要走出上海到北京、广州开店,更是属子虚乌有。
相比之下格力辟谣的级别更高,甚至惊动了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投资12亿在郑州新建空调生产基地?)应当是假新闻吧,我们在安徽的生产基地即将投产,暂时没有必要在郑州再建一个基地。”
就我的经验,早几年类似的不疼不痒传闻,即使最终是被证明不确切,但传闻流传的效果却多半是对厂家有利无弊,从而对于记者们出现的无心之过,笔误口误翻译惹出来的祸,厂家公关多半是乐得看热闹,懒得较真的。
比方说前几年,编国美苏宁永乐大中等零售连锁店们的诸候们四处扩张疯狂开店,那是无论如何不会有错的;编康佳创维TCL长虹的老总是多么重视研发,那是写他们投入再多资金也是不嫌多的;编松下夏普伊莱克斯惠而浦们重视中国市场不断追加在华投资,即使你把一百万人民币说成是一百万美元一千万英镑,洋品牌公关们顶多佯装嗔怪实质暗喜不止。
到如今这次,百思买和格力的企业公关们表现出如此“实话实话”的严谨,不禁让我肃然起敬。怎么说百思买疯狂扩张开店,也是显示您有实力啊。怎么说格力扩张布局生产基地,也是长格力龙头志气啊。何以突然间企业对媒介变得如此敏感,如此高调澄清,避之惟恐不及呢?
愚以为,这一方面是所谓的过犹不及。不是什么高帽子都可以乱派的。随着企业投资行为高度的透明化,企业人随便乱说话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媒体的不准确报道也是后果严重。
就像百思买声明中说的那样,我们是上市公司,“不实报道”中的夸张数据被国外媒体引用,是会改变投资人心目中百思买“稳健”的积极形象,转而影响到股价的。再说了,在得到政府审批前,就高调曝光自己的发展计划,也不利于百思买和监管部门建立和谐互信的关系啊。
另方面,也不能排除有些企业同行故意放出歪风,再行高调炒作的可能性啊。历史的经验无数次告诉我们,某些擅长搞事的企业媒介,自炒自卖的事不是做不出来啊。反正这个圈子内的人都具备敏感的心,总有人架不住的要出名,总有人专等着别人的失误落井下石,炒作一把自己。
所谓防小人不防君子,兄弟姐妹同行们,还是把你们的录音笔拿出来吧,不能乱写也不能轻信啊,有些采访对象是会提起裤子走人,翻脸不认账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