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见家长们,一脸焦急不知所措。面对不爱学习的孩子,无论是语重心长还是拳脚相加,完全不见效果。“孩子该哪门不及格仍然不及格!”“上多少家教补多少课都只是砸钱!”肩上的书包越来越沉,孩子、家长的心情也越来越重。家长一提到孩子学习,气不打一处来;孩子看见书想起学校,就一肚子怨言。如此往复,学习,成了心中的痛,成了生命里不能承受的压力。
其实何至于此?我们曾经都有过求知若渴的年代,孩子们也都曾快乐地背起新书包融入学校的新环境。成绩优异时获得的表扬;努力之后进步了十分的一次考试;同学间互相帮助时一句“谢谢”和“不客气”;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在拔河比赛中取得胜利时的骄傲;毕业升学前与老师旧友依依惜别的不舍……这些都是学习带给我们的快乐。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把这些快乐丢了呢?
张妈妈找到我时,焦急的心情溢于言表。她的女儿九月升入高一,在初中时成绩优异,可不知为什么,一入高中就一落千丈。经历了接二连三考试失利的打击后,女儿提起学习就满腹怨言,不爱听劝她学习的话语,不能提关于学习的建议。即使看书写作业都极不情愿,有时稍有不满就大发脾气,暴躁的情绪总会持续很长时间,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很忧虑。尤其是遇到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更加不愿意学习。由于这个原因,她在学校也
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之间似乎也没有什么好朋友,这种厌学情绪就更加严重。最近更是发展到不愿上学,每天赖在家里无所事事情绪低落。每过一日,张妈妈的担心就更甚过一日,生怕孩子在家呆出什么病,很希望她能尽快回到学校学习。
遇上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之后做的工作才能从实质上帮助到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内心非常丰富,但情绪也异常脆弱,对于自我的强烈意识使得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有着前所未有的情感需求:如尊严、自尊、肯定、自信。张妈妈的女儿之所以产生厌学情绪,这与她的家庭成员间的交流沟通模式密切相关。
首先,孩子从一个阶段的学习(初中)升入另一个阶段(高中),在陌生的环境中尚未适应。新的学校作为孩子日常学习的场所,还没有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变成熟悉的环境,这使得她的潜意识对新学校有本能的惧怕和排斥。
其次,她在新环境中的不适应影响了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与同伴们沟通受阻,这使得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感到自卑、内心敏感,自尊心受挫,持续情绪低落。这些想法本身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热情,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知识,导致考试成绩受到影响,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孩子无法将情绪顺畅地表达出来,使得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桥梁变得岌岌可危。孩子在这个时间的自我意识更强,同时学校与家庭教育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她已经变化的生理、心理状态,而只是谈学习的重要性,考大学的重要性,只会让孩子更加厌学。所以学会如何与这个年纪的孩子有效的沟通交流,是当务之急。
解决这类问题,作为家长,要很细心地与孩子沟通,目的是为了解孩子这样做时的内心感受,尤其要让孩子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用语言说出来。这时最不可取的就是批评或说教。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内容只限于“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大学”,或“别人都行,你为什么不行”之类的话,这只会恶化现状。
因此,在利用生物反馈身心调节技术对孩子进行心理疏解的同时,教会父母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也是我的职责之一。当我们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并且使得孩子的潜意识接受新学校的环境,提升自信心,与同学正常交往。这样,随着孩子对于学习的感受越来越好,当他们一提到学习,感受到的只是愉快和无穷的动力的时候,就会重新爱上学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