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博士您好:我做风险投资十几年,积累了一些财富,家庭条件比较殷实,但最近儿子让我挺闹心。儿子现在读高中,我希望他能够有志向,好好学习,考一个好的大学,最好是中央财经、或者是清华也行,一方面弥补一下我们这一辈以前的不足,能够适应变化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将来子承父业,管理我的生意,也可以得心应手。可谁知跟他认真地提了这事,他就变得闷闷不乐,在家里经常一声不吭。现在学习的时间少了,成绩也下降了,该怎么办?
马博士解答: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取向,对于自己的前途、爱好都会有独到的想法和见解。
作为父母,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了解孩子的兴趣取向,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进而在尊重、接纳他们的前提下进行有意识地引导,或者通过行动对他们施加一定的影响,而不是直接地为他设计、规划他们的将来。如果我们单方面地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感觉到没有选择的机会、对未来没有掌控力,心理上就会产生本能地反抗。
孩子、尤其是青少年期的孩子正处于要求独立,与父母分离的特殊阶段、是独立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个过程中如果引导失当,容易造成人格不完善。而当他们在追求精神的独立、完成与家长分离的这个阶段,家长却在阻碍这个过程,不给机会他们独立,还要求他们子承父业,无疑于给他们的心理成长造成障碍。
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形成了自己正确的爱好、有了自己的兴趣点,知道自己的优势点之后,让他做决定,是否可以把前辈的事业作为自己成功的起点,进而有所发展、有所建树,把这些珍贵的资源与自己的未来相结合,父母与孩子催眠式的沟通会很有效,并且有了这些基础之后,他可以比父辈做得更好,甚至会远远地超出他们的期望。正如旧社会的包办婚姻一样,我们现在包办的不是他们的婚姻,却在包办他们的学习、他们的工作、他们的事业,其结果只能是两个:一是培养出叛逆、难以沟通的人,因为他们的个性受到压抑,没能按照正常的方向、速度成长;抑或是培养出了接班人,但他们没办法为自己做决定,没有竞争力,一旦脱离了父辈的扶植,就很容易走向失败,最终还是事与愿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