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中德班模式案例督导小组招募中(网络)
(2015-07-19 11:32:45)
标签:
教育 |
案例督导制度是成熟的职业化心理治疗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可以为专业工作者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心理咨询是一项艰辛孤独的工作,加入督导体团队,可以帮助大家在督导小组的容器中逐渐代谢这些无法避免的困难,在督导的陪伴下完成专业技能以及人格的成长。
为满足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人员对于专业督导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专业水准,促进心理治疗的职业化进程,帮助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树立第三只眼、第三只耳,顾施展老师即将开办第十期个案督导小组。
本督导小组以心理咨询个案实践为主、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为辅为辅,采用精神分析大师巴林特动力性案例督导团体的形式,主要针对心理咨询或治疗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连续的专业性督导与支持。但在实践指导的过程中,也会融入相应的理论内容。
理论部分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见附录
基本理论知识方面:
1、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2、克莱因等客体关系理论;
3、科胡特自体精神分析,
4、(罗洛.梅及罗杰斯)存在—人本主义理论
治疗技术方面:
1、
2、
3、
4、
5、
6、
7、
8、
9、
10、色情性移情
案例督导内容:
1.
2.
3.
4.
5.
6.
入组条件:
正在临床第一线从事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实践的专业工作者,每周至少做一个个案,将来不断有正在进行的治疗个案,接受过一定小时数的专业培训,如接受过国内外的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人本主义或家庭治疗培训则更佳。如有兴趣入组,请发电子邮件进行书面申请报名。
请附:
小组设置:
每个小组由9-12位成员构成,为半封闭小组,只有小组成员退出,其他候补成员才有机会进入,但基本保持小组9-12名成员不变。
小组10次为一个周期,每月最后一周举行,每次2个小时共计120分钟连续进行,开课时间为2015年8月初,顾施展督导小组的活动时间暂定为周六下午15:00—17:00。
成员每次汇报一到两个案例,然后顾施展老师根据小组成员的情况,适当的补充一些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成员在完成本期的案例督导后,在时机成熟时将有机会进阶为高级督导小组。
小组费用:
3680元/人,一次缴齐,以银行缴费到帐作为报名有效标准。
(注:费用不包含税费,开发票需另加10%税费。)
出于设置考虑,小组封闭后不退费,亦不接受任何“试听”性报名,请各位入组前慎重考虑。
接到入组的通知后,请于5日内将10次全部督导费用一次缴齐,超过5日者作弃权处理,名额转给候选者。
报名程序:
报名需经过申请和筛选,必须提交心路历程,必要时会安排面谈或电话晤谈。发电子邮件到kangxin168@126.com给顾老师,提交申请。
申请包括以下内容:
1、个人简历(如姓名、年龄、性别、职业、工作单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长时间,目前每周进行专业心理咨询的次数和时间,是否曾经接受过自我体验或者督导)
同时,简述你对心理咨询的理解,以及参加督导小组的理由,提交个人自我成长分析报告一份。
联系方式:
郑老师、李老师:
请注意:为保证效果,小组成员不得随意增减,不得无故缺席,请慎重考虑后再决定报名。
学员收益:
学员接受互动教学包括理论学习、案例教学、角色扮演。
学习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初步掌握作为合格心理咨询师的方法。
自身充满困惑的人士探索自己的内心。
在从业中存在问题的咨询师解决咨询能力不足的问题。
将有机会得到资深精神分析师的自我成长督导和案例督导的机会。
将有机会得到独立开业的指导。
心理咨询案例督导小组学员个人感悟:
心理治疗师王先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的学习,我才真正的了解了什么是心理治疗。以前在做咨询的时候,只是在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做判断,没有理论的支持。经过了小组学习后,我才对心理治疗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知道了以前的治疗是缺乏真正的心理治疗理论功底,是存在误区的。
心理咨询师李女士: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以前的治疗中,总是不能很坦然的对来访者收取费用,总是觉得不好意思,这使我心理负担很重,同时也影响到了治疗效果。通过案例小组的学习,我对心理咨询的收费设置有了新的认知,知道了收费设置是疗效的一个有力的保证,是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通过和别的成员的交流,我也吸收了很多经验,了解了怎样更有效的收取费用。同时,通过小组学习,我突破了自己的内心障碍,对如何保证疗效有了新的认识。
心理辅导老师许先生:我在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往往不能正确的把握时间,总是不能按时开始和结束,往往受到来访者的牵制,摆不正治疗关系,使自己丧失了主动权。长而久之,很多来访者不明原因的脱落了,让我时常有一种挫败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的学习,我更加了解了时间设置的重要性,时间设置不仅是疗效的保证,同时也是对咨询师的一种保护,只有坚持设置,才能到达互利的效果。通过小组案例讨论,增加了我对于长程案例把握的信心
心理咨询师于先生:在以前的治疗中,往往感觉孤军奋战,没有人支持,没有地方交流。当遇到困难的时候,经常出现治疗的停滞,不能继续前进,很有挫败感,然后会变得更加的没有信心,形成恶性循环。有时在面对来访者的时候会慌张,不知如何是好,特别是面对来访者抱怨没有效果的时候,会变得自责,焦虑,恐慌,无助。在参加了案例分析小组以后,我感觉到我有了强大的后援力量,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也不会慌张,觉得可以有地方讨论并获得支持。在小组学习中,我真的觉得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特别是心态的调整上,能够更加轻松,自信的面对来访者了,对治疗也更加有了把握。
心理学研究生张女士:案例讨论增加了我的自我觉察能力和反移情能力。在讨论小组,我感觉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工作,而是一个团队在工作。有了这样的群体支持,以前的那种孤独无助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强大,更加自信的自己。由于自己的成长,也给来访者带来了新的成长和体验,这也明显的增加了我的业绩和收入。通过小组学习,我真正找到了自己潜在的价值。
心理治疗师黄女士:在案例分析小组学习中,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不足,小组学习增加了我的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沟通和学习,我能够更加准确的做出分析和判断,更有把握的准备和实施治疗。小组的学习交流,让我对个案的把握更有信心,这样也加强了治疗效果,增加了我的收入。
心理咨询师赵先生:“保密”——心理治疗的第一要素,以前虽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是对于保密原则、保密设置和保密例外却一知半解。通过案例分析小组的学习,我接触了高水准的督导,并且了解了很多国际治疗机构的设置标准,知道了我们的不足和差距,为我以后的发展开拓了更大的空间。
附:授课专家顾施展老师简介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ebdb5b0100g9q4.html
主要阅读参考书目:
《
Glen
Nancy
David
Thomas
David
Glen
Joseph
David
Stephen
《操作化心理动力学诊断和治疗手册》
Robert
Charles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
《西方哲学史》英.罗素著,商务印书馆
卡尔.罗杰斯
《个人形成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顾施展老师的督导老师:
督导老师Tomas
督导老师Alf
督导老师Britta
督导老师Friedrich
督导老师Thom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