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云老叟解读《千字文》之五:律吕调阳

(2014-06-16 13:47:26)
标签:

股票

分类: 儒家经典

闲云老叟解读《千字文》之五

律吕调阳

   此句常见解释: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闲云老叟解读:

   律: 《说文解字》里讲:“律,均布也。从彳聿声。吕戌切。均布,在此处是动词,省略了主体与客体,如果以此句来理解,则为十二律均布节气,故有六律、六均之说。

这里涉及到一个十分关键的词,即12律。《汉书·律历志》说: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黄帝之所作也。黄帝使泠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闲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筩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

《汉书》中的这段话涉及到一个人物:伶伦,他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音乐人物,亦作泠伦。相传为黄帝时代的乐官,是发明律吕据以制乐的始祖。《吕氏春秋·古乐》有“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的一段记载,说伶伦模拟自然界的凤鸟鸣声,选择内腔和腔壁生长匀称的竹管,制作了十二律,暗示着“雄鸣为六”,是6个阳律,“雌鸣亦六”,是6个阴律,阴律称为吕。所以有六律六吕之说。

律吕通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阳律与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六阴律。

逐一讲解一下六律。

黄钟:六律中的第一律,对应子月。子月为阳气初萌阶段。《白虎通·五行》中讲:“十一月律谓之黄钟何?中和之色;钟者,动也。言阳气动于黄泉之下,动养万物也。古代为了预测节气,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黄钟律和冬至相应,时在十一月。《淮南子·天文训》重中说:“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 高诱注:“黄钟,十一月也。钟者,聚也,阳气聚于黄泉之下也。” 汉蔡邕 《独断》中说:“ 周以十一月为正,八寸为尺,律中黄钟,言阳气踵黄泉而出,故以为正也。”

太蔟亦作“ 太簇 ”。六律的第二律,对应寅月。《白虎通·五行》中讲:“ 正月律谓之太蔟何?太,亦大也;蔟者,凑也。言万物始大,凑地而出也。”《吕氏春秋·音律》中说:“太蔟之月,阳气始生,草木繁动。” 高诱注:“太蔟,正月。”

   姑洗:六律第三律,对应辰月。《白虎通·五行》中讲:“三月谓之姑洗何?姑者,故也;洗者,鲜也。言万物皆去故就其新,莫不鲜明也。《史记·律书》中说:“三月也,律中姑洗。”

   蕤宾:六律第四律,对应午月。《白虎通·五行》中讲:“ 五月谓之蕤宾,蕤者,下也;宾者,敬也。言阳气上极,阴气始,宾敬之也。”《国语·周语下》中讲:“四曰蕤宾。” 韦昭注:“五月,蕤宾。” 晋陶潜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诗有言:“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颸。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

夷则:六律第五律,对应申月。《白虎通义·五行》中讲:“七月谓之夷则何?夷,伤也;则,法也。言万物始伤,被刑法也。”《礼记·月令》中讲:孟秋之月,招摇指申,昏斗中,旦毕中,其位西方,其日庚辛,盛德在金,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国语·周语下》中说:五曰夷则,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贰也。 韦昭注:夷,平也;则,法也。言万物既成,可法则也。

无射(wúyì六律第六律,位于戌,对应戌月。《白虎通义·五行》中讲:“ 九月谓之无射何?射者,终也。言万物随阳而终,当复随阴而起,无有终已也。《史记·律书》中说:“九月也,律中无射。无射者,阴气盛用事,阳气无余也,故曰无射。其于十二子为戌。戌者,言万物尽灭也,故曰戌。”

吕:是指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六阴律。

大吕: 六吕第一,位于丑,对应12月丑。《白虎通·五行》中讲:“ 十二月律之谓之大吕何?大,大也;吕者,拒也。言阳气欲出,阴不许也。吕之为言拒者,旅抑拒难之也。”《尚书大传》卷一:“四时推六律、六吕,询十有二变而道宏广。

夹钟:亦作夹鐘,六吕第二,位于卯,对应2月卯。《白虎通义·五行》中讲:“二月律谓之夹钟何?夹者,孚甲也,言万物孚甲,种类分也。”《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无射,歌夹钟。” 郑玄注:“无射,阳声之下也,夹钟为之合。夹钟,一名圜钟。”《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其音角,律中夹钟。” 郑玄注:“夹钟者,夷则之所生,三分益一,律长七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千七十五。”《史记·律书》:“夹鐘者,言阴阳相夹厕也。”

仲吕:又称小吕。六吕第三,位于巳,对应4月巳。《白虎通义·五行》中讲:“ 四月谓之仲吕何?言阳气极将,彼故复中难之也。”《吕氏春秋·季夏》:“仲吕之月,无聚大众,巡劝农事。” 高诱注:“仲吕,四月。”《淮南子·天文训》:“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 高诱注:“仲吕,四月也。阳在外,阴在中,所以吕中於阳助成功也,故曰仲吕。”

林钟:六吕第四,位于未,对应6月未。《白虎通义·五行》中讲:“六月谓之林钟何?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史记·律书》:“林钟者,言万物就死,气林林然。” 清黄宗羲 《答刘伯绳问律吕》:“林钟长六寸,积四百八十六分。”《吕氏春秋·音律》:“林钟之月,草木盛满,阴将始刑。” 高诱注:“林钟,六月。”

南吕:六吕第五,位于酉,对应8月酉。白虎通义·五行》中讲:“八月谓之南吕何?南者,任也,言阳气尚有,任生荠麦也,故阴拒之也。”《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磬,以祀四望。”《吕氏春秋·音律》:“南吕之月,蛰虫入穴,趣农收聚。” 高诱注:“南吕,八月也。”

应钟:亦作“ 应鐘 ”。六吕第六,位于亥,对应10月亥。《白虎通义·五行》中讲:“十月谓之应钟何?应者,应也;钟者,动也。言万物应阳而动下藏也。”《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其音羽,律中应钟。” 郑玄注:“孟冬气至,则应钟之律应。应钟者,姑洗之所生,三分去一,律长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汉书·律历志上》:“应鐘,言阴气应亡射,该臧万物而杂阳阂种也。位於亥,在十月。”

  律吕:

 古人以律吕之法知天地之气,以天地之气来制事立法。其具体的做法是,在一密闭性能良好、温度与湿度变化不大的屋子里,按一定方位, 排列十二个桌子, 桌面做成内卑外高的倾斜状态,将十二律管管尾填塞上芦苇衣灰, 然后, 依次摆放在相应桌子上,按照历法观测管内芦苇灰的状态。按照古人的说法,十二律与一年十二个月相对应, 当各月所属中气到来时,与之相应的律管内的芦苇衣灰就会飞散,从而就可以将十二律确定下来。

《后汉书·志第一·律历上·候气》 “截管为律,吹以考声,列以物气,道之本也。术家以其声微而体难知,其分数不明,故作准以代之。准之声,明暢易达,分寸又粗。然弦以缓急清浊,非管无以正也。均其中弦,令与黄钟相得,案画以求诸律,无不如数而应者矣。音声精微,综之者解。”“夫五音生于阴阳,分为十二律,转生六十,皆所以纪斗气,效物类也。天效以景,地效以响,即律也。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除。是故天子常以日冬夏至御前殿,合八能之士,陈八音,听乐均,度晷景,候钟律,权土炭,效阴阳。冬至阳气应,则乐均清,景长极,黄钟通,土炭轻而衡仰。夏至阴气应,则乐均浊,景短极,蕤宾通,土炭重而衡低。进退于先后五日之中,八能各以候状闻,太史封上。郊则和,否则占。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灵台,用竹律六十。候日如其历。”

扬雄说:“冷竹为管,实灰为候,以揆百度,百度既设,济民不误,玄术莹之”,扬雄的说法紧接着就被随后的史学家蔡邕认可:上古本阴阳,别风声,审清浊。别风声,不可以文载口传也,故铸金作钟,以正十二月之声,然后以效升降之气,而钟不可用, 乃截竹为管曰律,为清浊之率也。以律长短为制,正月之律,与太簇相中也,言出于钟。乃置深室,葭莩为灰,以实其端,其月气既至,则灰飞管通。古以钟律齐其声,后人不能,则数以正其度,度正则音亦正矣。仲春中夹钟,季春中姑冼,孟夏中仲吕,仲夏中蕤宾,季夏中林钟,孟秋中夷则,仲秋中南吕,季秋中无射,孟冬中应钟,仲冬中黄钟,季冬中大吕。”

调:《说文解字》中说:“调,和也。” 《贾子道术》中说:“合得周密谓之调。 ”

根据上文的解读,调应是合得周密之意。

阳:阳气

调阳:调理阳气。汉桓宽《盐铁论·轻重》:“寒气盛,则损之而调阳,是以气脉调和,而邪气无所留矣。”此处的的阳应是省略之语,应是调理阴阳的不均衡。

律吕调阳:春夏得阳气,秋冬得阴气,恐有差错,便以律吕之候气之法来校正。

至此,天文结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