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0号,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0年全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初步测算,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面对这一好于市场预期的宏观经济数据,沪深股市双双破位大跌,沪指再失2700点整数关口,并且再创本轮下跌的新低,重挫市场人气。面对A股疲弱的走势,该如何面对?市场是否仍有下跌空间?
要判断出下阶段股市的运行脉络,需要从基本价值和市场规律两个方面分析才能解决这些疑问。
通常情况下,股价短期的波动趋势可能是由资金、市场人气等等因素主导,而股价的长期趋势则是由其内在价值来决定的。下表列出了近三年来,市场每一个重要底部的估值水平。通过估值数据的对比,可以判断出当A股加权市盈率低于16倍时,大盘将进入安全边界的底部区域。通过计算,A股16倍的加权市盈率对应的上证指数在2400点附近。
而与08年的底部不同的情况是,50指数的估值已经低于08年大底的水平,而市盈率中值的水平远远高于08年10月,换句话说,是大盘股已经比1664点都便宜,而中小盘股还远远没有达到当时的估值水平,如果市场信心严重崩溃的话,大盘可能不会大跌,当大部分投资者可能很受伤。
日期
|
20081028
|
20090901
|
20100702
|
20110120
|
上证指数(点)
|
1664
|
2639
|
2319
|
2677
|
A股加权市盈率
|
13.3
|
23.4
|
16.6
|
18
|
A股市盈率中值
|
23
|
55.0
|
50.9
|
50.8
|
上证50加权市盈率
|
12
|
17.1
|
11.5
|
11.3
|
表1:重要底部点位的市场估值
从宏观角度分析,2009年1季度,GDP同比增长6.1%,是近几年的最低谷。自从政府在2009年年初实施“4万亿”大规模投资后,GDP同比增速在2010年一季度达到11.9%的最高值后开始掉头向下。2010年四个季度,GDP增速逐季下滑分别是11.9%、11.1%、10.6%、10.3%。随着GDP增速在2010年逐季下滑,2010年的A股也是以调整为主。2007年-2009年,股市的运行规律显示,A股的走势与GDP增速具有正相关性。当GDP增速向上时,股市通常以上涨为主;当GDP增速向下时,股市多以“调整”为主基调。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2011年GDP增速将会继续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行,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认为2011年GDP会达到9.5%,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尤其是一二季度GDP会稍有回落。笔者认为正是市场宏观紧缩预期,导致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明显放缓这种根本原因使得A股重心连创新低。下表中的数据很好的印证了上面的观点,数据显示,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自2010年中期达到增长高峰后,2010年三季度环比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只有当上市公司业绩重新进入上升通道后,A股才有望结束调整,走出目前的困境。
|
2010年三季报
|
2010年中报
|
2010一季报
|
收入增长(环比)
|
51.40%
|
72%
|
33%
|
利润改善(环比)
|
33.10%
|
54%
|
27%
|
收入增长(同比)
|
72.70%
|
74%
|
72%
|
利润改善(同比)
|
50.40%
|
65%
|
49%
|
经营现金流改善(同比)
|
24.20%
|
36%
|
18%
|
表2: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及环比比较
紧缩的预期下加上估值平衡的结构,超跌是一种最好的获利方法,我们要有市场超跌的思想准备,但是也不能预期市场的持续深跌。如果预期经济在年中触底回升,按照股市提前半年左右反映市场的规律,目前市场可能就是处在最后一跌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如果下跌猛烈,反弹可能也就随时会到来,空间可以换时间;如果不温不火,那调整的时间就可能拉长,可能需要时间换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