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二日应邀参加由左安龙主持的央视二套下午三点的《老左来了》直播节目。实话实说,录播节目参加了不少,但直播节目节目不多,尤其在央视直播,这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这期节目是央视在上海录制的第一期节目,效果不错,录制现场的央视领导在节目一结束就鼓掌祝贺了。其实我知道是在对左老师成功登录央视的由衷祝贺。
十二日做节目用了两句话总结当前行情,即“短线反弹,中期调整”,后来看到网友对我的两句话发表评论,“毛老师想请你把话说明白点,短线反弹到什么高度
或什么点位。 中期调整什么时候开始”。
我真的认为这是个好问题。但在回答之前,先说说我为什么总结这两句话。每到关键时侯,我们都要厘清一下自己的思路,很多人记得我说“两句话”,其实总结“两句话”真是挺不容易,我在6124点前一周说的“市场冷静了,机构疯狂了”这两句话就花了我好几天才想清楚。这次总结“短线反弹,中期调整”这两句话的根据是什么呢?首先说说“中期调整”的理由:第一,市场的价值基础,目前是不高不低,是A股的长期价值中枢位置,市盈率平均25倍,中值60倍,50指数18倍,是一个绝对的中枢位置,市净率平均3.3倍,也是非常中枢的位置;第二,经济前景,经济下滑趋势止住了,但是绝对不能说我们的高成长就马上开始了,就如97年金融风暴后,企业还没有感受到很大的困难,但最困难的日子是99年之后。现在我认为经济环境对于股市的影响是全局性的反弹结束,局部性的结构调整才刚开始,而且每次大的经济风暴之后,股票市场都会有1-2年的平衡调整时间;第三,周一恰逢三大行公告汇金增持,实际上,我认为本月工行全流通的含义远远不只是一个银行的全流通,工行全流通意味着整个A股新时代的开始。什么新时代,我在节目中稍微提到过,汇金公司在工行全流通后是要钱有钱,要股有股,今后还有机构敢在银行股上肆意妄为?如果没有“机构疯狂”,也就意味市场的长治久安,大家各自按价值标准行事,谁要发飙,汇金立即可以出手,我们市场终于盼到了从庄股时代到机构时代,又从机构时代跨入价值时代的新生代了。所以,工行的全流通,就像原子弹的诞生,大家刚开始对原子弹感到恐惧,但事实上,自从原子弹诞生后,天下太平就开始了。
基于对市场价值、经济前景和供求关系的判读,我分析市场将迎来一段中期调整时期,可能是半年,也可能是一年或者更长,市场将在一个比较窄幅的区间,比如30%-40%的振幅区间内波动。而事实上,管理层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解决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这个位置调整波动有利于管理层赢得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个分析结论,与我本人“价值为本、预期为先、供求为辅”的基本分析准则是一致的,价值在中枢,经济需要调养,供求会被调控到基本平衡,那么,市场还会暴涨暴跌吗?
有了中期调整的结论,剩下“短线反弹”就比较好理解了。供求为辅,节前市场人气低迷,在持股信心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恰恰是一个短线的良好买点。如果大行情看不到(除非三季报特别亮丽),剩下的就是看反弹了。
我对大家的问题特别理解,毕竟也是从旧时代过来的,经常有人让我把话说明白点,恨不得说到莫莫点位是最高点,某某点位是最高点,事实上,不是我谦虚,真的做不到,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他就不是人,一定是神。投资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艺术,是一个建立在知识和分析体系上的预期判断,如果真有股神把点位说到精确,恐怕已经没有股市了,世界上的钱很快就流入他的口袋了。严谨的分析,是建立在事实、数据和经验基础上的。股市中重要的不是点位,而是方向,就象打高尔夫球,重要的不是打得多远,而是离目标多近。股市中只有把握住了大方向,才不会犯大错误。至于小错误,几乎时时犯,看着k线,每天都可能后悔。
有的朋友可能习惯听技术股评,总觉得不给出点位不过瘾,事实上,如果把技术分析比作是英语,那么价值分析就是德语,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方法。非要把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混在一起,可能最后就变成了“鸡同鸭讲”,谁也听不懂谁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