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祺:2009年超级强势股(附股)

(2009-01-04 10:39:51)
标签:

新东风

51value

市场

投机

股票

陈祺:2009年超级强势股(附股)  

 

 

 这里所指超级强势股是3年内有希望上涨5-10倍的个股。我们所做的是去寻找这类超级强势股所需要的共同特征,以及它们所必须具备的一些条件。个人把这种机会分成2类,一类是投机,一类是投资。 

 

 笔者对投机不反感,对投资也有兴趣。投机或者投资就其本身而言,其实都没什么错,但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是在做什么,别想投资的却做成了投机,或者明明是投机,却又一本正经以为自己是在投资,那可就麻烦大了。 

 

上篇  投机

 

投机。在我的理解而言,所谓的投机就是不去理会所持有股票的真实价值,也就是说脱离常用的估值体系,只是买了之后,希望能以更高的价格出手。也就是俗称“博傻”。


    用凯恩斯的一句话来描述,投资就是提前预期别人的预期。其实这句话中的投资,换成投机更为恰当。投机很早就开始了,也绝不是中国独有。17世纪荷兰著名的郁金香泡沫,最疯狂的时候,一颗名贵品种郁金香的种子居然能换几辆马车,所有人都觉得郁金香会永远只涨不跌,然后终于有人开始置疑“它真的能值3辆马车吗?”然后皇帝的新衣被撕碎,很快,郁金香就几乎跌的一文不值。

 

 而在美国百年金融史,几次重大的泡沫,几乎都伴随着技术革命,从铁路泡沫到电子泡沫再到网络泡沫,可以说,投机似乎更适合于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概念,一个字,就是要“新”。只有“新”,才能让人不知道该如何去给它定价,只有“新”,才能充分激起足够多的人的激情,直到最后,“傻钱”蜂拥而入,成为最后的接盘者。这一点上,没有成熟市场和海外市场之分,在网络股最热门的时候,那时候只要有家公司改个名字,后面加上“. Com” , 就充满了魔力,马上灰姑娘变成公主,当天就能涨上几倍,哪怕这家公司其实和网络在业务上其实压根没关系。美国投资者都玩了多少年了,要不理性的时候也是一样,绝非中国所独有。

 

 而对于投机而言,最惨的事情就是“过时”,就好象在奥运都快开始了,还在买所谓的奥运概念股;原油价格回落后去拿着“多晶硅概念股”;农产品价格下滑,粮食危机解除后还在拿着隆平高科;三通已经尘埃落定后还在炒作什么“三通概念股”。

 

 笔者曾经在奥运会前写过一篇点评中体产业的文章,提醒大家别去做击鼓传花游戏的接棒人,那时候还25块多,在我看来,5块钱以上都是太高了,更何况从投机概念上来说,也是就要变成过时概念股了,果然这市场还真是有效,褪掉“概念”的外衣,中体2个月内马上跌了80%以上。自己曾经也在2001年的时候做过中体,在北京申奥成功后次日就在涨停板上集合竞价卖出,结果当天就是从涨停打到跌停,第二天又是跌停,可怜一堆人还在做着百元大梦,这次历史又在重复。

 

 所以对于投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提前预期别人的预期。如果做不到,每次只是等着电视啊,媒体啊来告诉你这个概念那个题材,看着K线图上几根放量大阳线就心痒痒,那么投机不做也罢,因为就算做了,也是多半去帮别人接最后一棒的。

 

 不过呢,真正会玩投机的,肯定也是能懂投资的,是能对估值体系也非常熟悉的。因为投机要获利可比投资更难,不仅需要理解投资的基础,也需要更好的掌握大众心理,而大众心理往往是最难掌握的,你永远无法猜测市场会有多疯狂。笔者也远远不到位,只不过偶尔的偷鸡,小小的玩玩而已。所以这里也就不给出2009年备选股票了,从当前来判断,以世博和迪斯尼及国资整合为主要看点的上海本地股中出黑马的概率更高些,当然那些金融创新类的如创投,期货概念等,虽然感觉已是昨日黄花,都被炒过太多次了,但是毕竟没有完全兑现,所以仍能吸引一波又一波如过河之鲫一样的炒作资金,但是最多也就是波段炒作了,毕竟题材老了点,想起大行情还是困难。

 

  下篇 投资

 

 从估值体系出发,如何选出超级强势股?传统的估值体系最主要的就是PE(市盈率),PB(市净率)和PS(市销率),其中PB和PE之间是用ROE(净资产收益率)联系起来,而PS和PE则是用净利润率来联系。

 

 通常而言,当盈利稳定增长的时候,适合用PE来估值定价,而当盈利不稳定的时候,则适合用PB。但是不管用PB还是PE来估值,似乎获得超额收益都很难,因为不管是盈利还是资产,这些都是其它因素变动所导致的结果,往往在其它因素开始变化时,盈利和资产虽然还没有开始体现,但是股价已经开始大幅变动了。

 

 比如说我们要寻找一个超级强势股,未来3年能够上涨10倍,如果应用PE估值体系,那就意味着3年后,在投资者愿意为这家公司相同的市盈率的前提下,每股盈利需要上涨10倍,那也意味着这家公司每股收益的增长率将达到113%,而且要持续3年,这显然非常的困难。

 

 而且只考虑每股收益或者资产,那往往只是站在一个孤立的公司的角度上去看待问题,往往一个公司拥有低市盈率,但是过高的净利润率却让它失去了成长的动力(经济学中超额收益往往很难维持)。而用资产去定价,则往往一家公司虽然已经跌到净资产以下,但是如果缺乏主营收入和盈利能力,那么也很难就说它便宜了。

 

 所以个人而言,更偏爱市销率估值体系。尤其是在当前环境下,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盈利和资产都非常的不稳定,但是PPI持续下行,成本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已经不是问题,都在持续的下降中,最重要的取得主营收入的增长。市销率也就是市场除以销售额的比例,如果说市销率=1,也就是说市场愿意为这家公司的每一元钱的销售收入支付1元钱的代价,也就是从销售额的角度来考虑这家公司是否便宜。如果一家公司未来能够实现主营收入的持续成长,而且因为净利润率的提高,PS估值也得到大幅提高(因为PS=PE*净利润率,在PE不变的情况下,净利润率越高,享有的PS估值就能越高),就能够实现股价的乘数效应。比方说一家公司未来3年销售收入增长2倍,净利润率也从1%增长到5%,那么理论上股价就能上升10倍。
        陈祺:2009年超级强势股(附股)

     上图中显示了市销率和市盈率的对应关系。例如PSR=0.5 净利润率=10,则对应的市盈率就是5倍。P/S(市销率)P/E(市盈率)×E/S(净利润率)

 

      借用美国投资大师肯尼斯.费雪以市销率为核心的寻找超级强势股的方法,设计选股策略如下:

 

      市销率<0.75 ; 净利润率季度环比增长率>0;  3年复合增长>15%;总股本<50000万股。(选择总股本较小个股,因为往往大型公司相对于小型公司而言,应该定位的PS值更低。)

 

       2008111日时,用这个策略能选出28家个股,到200911日,48家个股累计涨幅32%,远远强于大盘平均6.2%的涨幅,证明了这个策略的有效性。

 

 2009年1月1可以选出19家个股

             陈祺:2009年超级强势股(附股)

 

(系统性选股,仅供参考)

 

(因为网站垃圾广告太多,无暇管理,有关个股的深度研究和探讨,请到本人的官方博客 www.51value.com 点击价值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