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教师瓜子变相体罚 |
分类: 评论教育思考教育 |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4-11/30/127263435_14173321875471n.jpg
近日,娄底卫校某班学生上课磕瓜子,老师自掏腰包买100斤瓜子给学生旷课磕瓜子。(《中国网》14年11月29日)
当然,随着这个爆料,也有人跟了帖子,其中一位这样回忆的:我上学时抽烟被抓,老师买2包烟。叫我在讲台上抽。手不能动,他帮我点。抽到13根就晕了。
作为课堂,老师全心全意为同学们讲课,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则嗑瓜子、抽烟、交头接耳、小声议论、打打闹闹等都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对同学的不礼貌、对神圣课堂的不严肃,在影响老师情绪、耽误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妨碍同学学习,说实话这是严重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的确应该受到谴责,受到批评。
然而,学生毕竟是学生,是学生就会有过错和缺点,老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良现象和缺点错误,应该及时进行帮助、教育和尺度合理的批评,而不应该做出这种离谱的惩罚,这种惩罚令人匪夷所思。老师的目的也许是想通过这样的过度惩罚让其刻骨铭心,终生难忘课堂嗑瓜子是严重的错误;也许是忍无可忍通过这种方式发泄自己的气愤和无奈;也许通过这种方式以儆效尤,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也许通过这种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维护课堂的尊严。关键的关键,是想羞辱这几个学生。但是仔细想一想,真正羞辱的是学生吗?非也!真正羞辱的是自己。
为什么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不能专心致志学习,不能聚精会神听课?首先,老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是不是课堂教学兴趣索然无味,让学生昏昏欲睡;是不是备课不太充分,讲的让学生有些糊里糊涂,莫名其妙?是不是语言不够生动,让学生没有兴趣?是不是教法呆板,没有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是不是平时与学生关系紧张,让学生对老师早已有了烦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其次,老师应该掌握教育的艺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作,是一种博大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艺术的老师一定是学生烦感的老师。课堂突发事件是随时都能出现,学生不认真听课的现象几乎每一位老师都会遇到,但是,处理的办法千差万别,艺术手法绝然不一,教育效果迥然不同。优秀的教师善于以此为契机,以爱心为法则,以耐心、尊重为前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错误进行内化性的反思和醒悟,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并且让学生终生难忘这件事,终生感激这位老师,《班主任》这篇文章之所以感人,就在老师举起的教杆一直没有落在学生身上,让学生刻骨铭心。
再次,老师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学生的不足和错误在所难免,各种类型的学生都会遇到,因为他们的遗传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父母文化素质不同、所在地区不同等等,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这需要老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真正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对于这些学生都要有博大的胸怀,都要关心关爱,都要倾注耐心细致的教育,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惩罚、就批评,更不能伤失学生的自尊,伤失学生的脸面。
所以,教师要三省我身,要从自身找原因。切不可羞辱学生,因为羞辱学生的同时其实是羞辱自己,最终还是羞辱得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