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过生日岂能背上“人情债”

(2014-09-30 07:15:49)
标签:

育儿

教育

教育时评

生日

学生

分类: 评论教育思考教育

 

http://file.1651ky.cn/Files/System/Templates/2010/10/21/89c5f625-5b92-4188-aa4e-f18f3302cf2e/201010211143397500-320-250.jpg

我是一名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上周孩子班上一名同学过生日,他的家长为全班50多名同学每人准备了一份纪念礼一个颇具心思的相框。礼物虽小,但肯定耗资耗时不菲,家长的用心良苦可见一斑。看了孩子带回来的见面礼,我这做家长的心里直打鼓:该怎么还礼?是不是等我孩子过生日时,也需要如此劳民伤财一番?(《荆楚网》14929日)

孩子过生日,家长送礼忙。一年复一年,花色不重样。校园生日会似乎成了一种流行交际方式,在家长们的操办下变得越来越讲究。孩子们的生日应该怎么过?社会、学校怎样引导孩子过一个有意义、难忘的生日,为自己人生和学习提供充足的“正能量”?这点的确值得大人们尤其家长和老师的深思。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进入社会,成为社会栋梁打好坚实基础。在学习过程中,一切的费用和花销不是自己挣来的,而是父母“粒粒皆辛苦”的劳动结晶,因而,无论家庭富裕与否、不论父母政治地位如何,都应该知道珍惜,学会节约,学会与同学的交往和相处,切实培植和孕育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一旦同学交往夹杂了物质的交换,夹杂了钱财的“搭桥”,注入了物欲的渣滓,成为了人情世故的“人情问题”,怎么说都是对孩子走向邪路的“诱引”,与纯真少年不相符合。

在“攀比风”的氛围下,只会让孩子接受扭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在这样错误“三观”指导下,导致学生人情攀比之风愈演愈烈,一些学生认为,请客吃饭送礼是和同学搞好关系最有效的手段,学到的是世俗是糟粕。在“攀比风”的重压下,让学生和家长背上了“人情债”,导致许多学生乃至家长陷入了人情消费的旋涡中不能自拔,长此以往,学生造成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盲目攀比,这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学生怎样过生日?怎样过有意义的生日?过催人奋进的生日?的确是一门很有研究必要的课题。学生过生日应该带着一份孝心,感谢父母给予了生命,发自内心报答父母的养育恩情。庆祝生日应该注重的是意义,而不是排场,一味地追求排场、风光,这既不利于我们优良品质的形成,让人变得虚荣,同时也难免会牵扯精力,消磨意志,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辜负了父母的希望。同学之间用生日卡片,写上增进友谊、促进学习、励志发愤的鼓励的寄语;赠给一个写有勉励话语的记录本、日记本等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作为班主任,也要正确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日,既让过生日的同学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也要感受到过生日就是一次前行的“加油站”,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学会节约。

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教授陈兴良透露,刑法修正案(九)拟设置收受礼金罪,以解决向官员进行感情投资的定罪问题。这一罪名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无论是否利用职务之便、无论是否为他人谋取了利益,都可以认定为此罪。(《京华时报》928日)国家在不断整治乱象众生、滋生腐败的“收受礼金”,家长与学校应该以此为契机,也要切实整治学生间包括生日祝贺等方面“人情消费”,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纯洁的环境和氛围。

勤俭朴素已写入《中小学生守则》,学生人情消费是个社会问题,关键还在于家长的言传身教,以及老师、学校、社会各界的有益引导,让学生懂得勤俭节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