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教育时评杂谈错别字 |
分类: 评论教育思考教育 |
http://www.dzkdfx.cn/NewsFiles/Image/JJJJJJJJJJJJJJJJJJ/cuobiezi/3.JPG
图片来自网络
大学毕业的小蔡,怎么也没想到,应聘好不容易进入复试阶段,竟因为一份手写的简历,直接被公司PASS掉!经询问后得知,原来,小蔡在400字简历里,竟写了24个错别字,这也成了公司人事主管PASS掉她的重要理由。昨天,回忆起此事,小蔡懊恼不已,并说道:“因为自己的失误,丢掉了工作的机会。”(《重庆晨报》14年9月15日报道)
作为大学毕业生,一篇400字的简历,竟然24个错别字,的确让人不敢相信,但这就是事实,小蔡把此称为失误,责任全在自己,难道这个是失误的原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综观当今,由于电脑普及的加速度,这已经成为学生书写下滑的重要因素,也成为成人书写提笔忘字的直接原因,怎样正确认识和使用信息传播载体的汉字,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课题。
首先,从教育行政部门就不重视学生的手写书写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普遍不重视学生写字。以前学校普遍还开有写字和书法课,每周一次,现在随着英语、电脑等课程的增加,写字课名存实亡,课时被挤占,只在课表上显示,实际不上。
其次,学校、老师教育的问题。在当今分数教育的影视环境下,不少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书写要求偏低,只要学习成绩好,考得分数高,至于字体是否漂亮美观,是否拿得出门与否,很少考虑,因而导致学生从基础阶段就缺乏对学生书写、手写的培养和教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新一代老师的本身字就写不好,也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对学生起不到好的示范榜样作用。一位小学老师道出了小学生写不好字的原因:课本加大了对孩子知识量的要求,识字量、认字量比以前增多,对汉字写作技法却没做多少要求;小学生入学早,一般在七八岁之前手腕发育不成熟,握笔没有力气,在幼儿园养成的错误姿势很难纠正过来;市场上流行的自动铅笔、中性笔对孩子写字也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 “汉字书写在源头上出了问题,手写的培养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小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再次,家长对孩子手写认识也不重视。家长对汉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要成绩好就行了,平时一些孩子写作业也依靠电脑打印,减少了动手次数。很多家长觉得练字是在浪费时间,不如学点与考大学有关有用的事情。宁愿花钱学这特长、那专业,也不舍得让孩子在书写上下功夫,费精力。
第四,社会上对手写要求也越来越低。从笔尖到键盘,汉字书写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现在一旦报材料、写东西,往往要求就是打印的,附带电子稿,很少有人、有单位再要书写的了,从而导致成人也提笔忘字。调查显示,94.1%的人都曾有过提笔忘字,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当汉字在笔尖上变得生疏和踌躇,网友纷纷扼腕。互联网时代,我们习惯于敲打键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失写症”。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对汉字“敬畏之心”的淡漠。古人常说“一字为师”,而在浮躁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已相当草率,甚至积非成是、将错就错。不坚持正确书写,谬误就会乘虚而入,这委实是汉字和汉语言文化的莫大尴尬。有一位已经读到研究生的学生说,他们平常很少动笔写字,同学们在键盘上都能“运笔如飞”,但在实际生活中能写一手好字的人越来越少。
解决学生的写字问题,需要社会、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充分重视汉字书写。如果我们的后代都不会写字了,也就谈不上文化的传承了。
所以,400字的简历中24个错别字,显然不仅仅是失误,不仅仅是蔡姓同学的问题。它反映了我们的社会、教育、家长等对手写的忽略、轻视,也反映了教育的不足和功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