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时评教育局长畜牧局长 |
分类: 社会杂谈人生随笔 |
(图片来自网络)
哈尔滨市人大25日发布任免职名单,免去秦德亮市畜牧兽医局局长职务,任命其为教育局局长。秦德亮在职研究生学历,曾任中学教员、尚志市市长等职务;2008年转任哈尔滨市农委副主任;2012年出任畜牧兽医局局长(8月26日人民网)。
这则来自省会城市的干部任免通知,因为“畜牧局长变成教育局长”演变为全国性的话题事件。仔细想来,确有不妥。
不少地方存在这种现象,为了安排某位领导级别,就会想到进教育。乡镇书记为了提拔为副县级,进了县一中当校长、当书记,去了高中职业学校当领导。有的则把一辈子没干过教育的安排到教育局长岗位,按说这种事在中国并不鲜见,但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取得重大成效的今天则成了一则倍受关注的新闻。畜牧局长改任教育局长引起全国性轩然大波说明啥?
一是说明不少政府一直没有把教育当成硬任务。有的领导认为,管教育谁都能干,教育是投资不小、见效很慢的工作,对自己的升迁起得作用不大。因而分管的领导往往是排得比较往后,安排的校长、局长也有照顾的成分。
二是说明发展教育事业在我国依然任重道远。教育上没有好领导、没有专业化的领导是教育的最大悲哀,也是教育发展滞缓的重要原因。尽管我们整天喊“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是不少领导考虑的不是百年大计,而是自己的升迁大计,不能不令人悲愤。由于科教文卫这些行业的特殊性,其对于专业性力量的要求本就较之一般部门更高,他们的任免本来也应该更多地遵循教育规律才对。
三是说明外行管理内行势在必改。随着社会分工的升级与越趋专业化,社会发展对于技术官员的需求相应提升是必然趋势。但在现实中,“外行管理内行”的官员任免实在不少见。这种状态的存在让百姓颇为忧虑,也反映出官员任免上的行政考量往往强于对专业与能力的重视。
四是说明教育局长比畜牧局长打腰。为什么大家热议此事,说明了教育局长比畜牧局长权力大,势力强。如果反过来的改任,一定不会引起大家的议论。
五是说明百姓关注育人远远大于养猪。近年来,教育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部门,因为它牵扯千家万户,几乎与人人有关,加之于人们不仅为自己的孩子前途着想,更关心着祖国地未来和明天,人们不仅忧家,更加爱国;不仅想着生活,而且想着天下。
也许秦德亮能够胜任教育局长,他毕竟当过教师,懂得一些教育规律。人们对此热议的不仅仅是他胜任与否,而是对中国用人制度的再一次质疑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