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啃老族”缺失的家庭教育

(2014-07-31 08:26:59)
标签:

育儿

教育

教育评论

啃老族

分类: 评论教育思考教育

 

 

 

感谢博乐宋客在草根名博“青葱校园”中首页推荐

 

http://img4.cache.netease.com/edu/2011/7/29/201107291749011b082.jpg

今年29岁的徐青(化名)大学毕业后一直闲在家里等吃喝,还将一名女网友带回家长期同居。面对父母劝说,他称父母有义务养自己。最近,被啃老长达7年的徐先生和朱女士夫妻将儿子诉至海淀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赶独生子出门。(《京华时报》14730日报道)

有这样一个谜语:“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坐不动,十分无用。”谜面是“啃老族”。虽属调侃,却也有理。

其实,在中国存在不少啃老族,在这方面媒体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确并不鲜见,问题是,啃老族的孩子在某些程度是家教失败的恶果。归纳来说,啃老族家教有以下误区。

一是缺失“本真”的爱。本文讲到的徐先生和朱女士,他们在1980年结婚,5年后儿子徐青出生。夫妻两人对儿子百般疼爱,徐青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徐青在小学时当过班长。听儿子说任务重,朱女士便专程到学校找班主任,要求别让儿子当班长。此后,徐青考上本市一所大学,住校不满一个月,他就提出在宿舍和同学相处不好,朱女士便让徐青回家住。家长认为孩子要求什么就办什么,想不干的事情就不干,绝不让孩子受一点苦,认为这是爱孩子,其实,这不是本真的爱,而是溺爱,这种溺爱就是“害”!

二是缺乏劳动教育。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去办,这是家长必须树立的劳动观念。有些大学生甚至连衣服怎么洗、米饭怎么熬都不会,不能说不是悲哀!全世界都知道犹太人理财术独步天下,殊不知,犹太家长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不劳无获”的法则。以色列家庭教育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当孩子想要父母满足他们的愿望时,犹太父母会告诉他的孩子,你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换得你想要的东西。在犹太父母看来,优越的家庭条件并不一定是好事,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正像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那句老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三是缺乏独立能力培养。啃老族家庭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缺乏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小事大事全部有家长“越俎代庖”,遇到问题家长帮助解决,孩子袖手旁观。孩子因为缺少独立精神,长大后一旦工作不顺,没有合适工作,就会呆在家里,仍然要依赖父母。

四是缺少竞争意识的培养。现在的社会竞争很激烈,尤其是在就业方面,人多职位少,不敢竞争或者竞争失败者只能待在家里啃老。由于父母从小就缺乏对孩子竞争培养,因而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一旦败下阵来,就可能一蹶不振,待在家里,依靠父母。

五是缺乏责任感培养。调查发现,目前啃老族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长辈围着转,什么都愿意给他们,让他们“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他们的家庭责任感的培养却少之又少,结果就造就了一批在精神与经济上都未能独立的“啃老族”。

“啃老族”实际上就是“功能缺失一族”,表现为人际交往功能缺失、基本生存功能缺失和责任感缺失。这些与家教关系很大很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