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教育评论杂谈高中生北极 |
分类: 评论教育思考教育 |
感谢宋客老师在草根名博“青葱校园”中首页推荐
http://a.1.cnoutdoor.com/2012/08/6476_201208231032352a9k7.jpg
高中生赴北极徒步探险科考
7月19日,一支由全国各地中学生组成的小型科考队飞赴挪威斯瓦尔巴群岛,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北极科学考察,其中,有9名来自华师大二附中、徐汇中学等学校的上海高中生。北京时间今天凌晨,记者了解到,这支小队已登上了俄罗斯的北极科学考察船。(《新民晚报》14年7月24日报道)
每个学生都有课题,每个孩子都有探索的兴趣,同时也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探险协会大力支持,这种探索和探险对高中生来说十分必要,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和导向。
一是符合高中学校的教育目标。尽管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但是在科学学习方面明确规定培养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显然这些都是初步的、兴趣培养方面的东西,对于孩子们个性发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十分有力和必要的!
二是符合高中学生的性格特点。高中学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兴趣发展和特长培养十分关键,培养恰当合适,因势利导,可能会培养出真正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如果一味扼杀在书本考分中,也许,其萌发的兴趣和爱好就被泯灭,带来终生的遗憾和无法弥补的损失。
三是符合我国选拔人才的新导向。人才不是用考分衡量的,而是在不同行业突出的有建树的人。古今中外这样的人才随手拈来,比比皆是。臧克家数学考了几分,但是其卓越的文学才能被大师一眼发现,破格录取到青岛大学。李白的文学成就一年多年来,依然熠熠闪光,照耀诗坛,如果让你发明学数学,也许就是差生一个。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兴趣点也是颇少的,教育就是“不拘一格育英才”,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的终生负责,对民族的未来负责。
四是符合暑假时间长的实际。多少家庭,不惜重金,让孩子继续不惜文化课,继续学习那些为了考分而奋斗的题目和算式,把孩子禁锢在家庭里,禁锢在课堂上,禁锢在本应放飞的笼子里。这样对孩子是十分不利的,也许这样就会把一个爱迪生扼杀了,把一个比尔盖茨放弃了,把一个钱钟书泯灭了。
综上所述,笔者对这些学生的家长表示赞赏,对这些学生抱有期待,对中国科学院探险协会表示感谢,对这项活动给予拥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