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胡三省注 缩编本 卷三
(2012-07-17 18:27:21)
标签:
资治通鉴张仪信陵君文化 |
分类: 史 |
卷三【周纪三】
慎靓王讳定,显王之子也。复谥,敏以敬曰慎;柔德安众曰靖
慎靓王三年(前318)
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四年(前317)
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秦,杀之。
张仪说魏襄王曰:“梁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地四平,无名山大川之限,卒戍楚、韩、齐、赵之境,梁之地势固战场也。夫诸侯之约从,盟于洹水之上,结为兄弟以相坚也。今亲兄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相杀伤,而欲恃反复苏秦之余谋,其不可成亦明矣?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则大王之国欲毋危不可得也。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人臣委身以事君,身非我之有矣,故于其乞退也,谓之乞骸骨。魏王乃倍从约,而因仪以请成于秦。张仪归,复相秦。
五年(前316)
巴、蜀相攻击,巴,春秋巴子之国。蜀,蚕丛、鱼凫之后。华阳国志曰:昔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因命其邑曰葭萌。苴侯与巴王为好。后巴与蜀为雠,蜀王怒,伐苴侯,苴侯奔巴。巴求救于秦,秦伐蜀,蜀王败死。秦灭蜀,因遂灭巴、苴,置巴、蜀二郡。史记正义曰:巴子城在合州石镜县南五里,故垫江县也。宋白曰:巴子后理阆中。扬雄蜀本纪曰:蜀王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俱告急于秦。秦惠王欲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犹豫未能决。陇西谓犬子为犹,犬导人行,忽先忽后,故曰犹豫。又一说,犹豫,犬也,犬为人行,好先行,却住以俟其人,百步之间,如是者数四;先者,豫也,遂曰犹豫。张仪曰:“不如伐韩。亲魏,善楚,下兵三川,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翟,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地小民贫,故臣愿先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翟之长也,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四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王从错计,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贬蜀王为侯;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赧王元年(丁未,公元前三一四年)
二年(戊申,公元前三一三年)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以相印授张仪。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借宋符以至齐,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以事秦。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
三年(前312)
秦楚战,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燕人立太子平,是为昭王。昭王于破燕之后,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古之人君有以千金使涓人求千里马者,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而返。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之,况生者乎!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于是士争趣燕,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昭王以乐毅为亚卿,任以国政。
四年(前311)
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张仪闻之,请行,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遂往。楚王囚,将杀之。靳尚谓郑袖曰:“秦王甚爱张仪,将以上庸六县及美女赎之。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于是郑袖日夜泣于楚王曰:“臣各为其主耳。今杀张仪,秦必大怒。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王乃赦张仪而厚礼之以怀王骂齐之昏聩,岂可归罪妇人。张仪因说楚王曰:“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不格明矣。今王不事秦,秦劫韩驱梁而攻楚,则楚危矣。秦西有巴、蜀,治船积粟,浮岷江而下,不至十日而拒捍关;举甲出武关,则北地绝。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秦、楚长为兄弟之国,无相攻伐。”楚王已得张仪而重难也,难割弃出黔中地,乃许之。
张仪遂之韩,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而麦,国无二岁之食,见卒不过二十万。秦被甲百余万,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以攻楚,以转祸而悦秦。”韩王许之。
张仪归报,秦王封以六邑,号武信君。复使东说齐王曰:“从人说大王者必曰:『齐蔽于三晋,地广民众,兵强士勇,虽有百秦,将无柰齐何。』大王贤其说而不计其实。今秦、楚嫁女娶妇,为昆弟之国;韩献宜阳;梁效河外秦盖以河东为河外,梁则以河西为河外,张仪以秦言之也;赵割河间。大王不事秦,秦驱韩、梁攻齐之南地,悉赵兵,渡清河,指博关,临淄、即墨非王之有也!国一日见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齐王许张仪。
张仪去,西说赵王曰:“今以大王之力,举巴、蜀,并汉中,包两周服韩、魏,守白马之津。秦虽僻远,然而心忿含怒之日久矣。今秦有敝甲凋兵军于渑池临赵境,愿渡河,会邯郸之下,愿以甲子合战,正殷纣之事。谨使使臣先闻左右。今楚与秦为昆弟之国,而韩、梁称东藩之臣,齐献鱼盐之地此时齐未尝献地于秦,张仪驾说以恐动赵耳,约四国为一以攻赵,赵服必四分其地。臣窃为大王计,莫如与秦王面相约而口相结,常为兄弟之国也。”赵王许之。当时赵于山东最强,且主从约,张仪说之,亦费辞矣。
张仪乃北之燕,说燕王曰:“今赵王已入朝,效河间以事秦。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也!且今时齐、赵之于秦,犹郡县也,不敢妄举师以攻伐。今王事秦,长无齐、赵之患矣。”燕王请献常山之尾五城以和。
张仪归报,未至咸阳,秦惠王薨,子武王立。武王自为太子时,不说张仪;及即位,群臣多毁短之。诸侯闻仪与秦王有隙,皆畔衡,复合从。
五年(前310)
张仪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魏都大梁,齐必伐梁,齐、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 张仪欲倾周而为秦;始终以此说为主。王许之。齐王果伐梁,梁王恐。张仪曰:“王勿患也!请令齐罢兵。”乃使其舍人之楚,借楚使谓齐王曰:“张仪之去秦也,固与秦王谋矣,欲齐、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今王果伐梁,是王内罢国而外伐与国,而信仪于秦王也。”齐王乃解兵还。张仪相魏一岁,卒。
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又有魏人公孙衍者,号曰犀首,亦以谈说显名。其余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徒,不可胜纪。或谓:“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扬子法言曰:或问:“读孔子之言而行仪、秦之事,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羽也!”太史公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温公曰:考其年与事皆不合,盖六国游说之士托为之辞,太史公不加考订,因而记之。
八年(前308)
秦武王好以力戏,与力士孟说举鼎,绝脉而薨史记甘茂传云:武王至周而卒于周。盖举鼎者,举九鼎也。族孟说。武王无子,异母弟稷为质于燕,国人逆迎也而立之,是为昭襄王。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国人皆不欲,公子成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鄗,赵邑,汉光武改为高邑,隋、唐为柏乡县地,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十年(前305)
彗星见世所谓扫星,本类星,末类彗,小者数寸,长或竟天,见则兵起,主扫除,除旧布新。唐史臣曰:彗体无光,傅日以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或长或短,光芒所及则为灾。又曰:灾甚于彗。天文书谓五星之精为妖,岁星流为苍彗,荧惑、填星散为赤彗、黄彗,太白、辰星变为白彗、黑彗。
秦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宣太后异父弟曰穰侯魏冉为政,威震秦国。王兄弟不善者,魏冉皆灭之。
十四年(前301)
蜀守王子辉叛秦,秦司马错往诛之。
赵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齐。
十六年(前299)
赵武灵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乃传国于何,自号“主父”。主父欲使子治国,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将自云中、九原南袭咸阳,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以观秦地形及秦王之为人,秦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主父行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
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遗楚王书曰:“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驩,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楚王恐见欺,欲不往恐秦益怒。怀王之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王伏兵武关,楚王至则闭关劫之,与俱西,至咸阳,朝章台,如藩臣礼,要以割巫、黔中郡。楚王欲盟,秦王欲先得地。楚王怒而不复许。秦人留之。
楚大臣患之,乃相与立太子。
秦王闻孟尝君之贤,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请。孟尝君来入秦,秦王以为丞相。
十七年(前298)
或谓秦王曰:“孟尝君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哉!”秦王乃以楼缓为相,囚孟尝君,欲杀之。孟尝君鸡鸣狗盗乃得脱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