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徐氏双杰:徐元白、徐文镜 生平简介

(2018-06-19 20:00:14)
标签:

转载

被誉为重振浙派第一人的徐元白先生(1893-1957)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古琴音乐家,是蜚声海内外的一代古琴一时大师。在古琴一时领域里,包括琴学理论研究、琴曲整理创作、古琴演奏技艺、培养古琴弟子以及古琴乐器制作等方面,都有广泛而深入的钻研、改进和创造,成就卓著,贡献重大。他不帝是一位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古琴艺术巨匠。
徐元白原籍浙江台州(今椒江),出生于民间的音乐世家。其父徐月秋是一位擅长于丝竹演奏与古琴的民间艺术家。元白与弟文镜少受熏陶,于文艺、书画、音乐均有爱好,其自小即从父学得古琴、琵琶、三弦。十六岁时在私塾读完《四书》、《五经》,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文化根基。1912年,元白师从杭州云居圣水寺大休开始学习古琴,尽得大休真传,打下了浙派古琴艺术的厚实基础。后广收博取,吸收各种流派的艺术之长,他先后走访“诸城派”鼻祖王宾鲁、“山林派”李子昭、“九疑派”创始人杨宗稷、“广陵派”琴家张益昌,并先后与查阜西、吴景略等琴家结识,或师或友,并与北京“岳云”、扬州“广陵”、苏州“今虞”、南通“梅庵”等社团频频往返,博采众长,因而得以酝酿出琴艺“天机”,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此开始了献身于古琴文化事业的生涯,从而重振浙派古琴声威,成为一代古琴大师,新浙派的代表。
徐元白在古琴园地辛勤耕耘了几十年,建树良多,光彩纷呈。就像一代国学大师马一浮写予徐元白的对联诗那样:“泠泠七弦上,栖栖一代中”。他在古琴艺术上的成就主要有下列五个方面:
1、 在传统基础上,发展丰富了琴学理论;(为新浙派奠定了琴学理论)
2、 形成了新浙派的演奏风格;
3、 移植、创作、打谱了一批琴曲;(为新浙派奠定了“天风琴谱”)
4、 培养了一批古琴家和古琴爱好者;(传播了一批新浙派的传入)
5、 改进提高了斫琴技艺。

徐文镜,元白胞弟(1895-1975),别署镜斋,琴、棋、书、画,金石文字、篆刻学等均造诣甚深。始随父兄学琴,后受教于大休上人,后自行读谱定拍,制琴,教琴,数十年不间断,桃李遍海内外。画意浑古,山水花卉兼能。尤擅篆刻,亦善制印泥,称“紫泥山馆印泥”,为当代绝品,其制作的朱砂印泥,一代文豪郭沫若见之,赞叹不已。至今仍被书画家们视为珍品。于古文字学研究方面造诣极深,编纂有《古籀汇编》,以说文系甲骨,大小篆,经商务印书馆印行,流传甚广,为世所重。诗文意境高远,句法简练,音节铿锵,妙造自然,富禅理,亦富现实生活感受,《镜斋十二琴铭》,《西湖百忆》为精心之作,有《镜斋诗存》,未刊。
徐氏兄弟二人感情深厚,同时爱好琴棋书画,常一起弹琴对弈、吟诗作画、手足情深、其乐无穷。早在1934、1935年间,他俩制有两张琴名“瓶笙”、“松风寒”,文镜斫木,元白髹漆,两人合作而成。徐文镜先生在香港时,还依照兄长志愿造琴十二张,琴名已定,其中一张为:“元白——兀然高出者元,介然不染者白,元者玄、依于禅、白者洁,退于密。药不可乎复得,抚琴兮长忆。先兄元白,弹琴五十年,入禅理,出化镜,近推为浙派正宗,勒铭记之,泫然出涕”。兄弟感情之深远,感人之极。徐文镜先生在港同样不忘弘扬古琴,常举办古琴活动和传授古琴。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