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巳”考释:儿子之子为何又是尊称?子、巳为何同字

(2018-06-14 13:57:11)
标签:

甲骨文

语言学

儒家


 

先来看一下子的甲骨金文字形。

http://s6/mw690/001ufH8Jzy7lfHqX9pbe5&690

现代汉字的子,在甲骨金文字形中却有两个形态。第一种形态的子已经被废弃不用,在甲骨金文文献中主要用来表达十二地支的第一位,即“子丑寅卯”之子。现代汉字的子是从甲骨文金文的第二种形态演化而来,这个字形在甲骨金文文献中却又用来指代“巳”,十二地支的第六位,即“辰巳午未”之“巳”。也就是说,在甲骨文金文中,“子”和“巳”有时是同一个字。这样一来,“子”实际上就是从“巳”的字形中分化出来的。

 

第一个形态的子,基础字形是“凡”字上加一竖,其他字形都是由此派生,即第一个形态的子源自“凡”字。第二个形态的字则源自“巳”字。因此,对“子”考释的关键问题就转化为,为何子字由“凡”、“巳”二字所衍生?其机理何在?

 

在前对对“凡、同”等字的考释中,我们已经指出,甲骨金文的“凡”两个边是指一对结绳,中间的两横相当于等于号,整体含义是完全相同的一对结绳,因此,“凡”的意思包含着“同”。同时,凡字中的等于号可以是两横,也可以是一横、三横,实际上多少横都行。

 

“凡”字上加一竖,代表从凡中所生出的东西,因此为凡之子。“凡”为什么具备生的能力?因为凡是一对结绳,是一个以结绳为信用工具的契约关系,合作、协作关系,只要是以契约为基数的合作一定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会产生新的收益,否则契约不会签订,合作协作不会达成。凡字上的一竖,就代表由契约合作所带来的收益,这种新增加收益就是“子”。

 

在借贷关系中,“子”的产生尤为典型,就是最后的利息、子息。在前面我们对“女”的考释中,已经指出,“女”字甲骨金文字形是结绳之右绳,在借贷关系中是为借出钱的一方所持有,是债权人的借据,具备生息的能力。“女”的生本来是指产生利息,所生的“子”本意是利息。因为女人也具备生的能力,生孩子的能力,于是就用“女”去指代女人,用“子”去指代孩子。

 

“女”是右绳,是一对结绳的一只,“凡”则是一对结绳。右绳是一对结绳的一只,即是“凡”的一只,右绳生的能力,生子的能力,是建立在完整的契约机制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凡”之上,建立在左右绳双方的合作、协作的基础之上。因此,结绳的生的能力从根本是基于双绳的生的能力的,是基于“凡”的生的能力的。而且,“凡”的生的能力更基础,右绳只强调债权方所增加的利益,即利息,即“子”,实际上,债务方尽管最终要付出利息,但是他也一定因为合作而获得新增加的利益,也是有“子”的,当然这种利益、这种“子”不是以利息的形式所呈现。即合作一定双赢的,否则合作不会达成。

 

http://s15/bmiddle/001ufH8Jzy7lfHsqvF43e&690

 

更能直观说明结绳生的能力的是“兹”字,以及以“兹”为基础的“滋”和“孳”。“兹”的甲骨字形是两个“幺”,此字是糸的简化,是对绳子的形象描述。“兹”就是一对结绳。“滋”为水加兹,甲骨文中的很多水字旁,都是是指象水流一样顺应、遵循,因此,“滋”的直观意思就是顺应、遵循结绳,顺应、遵循结绳就会带来利益的增加,因此,“滋”的意思就是滋生。“孳”的字形是兹加子,更直观地呈现的结绳的生子能力,意思也是生,包括生育、繁殖,以及产生利息,一个重要词语是“孳息”。

 

上面是对“子”凡的关系的考释,下面考释“子”与“巳”的关系。

 

“巳”与“女”和“卩”一样,也是结绳之右绳,但不同的是,是指已经获得收益的获得利息的右绳。因此,这时的右绳是包含利息的,包含子的,故而,“子”、“巳”可以共享字形。同时,“巳”与“已经”之“已”在甲骨金文字形中也是同一个字,即“巳”中包含着已经的意思,就是产生和收到利息,已经产生和收到“子”。

 

“子”的字形为“巳”多一横,这一横和“凡”上的一横是等同的,都是指代新增加的、所生出的“子”,即“子”是由“巳”所生出。因此,“巳”与“女”是等同的,故而也是右绳。

 

判断“巳”为右绳的第二个理由来自,“子”的尊称的义项。儿子之子也是尊重,尤其是可以用于尊重那些道高望重之人,甚至是圣人级别的人,譬如孔子、老子,这是让人很吃惊的。目前文字学界对此也有些解释,都是牵强附会。要真正理解这一点,必须理解上古中国尊称产生的基本原理,而这个基本原理是基于契约的,即基于结绳和书契的。

 

在前面对“我”、“朕”等字的考释中,已经指出了尊称、谦称的原理,就是以指代契约中债务方的左方,包括左绳和左契,指代自己、我,这是谦虚、谦卑之义;相应地,以指代债权的右方,包括右绳和右契指代对方,指代别人,这时尊称。“我”源自左契,而“朕”则源自左绳,都是指代自己的谦称,而“女”、“乃”、“子”则都是指代对方、别人的尊称,都是源自右绳。同时,这也是中国上古尊右卑左的历史根源。

 

判断巳为右绳的第三个理由,是上古中国的祭祀原理。祭祀之“祀”本于“巳”,有时祀就是用巳来替代,巳就是祀,更典型的情况,“祀”为“巳”加“示”,即示神以“巳”,将巳作为祭品献给神。而上古中国最基本的祭祀原则是“鬼神飨德”。《礼记·礼器》:“君子有礼,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神飨德。”“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这里的关键在理解何为“鬼神飨德”?这就要求助于甲骨文金文考释。

 

http://s2/bmiddle/001ufH8Jzy7lfHtBKVz31&690

 

“飨”是“饗”的简写。在甲骨金文字形中,饗的主体结构是“卯(音卿)”,是一对结绳。其本义是,将结绳象奉献食物一样,奉献给神,就是祭祀,以及神象享用食物一样去享用结绳,就是享。结绳为什么可以当做祭品?因为结绳是契约,而契约则是一种信用工具,或者是信用的标志,代表着人的诚信,而诚信则是人德的基础、核心。将结绳献给神,实质上就是将人的诚信献给神,将人的德献给神。

 

从字形上看,“索”与“饗”同义。“索”的甲骨字形为双手捧“糸”或“幺”,“糸”“幺”都是指绳子。《礼记·郊特牲》:“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周礼·党正 》:“国索鬼神而祭祀”。这个“索”就是祭祀,即将绳子奉献给神,以绳子为祭品的祭祀。绳子为何可以作为祭品?因为这里的绳子是结绳,代表人的诚信的结绳。

 

而最能代表诚信的是右绳,右绳是借据,代表左绳持有人的信用、诚信。所以,《诗·周颂·我将》说:“羊维牛,天其右飨之。”这里的右就是右绳之右。“索”中双手所捧的就是右绳。右绳的专门术语是“关”。宋朝纸币的一个名称“关子”,就是源自右绳之“关”,意味着“关子”和右绳一样都是借据、债券。

 

“朕”字的甲骨金文字形与“索”高度接近。其中一种字形为双手捧竖线,或加点的竖线。竖线或加点的竖线,是结绳的简写,点是绳结。另外一种字形则多了一个“凡”,凡指的一对结绳。因此,朕的本义是指双手捧着右绳祭祀的人。“朕”将右绳奉献给神,他自己实际上左绳持有者。这也意味着人和神是契约关系,结绳关系,人是债务方左方,而神则是债权方右方。

 

“祼”字的甲骨字形为“示”加“章”,“章”是一对书契。“祼”的意思和“饗”相同,都是将契约献给神。只是,“饗”所献的契约是结绳,而“祼”所献的契约则是书契。“祼”“关”同音,说明“祼”字来源于“朕”,最初献给神的也是结绳,而且是结绳之右绳“关”。

 

《论语》和《周易》都强调“祼而不荐”,是说在祭祀仪式中,最重要的是“祼”,而不是“荐”,在观看祭祀仪式时,只需看“祼”无需看“荐”。“祼”就是指将结绳和书契,即将契约献给神的仪式,而“荐”则是将牛羊等具体的食品献给神的仪式。这和上边所说的“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是相通的。“祼”实际是将人的德,人的诚信献给神,是礼之本,而以牛羊为祭品的“荐”,则是礼之文。“义理”是“仪礼”,“文”是外在的形式。

 

因此,“祀”应该与“饗”、“索”一样,都是将结绳之右绳献给神的祭祀。

 

判断巳为右绳,也有字形上的证据。“巳”的一些早期字形与“女”、“卩”非常接近。而且,在一些字例结构中,“巳”、“卩”等同,譬如“巽”字。“巽”也可写成“顨”,这时“巳”与“页”等同,而在甲骨金文字形中,页的主要结构就是卩。

 

http://s8/bmiddle/001ufH8Jzy7lfHuFmoDc7&690

 

“子、巳”为十二地支其中的两位。十天干、十二地支的绝大部分,字形都是源自结绳或书契,都是契约文字。

 

《说文解字》:“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这里“子”的意思是滋生,当然是指宇宙、大地的滋生。而从字源上看,这种滋生本初是指结绳的滋生。

 

《说文解字》:“巳,已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见,成文章。”许慎认为,地支中的巳主要取“已”之义,指的是万物已经被滋生完毕。实际还是生的意思,只不过强调生的完成。在甲骨金文字形中,“巳”是有子之巳,和子同字。从字源上,巳来自已经收取利息的右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