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一个有尊严的行业
(2010-08-08 20:02:11)
标签:
法律公关刻度尊严专业性中国杂谈 |
《国际公关》的采访问题:
1,中国公关业发展到今天,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发展规模和服务质量飞速提高。但是现在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好的现象,个别行为极不规范的公关公司或者某些为了谋取利益打着公关旗号的公司混迹其中,不但让外界对整个公关行业出现误解,也对公关同行造成了伤害。您认为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有哪些?
2,净化公关行业的一些违规现象或恶性竞争,各方都应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如何建设一个有尊严的行业
——针对国际公关杂志的采访回复
先说一个现象,律师给犯罪嫌疑人做辩护或代理人,整个社会都能理解,这是一项正当的工作;如果一家公关公司给引起公愤的企业做公关代理,社会评价可能会显著不同。你如果是公关从业人员,甚至这种代理风险的顾虑会让你想到放弃。原因何在呢?
进入公关行业我涉猎不深,不过两年多一些的时间。坦率地说,也是带着困惑一边工作一边思考。记得一年前被邀请到北京服装学院做一次讲座,我谈到了自己对公关实务界的三个困惑。首先,公关是干什么的,至今国内甚至国际上缺乏一个被业内和社会广泛认可的规范性定义,行业社会评价偏低,学术界和实务界缺乏有效的互通共进;其次,公关工作的职业伦理底线在哪里?作为一项为特定组织(客户)提供服务的公关从业人员,如何在生意与职业理想或公众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第三,公关工作的效果验证是否具备数据逻辑化的实证可能。
带着这几个涉及到公关行业本源性专业性的困惑,我一直试图找到自己的答案。个人以为,现代公关行业在中国的发展不过20多年的历程,由于社会以及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发展速度确实很快。公关实务界20多年来最大的进步,是紧跟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步伐,传播工具或载体的更新引导着我们“术”的进化——充分感知和迎合客户的需求,而“道”的层面,却鲜有触及。反思起来,其发展过程非常类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理论,是摸着石头趟出来的,行业的专业性、理论基础乃至价值体系思考和建设方面,却被多数人搁置在一边。市场要什么、客户要什么几乎成为实践的唯一指南。这也是为什么少数严肃的公司不敢或不愿代理那些已经引发社会公愤的企业业务。公关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职业边界在哪,从安身立命的价值根基到专业性的方法论体系,公关业都显得那么先天不良。众所周知的是,公关业务的来源也颇为倚重人脉,也远达不到市场经济的精髓——要做广大陌生人的生意。
公关似乎成了万能,结果也沦落到了什么都不是。怪不得政府部门把公关行业从业人员定义为“公关员”(别的行业可以称为工程师、律师等),周围的人把我们看成公关先生或小姐,连高校里的学者也羞于说自己是搞公关研究的。显然,公关行业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一场危机。这场危机从一开始就存在,只不过今天显得更为严重和紧迫。这场危机暗含着这样一个命题——公关如何成为一个被尊重的行业?
被尊重的前提不是单纯说你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而是讲你的服务是具备独特专业性基础的,你所具备的职业伦理是必须得到认同和尊重的。从坚守的价值观到清晰的方法论,都显示行业的成熟度。几十万从业的兄弟姐妹需要一个明明白白的说法,需要一个可以判定是非或专业良莠的内在标尺。我想,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丑陋现象其症结大致在此。
基于这样一个现实,提出个人两点建议:
首先,回到起点,把先天不良的东西后天补回来。相关机构应加大学术整合力度,组织理论学术界尽快打造出符合公关发展未来的学术性基础,对公关进行学术以及实务的规范化研究。公关行业需要在进行自我PR,需要给社会一个权威说法,给从业群体一个价值和方法的支撑和背靠。就像律师给外界的印象——这是一个懂得法律和擅长运用法律的专业群体,同时也是法制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何时,公共关系从业者可以被认可为是精通传播规律和方法的专业人士,公关才可能不再被误读为“攻关”。我想,梳理和重温百年来国际公关学术界的思想精髓是其中的捷径,国内仍然有少数学者正在做这样的努力,我们应当积极加入这样的行列,去寻找和构建这个行业的理想以及理想范式。有了理想和规范,才谈得上自律和他律。
第二,回到现实,提升自我。龙应台前几天在北大做了一个演讲,其中结尾的几句话打动了我。“谁在乎大国崛起?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刚才我所说的文明刻度——你这大国怎么对待你的弱势与少数,你怎么包容不同意见。所以请相信我对中国的希望是真诚的。我深深地盼望见到的,是一个用文明刻度来检验自己的中国,这样的中国,因为自信所以开阔,因为开阔所以包容,因为包容,所以她的力量更柔韧更长远。”公关在它的核心价值中应当具备现实的历史使命,在一个和谐的文明社会建设中要成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公共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沟通与对话的现代管理技术,在一个所有人多所有人进行传播与对话的高度信息化的年代,我们需要社会关怀,需要多维视角下的平衡意识,需要参与大事件,需要对公共领域的积极有为地介入。对公关而言,市场化的商业业务不是一切,公关需要在文明刻度上留下印记,这才是获得社会尊重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