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环山居士博客
环山居士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21
  • 关注人气:3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字音复习教案

(2009-09-11 23:09:00)
标签:

高考

字音

教案

教育

分类: 语文大观园

教学目的:积累一定数量的汉字  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识记、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投影
课时设计:三课时(注:第一课时学生当堂做《步步高●师生主讲练互动》,第二课时讲评归纳,第三课时运用巩固――课堂完成《步步高●课后优化》之1-100小题,然后由学生上台试讲析)
第二课时
 
一、字音题过关之必须
1.面对高考,最大的困难来自心理。对于字音,往往就是因此而产生的混淆。明明都复习过的,可一提起笔来却犹疑不决,患得患失,这对考试的自信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因此首先应破除这种障碍,树立信心,同时多接触,打稳基础。
2.了解误读字出现的几种情况,从而缩小范围。(易错字类型见《步步高》的归纳)
3.掌握一定的识记破解法(主要是多音多义字) 
⑴据意定音法
    分辨多音多义字读音的最好办法,是从音义对应关系入手据意定音。多音多义字的各种读音,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在具体的词汇里只能使用一种意义。如果我们弄清楚了什么读音一定与什么意义对应的规律,知道了所使用的具体的意义,也就不难确定相对应的读音了。如“禅”有 和 两种读音,但凡与“帝王”有关的词汇就读 ,而凡与“佛教”有关的词汇就读 ,根据这种音义关系,我们就不会读错禅让、禅师、禅宗等词语。再如“攒”,表示积累的意义时读 ,如积攒;表示聚集的意义时读 ,如攒射。横( héng hèng)读hèng时有“不吉利的、意外的”意思,那么“横财、横死、横祸” 解决一个词,就可以因义而推及其他。“泊”、“鲜”、“槛”、“参”、“强”等这样的多音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复习记忆。
⑵据性定音法
    性,指词性。有的多音字一身兼有多个词性,其词性与其读音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词性不同,读音便不同,即“音随词转”。对于这种多音字,我们可以借助它的词性来确定它的读音,如“劲”字,当它是名词时,读 ,当它是形容词时读 ,所以,“干劲”应念 ,“劲拔”应念 。“盛”字作形容词时读 ,如丰盛、茂盛;作动词时读 ,如盛饭。“还”用作动词时读 ,如还书,归还;用作副词时读 ,如还有、还剩等等。掌握“长”、“处”、“屏”、“好”等这样的多音字可用此法。
⑶据域定音法
    多音字中的多音同义字虽然不多(《审音表》只收35个),但造成误读的比率却挺高,由于搞不清文白两读的分别而误读的现象经常见到。分辨多音同义字的办法,可从音、域对应关系入手据域定音。这里所谓的“域”,就是“适用领域”。如“薄”字,口语读音为 ,一般单用;比如:这种纸非常薄 。书面语读音为 ,一般出现在复音词及成语中,例如:薄弱、淡薄、日薄西山、薄海同欢。“血”字,口语读音为 ,一般单用;书面读音为 ,一般用在复音词及成语中。例如:“血( )债要用血( )来偿”。如“单”,一般用法读作 ,如“单元”“单杠”等;用作姓氏、地名时,读作 ,如“单县”(在山东省)、“姓单”;用作称古代匈奴族的首领时,读作 ,如“单于”“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又如“仇”,一般用法读作 ,如“仇视”“疾恶如仇”等;用作姓氏时读qiú。掌握了每种读音在适用领域上的分别,多音同义字的误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⑷记少余多法
    有些字的几种读音所对应的义项多寡不一,某读音的用处较窄,所对应的意义较少;另外的读音用处较宽,所对应的意义较多,又难以概括为几类。这类多音字很复杂,我们只要抓住关键,记住它极少数、特殊的音义就可以了。如“载”有两个读音,我们只要记住作“年”和“记载”解时念 ,如一年半载、登载;其余的情况全都读 ,如怨声载道、载歌载舞、装载。再如“埋”也有两个读音,但它只在“埋怨”这个词中念 ,在其他任何一词中都念 。用这种方法可掌握如下多音字:巷、冠、胖、靡、柏等。学生在归纳整理时可采用如下格式:      巷(1) :巷道(2) :其他所有词语
⑸一线穿珠法
    如果把多音多义字分别连缀成既能概括它们不同的读音,同时又比较有意义的精短语句或语段,采用“一线穿珠”的方式来学习、识记,那么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零乱散珠一线穿”,古人就常作此法,清代一位塾师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帮助学生正音:孙行 者修德行 、觅道行 ,路过太行 山,行 行 (勇健的样子)如也。现在我们将“丧”的两个读音编成一句话:穿着丧 服的他,为丧 葬费发愁,垂头丧 气,神情沮丧 。再比如:解jiě放军战士小解xiè押解jiè俘虏。当然如果某个多音字的读音较多,那么也可以编成一个情节,一个故事。
⑹自编口诀法
    学生可以用编写口诀的方法来帮助自己记忆多音字,这里笔者以“着”、“和”为例做简易的示范:
  1. 着 火  着 陆  莫着 慌
    想着zhe  着 数  别着 忙。
  2. 打牌和 了,下棋和 了。稀泥和 了,面粉和 了。

高考2008级语音复习教案

围绕常用易错     紧抓多音字

一、考点说明

内容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能力要求:A级,识记(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从这一点来看字音答题无太多的技巧可循,应注重积累。

二、依据高考,寻找规律

(一)学生完成近四年高考题,寻找规律。

(二)高考字音考查规律

1、越来注重考查常见常用但习惯上易误读的字音。难字僻字愈来愈少,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应用性、生活性、社会性。

2、即使出现个别较难的字音,也基本上是课文中出现过的。如四川省2006年考查的“鞭笞(chī)”,虽相对生僻,但在课文中出现过两字。

3、由于自主命题的省份增加,各省的自主命题在字音上更注重方音方言误读的考查,引导规范普通话,同时充分体现自主命题的积极功能。如2007年四川省卷的“秩序”、“瘟疫”、“经营”、“河畔”、“亩产”、“奴隶”,均为四川话易读错的。

4、常见常用的多音字始终是每年考查的重点。因为不少人易将多音只读成一个音,或不理解意义而将几个注音弄混。如四川卷2006年考查的“模样(mó)”、“解甲归田(jiě)”,2007年考查的“着陆/着想”、 “关卡/卡壳”、 “呜咽/哽咽”。

5、个别普通读音大家比较熟悉,但个别破读的大家不熟悉,但又常用的特定词语中的读音也是每年考查的重点。如“心宽体胖”、“埋怨”、“呱呱坠地”等。

6、形声字望文生义按声旁或其它形体接近的字误读的字(四川俗语所谓的“四川省脑壳尖,认字认半边”)也是每年考查的重点。

7、逐渐淡化声调。

三、命题特点

从高考试卷看,命题有如下特点:

1、单项选择形式,多只就字音设题,不与字形、字义结合,但多音字必须理解字义。

2、考查现代汉语中常见常用字音,古汉语涉及到的汉字音不考。

3、所考汉字多见于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源自课本注解和课本后的附录,据统计每卷均有4至5个出自此表。

4、考查重点是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特别是其中的形声字、多音多义字、同音字、常用常错字。大多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命题依据。

四、复习方法

1、积累为主。一是积累语文教材注释中注音的汉字,二是积累平时训练的试卷中注音的汉字,三是积累平时阅读中读错字,特别是多音字。

2、强化记忆。对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中的易读错的字,要强化记忆,准确地读出字音,最好能形、音、义兼顾。记忆重点是《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社版),第二册附录《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还可删去许多)、第四册附录《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既要集中突击记忆,更要采用游击战术分散记忆。

3、适当训练。选择难易适中的高质量专项练习题训练,并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在训练中提高能力。

4、注意方法。注意以义定音,记字特别是记多音多义字,以义定音更显关键。

5、经常纠错。只要在平时读错或测练中做错的就要重点积累,对误读习惯较严重的要单独积累,特意留心积累。这一点尤为重要。平时注意纠正误读字。建立误读字档案。

6、加强方音误读、统读字的误读、习惯误读、形声字误读的纠正积累。要摒弃“形声字读半边”的观念,若稍有疑虑,就要查字典,弄准读音,加强记忆。习惯误读如规矩、矩形(jǔ);匹配、一匹马(pǐ);血脂、脂肪(zhī);气氛、氛围(fēn);果脯(fǔ);压轴(zhòu);绯闻、绯红(fēi)都容易误读。统计字如:“呆”已统读为“dāi”;“从容不迫”中的“从”已统读为“cóng”。应依据课本后面的附录《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记忆。

7、思辨形似字的读音,形近字误读。考查形近音异字,主要是和与其形近字混淆而错读。例如:因“谄”与“陷、馅”相近,将“谄”chǎn错读成 xiàn;“掣”与“擎”相近,将“掣” chè错读成 qíng。再如啜(chuò)泣,拾掇(duō),缀(zhuì)玉连珠,苦学不辍(chuò);又如分泌(mì), 沁(qìn)人心脾;游弋 (yì),戈(gē)壁;告罄(qìng),馨(xīn)香;磐(pán)石,钟磬(qìng) 。平时积累一定要细心分辨。

8、熟悉至上。因为高考基上是选择判断题,少考拼写或注音,所以不必要会拼会注音,只要熟悉就好。因此,快速多记几遍,越熟越好。

五、字音积累的几个方法

1、以点连线法

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字。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如以“千”(qiān)为声旁的形声字大致有“歼”jiān、“纤”qiān或xiān、“跹”xiān、“钎”qiān、“迁”qiān等,“歼”“纤”“跹”等字都不发声旁的音,这几个字就是考查记忆的重点。再如以“咸”作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积累“缄”“碱”“喊”“箴”等字,通过比较分析,强化了差异,提高了记忆的效率。

2、记少去多法

多音字是高考考查的又一重点,对多音字的记忆可采取记少去多法来提高效率。“少”是指使用范围较小、涉及词语少的读音,“多”则指使用范围广、涉及词语多的读音。我们只要记住涉词少的读音,就可以准确区分一些多音字了。如“靡”有两个读音“m픓mǐ”只有“浪费”义时才读“mí”,如“靡费”“奢靡”,因此我只要记住这两个词语中它读“mí”,剩下的其他词语中就都读“mǐ”。再如“与”有三个读音“yú”“yǔ”“yù”,作文言句末语气词时读“yú”,作“参加”义读“yù”如“参与”“与会”,其余都读“yǔ”。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记忆的量,从而提高了记忆的效果。

3、同音合并法

针对考题辨析读音全相同或不全相同的考查方式,我们可以将一些常见的字按读音合并记忆,以提高效率,如“xùn” 可将“殉”“驯”“逊”“徇”等考查频率高的词合并记忆。再如“jī”可将“畸”“圾”“齑”“跻”“缉”“犄”等字词合并记忆,既加大了记忆的数量,也可提高记忆的质量。

4、坚持一个原则:只记正确的读音,不记错误的读音。

5、信守一条标准:多看多记为主,以练习来巩固。

6、灵活运用方法。

①同位互证法。有些并列结构的词组相同位置的词语的意义或相同,或相反,根据已知的词语意义可以推断未知词语的读音,如:差(chā)错,我们一般不会读错,据此可知,“差”与“错”是同义。据此可以推断,阴错阳差(chā),一差(chā)二错,这样就不会读错了。又如:模(mú)子,模样(mú),由“模样”可推知,装模(mú)作样,一模(mú)一样。

②旁词佐证法。有一些字的读音我们只是在某些词里会读错或拿不准,这时就可以用平时常说的一些其他的词来确证一下,如:“嘈杂”的“嘈”,如果拿不准是读cáo还是读cāo,就可以想一想《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据学习时的准确读音判断读cáo。又如:“绯闻”的“绯”,平时口语中容易读成fěi,但我们根据"绯红"一词,可以确定读fēi。

六、答题技巧

1、排除为主。因为设题一般为“全对”或“全相同”,只要某项很有把握发现一个“错误”或一个异类,就果断排除或选择。

2、遇生判对。考试有时遇见一个或两个较为生僻而自己一点都不熟悉的注音,一般可将字视为正确的注音处理(此为取巧,不可视为规则)。

3、遇熟谨慎。越熟悉的越要小心,千万不可想当然,被习惯蒙蔽,要有根据(熟人常不设防缺小警惕而上当受骗)。

4、扩大组词。遇到多音字或形声字拿不准时,可多组词,唤醒记忆或增大甄别依据。

4、做后不改。十分的把握的当然不易做错。如果题中有几个是是而非的注音,做后不能轻易改动。因为第一语感常是正确直觉的反映,切不可犹豫不决,改来改去。

七、复习资料

(一)本印发资料,试卷练习题。

(二)人教版第二册《普通话异读读词审音表》(157页——168页)(2003年版),其中可删去近一半,大大减少了记忆量。

(三)人教版第四册《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229页——232页)(2001年版,2006年版己删除),本表为重点,必须个个过关。

(四)高中1——6册教材和读本,生僻的、不常见的、仅用于古地名的可大胆删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相信未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