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跨部交流课----复习课-----昝雪艳
(2024-01-26 11:47:49)我们的跨部交流课----复习课
临近期末,各个学科都会面临着如何高效的上好复习课这一问题,虽然我们已经有复习课模式,但每一次我们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打磨新的复习课,使之更易操作、更符合学情、更能点燃课堂,从而让复习课不单调、枯燥,人人有事做。
在这次的跨部交流课中,小学的课堂流程是:1课前一支歌。2.老师带领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点并齐读学习目标。3.出示课件进行游戏化检测。4.老师总结知识点并让学生齐读所学重点单词和句子。5.完成同步训练。6.对子讨论互批(不会的写在黑板上)。7.教师抓阄抽测。8.二次考试。9.互批上交。
中学部的课堂流程是:1.1课前一支歌。2.以PPT形式,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的重点单词。3.结合PPT,复习重点句型。4.对子互批、讨论自研成果内容(晚自习已完成自研环节)。5.小组讨论,难题招标(不会的写在黑板上)。6.抽签、预演。7.展示板块内容(板块一单词(PK读单词)、板块二重点句型、板块三课文重点句子(情景对话))8.再次总结易错点、考点。
两节课都上的很好,各有千秋。是两种不同的复习课。能够看出老教师的沉稳和气场,新教师的成长和蜕变。优点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谈一下感触较深的几点。
首先,刘文静老师和何静文老师都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设计复习课导学案和流程。小学生爱玩、爱动,内容少,所以设置游戏,让学生都能动起来,在玩中轻松度过复习课。而初中生,由于内容量大,采用板块化分解,每一项设置相应的题目,在题目中查漏补缺,在讲解中二次巩固知识点。其次。PPT的设计辅助技能增加。刘老师设计的PPT用自己老师的图片,贴合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共情。何老师的PPT,主旨突出,层次分明。都能直观展示要讲解的内容,弥补了老师说,个别学生反应慢的情况。同时看一次加深一遍印象,达到了在老师主导下的,有效复习,避免了让学生自己复习时,不知道干什么。最后。二次过关的落实。一节课能实现两次过关,值得学习。我们的二次过关一般都是在下一节课上,一节课较难完成。
展示课结束后,由我主持,我们全体中小学英语组包括唐校长、陆校长进行了说课和评课环节。对她们的课给予肯定也提出了建议。两位老师给我们复习课打了新的样板,我们结合自己的课型和班情,上好复习课,让复习课有果效,精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