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张睿
(2023-12-11 15:40:35)字如其人
都说字如其人,写好字不仅是一个人的脸面,更是一个人内心状态、内在修养品行的外在反映。本大周学校组织了“教职工书法大赛”,为每一位获奖者颁发了奖品,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让我感觉要典中的“每日一练”成效颇丰。
作为评委之一,再来看本次参赛者的作品,也有的作品质量并不尽如人意;联想到学生的课前描红,质量也有不过关者;还有本人虽自诩书法爱好者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字水平成倒滑趋势。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种:
1.没有固定的字体。记得到河南学校借鉴这种模式的时候,他们的教师统一练的仿宋体,不只是每日一练这样做,课堂上老师的板书也全部用仿宋体。我们虽然每天跟着于老师练习,但只限于一句诗,不能达到定体的效果。班级学生配备的字帖也是五花八门,各派各家都有。
2.没有固定的练字时间。学生有课前三分钟描红,教师的就比较随意。
3.练字时长不够。记得有老师问你字咋写那么好的,无他,持之以恒而已,而且我也并不觉得自己写得好,反而在某一时期,总觉得自己写得很糟,只好再练再精进。我们的老师大多忙于教学事务,并没有充足的练字时间,不能达到由量向质的促进。
4.缺乏练字指导。虽然于老师现在成了专职书法教师,可以在书法课堂上给学生进行练字指导,唐校长也让于老师给我们做了些许讲解,包括上学年学校请了县书法协会的专家来学校开讲座,但限于时间,只是蜻蜓点水,不能真正解惑。
5.比赛活动偏少。学校针对教师学生也开展了一些书法比赛,但总体活动较少,以赛促练的效果还不太明显。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临帖,临帖才能破贴。固定字体,统一练习;也可以让于老师出一本书法集,成之“于体”,方便大家随时临摹练习。
2.固定练字时间。备课的前半小时可以用来集中练字,备课组长负责收评。
3.统一加大练字时间。记得古人对待写字,会当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有一系列的仪式,焚香、沐浴、更衣,待心平气和后,才缓缓落笔。据我观察,课前三分钟描红,学生大多把之当成了作业任务,匆匆写几行应付了事。长此以往不见得会有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养成心浮气躁,轻视书法的心态。我们可以化零为整,把课前描红去掉,换成每大周两到三节完整的书法练习课,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品上交。
4.每次例会,留点时间让于老师给全校老师培训或看书法专家讲座;爱练字的老师也可以购买相应的书法指导书籍,钻研学习。
5.多开展本文开头所提到的书法大赛活动,针对学生多开展“我是小小书法家”的比赛,作品在学校橱窗展览,像上学期一样多印学生书法画报。在学生中间培养出一批书法爱好者,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花点时间写好字,同样可以促进学生成绩以及个人修养的提升,笔者认为是一件功在当下,利在人生的事情。对要典“每日一练”的一些浅见,恳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