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汇贤要典》之我的一节数学课----曹文敏
(2023-12-01 17:33:12)落实《汇贤要典》之我的一节数学课
汇贤要典总共分七个部分,66条内容,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相信并坚信《汇贤要典》的做法和要求,以下是我落实的高效课堂篇具体内容。
一、候课三分钟描红,重点练笔画
每堂课前三分钟描红至少五个字,每天一页,重点练笔画,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调整。这样做,首先能有效利用大量被白白流失的零星时间,实实在在的让学生练好字,其次,在每堂课开始时,让学生尽快静下心来,迎接上课。
二、前置研究,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研课,日日清
落实汇贤要典课堂流程,让学生做到带着问题自主探究课堂学习内容,解决老师所给的导学案问题,让学生有事可做,有事要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解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点评。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起着抛砖引玉,画龙点睛的主导作用,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样做,首先,不仅能关注知识点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从教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发展上思考,使得前置性研究的目的不单纯为教师的教服务,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全面发展。其次,课堂上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研究,自学,测学,批阅,纳入课堂评价,能提高学生自学的认真程度,测学后带着问题对学,群学(组内讨论)能提高合作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再次,如果有错,大家当堂讨论更正,当堂完成作业,问题不会被掩盖或积压,能够及时解决,便于当堂评价,便于老师当堂点评,学生理解深刻,把堂清落实到实处。最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积极主动,老师轻松自如,学生做得多教师讲的少,把课堂交给学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三人结对子,对子公约,对子捆绑竞评,放大对子作用
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培优转差,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集体中展现自己,做出贡献,实现价值,锻炼自己,促进班级体整体的学习环境,在团队中竞争,外部竞争,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学数学,说数学
让学生在学数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考方法,这样做,既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又能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内化,还可以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纠正错误,明确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方法。
五、难题招标,立擂解决,使用纠错本,反复练习
凡是遇到难题,经过自己或者小组集体未能攻克的难题,就把难题写到黑板上,让大家一起解决。最后再把错题写到错题本上,考前重做,后期也做到巩固练习,如此即可。
最后,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所以在实践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要因人而异,但重要的是,选取适合学生的方法,因材施教。在数学课自研时,着重强调,如果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以适当提点补充。譬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灵活解法的时候,有的学生自研时看不懂例四如何把原方程化简成简单方程的,那中间省略的步骤就需要教师细心讲解,提点。以上就是我践行《汇贤要典》一节数学课的大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