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阄的广泛运用徐小伍
(2023-11-29 17:25:39)抓阄的广泛运用
刚接触高效课堂时还比较陌生,第一次展示课就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自研时间不够、小组竞评仅仅是打分,特别是跳过了抓阄环节。评课时有经验的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错误,没有抽签就指定内容让学生展示了。回头我仔细翻阅了《汇贤要典》第四十二条,才体会到抽签的重要性。很快迎来了新老师的过关课,这次我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在展示前正确地使用了抽签。抽签决定各组展示的内容,这样更公平更合理更有效。
打过关课后,我几乎每节课都运用了抽签。抽签可以展示内容,还可以决定展示的顺序。比如政治课一节课有三个问题,那么就可以抽三组来展示,剩余三组再抽签来进行点评。这样也确保了评价组的公平公正,让其余没展示的小组动了起来。
学校每次都会强调按照高效课堂来上课,要落实好《汇贤要典》。我也逐渐意识到上课不能一个人一味地讲,而是要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比如在上到7.1家的意味,同样是三个问题,学生展示完抽签进行点评。第一组点评结束,还剩两组时,我卖起了关子。我左右手分别一个签,我问学生你们想看左手还是右手,哪个呼声高就哪组先来。这样做不仅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且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展示时,我还发现许多学生只会对着课本念。其实政治课有些内容是可以适当拓展的,在讲到《家的意味》第三个问题:如何孝亲敬老?除了对着导学案展示外,我还让学生讨论,生活中是如何用行动孝敬父母的。然后找了两位分享他们的经验。这样既合理地利用了时间,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