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学中重拾自信-----李雨晨
(2023-11-06 21:29:18)在互学中重拾自信
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想要的结果不一定都能尽人意。不能急于结果,要看过程是否用心。有句话说:用心浇灌,静待花开。每一次看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微乎其微,也都应给出赞扬。
阶段性考试又要来了,学生又开始忙碌起来,急着复习备考。想要给这个阶段的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但也不乏有部学生依旧不努力,初三本就是需勤奋的一年,看着无法克服懒惰的孩子,我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去督促。首先,从学生的态度着手,想要事半功倍,想要解放自己,无疑是从学生的态度抓起。及时与懒散的学生沟通,一个个谈话寻问其不想学习的原因。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再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原来在政治课上的懒惰多半归结于基础没打牢,导致越往后的知识点越不能理解,从而就想要放弃不想学习。了解了原因,我要做的就是帮助端正其思想,再帮助这些不愿意听课的学生找自信,这次考试复习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这次月考内容是上一单元的占比百分之三十,这个月的新授占百分之七十,不仅要把新内容做到理解,还要与上阶段的旧知识点结合起来。利用在错题中找经验找自信。
上个月月考的试卷和导学案练习题整理出来。把所有的错题集合在一起,组成练习卷,分发下去自主做题,依然不会的重点标记。抽签选出对应题目展示的小组,然后十分钟组内交流讨论,进入展示环节要人人参与。每大题的每小问都要有人回答并且讲解答题依据以及知识点在哪一课时在哪一页,同学们快速翻到该内容、加强记忆。若有不同答案可举手质疑说出不同答案的理由。当然在展示题目时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未掌握知识点,这个时候就要发挥“小先生”的作用了,相对应的负责人在得知待优生未会的题目后对其进行帮扶。“培优、“转优”是最终目标,在帮扶的过程中,看似待优生学会了原本无解的问题实则对教他们的“小先生”们也是一种锻炼和知识理解程度的升华。温故而知新教会别人的同时,自己的知识又一次得到复习和巩固,在原本基础上变得更加优秀。题目展示结束后,再进行二次抽签,每组互换题目,目的在于每组每人都要达到学会。经过一轮轮展示与帮扶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上了一层楼。不要求百分百做对,只要比上一次是进步的就是成功了。
用此方法教会了一部分学生长期以来不会的题目,从而使他们重拾了信心,不要求做到最好,但每一次的结果一定是进步的就足够了,则是对每一个阶段的自己最好的证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