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节过关课----张欢欢
(2023-11-03 18:25:25)我的一节过关课
金秋十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转眼间,我跨学科加入语文组已有月余,下面分享一下我的过关课是如何布置、开课的:
一、准备阶段
1、 导学案方面
自己提前备一课导学案《牛郎织女二》。首先,我结合教辅教参等资料备一张适合学情导学案,然后分别拿给导师、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检查下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就这样经过三轮的往返请教、修改,最后形成了一张整体完整、内容较充分的导学案。然后,在课前我分别和导师以及教研组长进行说课,进行模拟练习,结合各方的反馈意见,再次将导学案进行相应的调整。
2、 课堂方面
我们班是新生班,学生之间还需要磨合,老师和学生之间也需要时间相互适应。学习高效、互动良好的课堂的形,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的打磨,我们班虽然是新班级,但班风班貌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在九月份的时候,陆校长、年级主任、导师、还有我们语文组老师通过走进课堂活动,对我们班进行了指导,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我在平时多去听导师还有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学习到适合我们班的好的方法。比如:在导师李颂老师班级,我学习到了:一是学生在自研、讨论、展示环节,老师关注学生状态并进行竞评加星,促进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二是学生预演时,分为板书人员和预演人员,先预演完成的组,回到座位后自由读课文。三是学生的评价标准方面,我学习于远老师的方法,加入了三色笔的使用等等。
二、 课上
首先我是借助多媒体导入。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度。接着,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自研导学案;接着对子互相批改,再小组讨论;然后小组长抓阄展示单元与评价组;接着小组学生进行预演与板书;然后小组展示,在展示环节个别学生展示还是语言有些欠缺,我适时加以引导;接着学生进行质疑、补充。评价组进行评价、评星。每个展示板块结束之后,我及时进行总结。最后还有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当堂反馈环节。
三、 总结
总体而言,这节课教学效果比较流畅、完整,学生互动程度较好,在课后也及时进行了评课。首先是我和李珂老师分别进行说课。然后年级组组长和组内语文老师、班主任武琦老师、导师李颂老师、陆校长分别都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比如:讨论时组长没有发挥好,需要对组长再次培训下;导入环节的具体做法有点生硬,不能够很好的为导学案铺垫;b2组一位同学质疑时我没有做到及时追问等等,这些建议成为我接下来需要吸收、成长的宝贵经验。虽然过关课最后全票通过,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成长的地方需要注意。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播下希望的季节,期待我的下一个成长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