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心态下的新学期工作----王青松
(2023-10-04 20:38:22)不抱怨心态下的新学期工作
一、 命运的齿轮
两年前,我的办公室在五楼,两年后,我的办公室亦在五楼,我坐在了两年前的位置;两年前,我接了809班,兼带年级主任807班的数学,两年后,我接了803班,亦兼带年级主任804班的数学;两年前,魏老师教我们班语文,两年后,魏老师也教我们班语文;两年前,班级流失6人,考评挂3个0,两年后,班级流失7人,考评挂4个0;两年前,一大周左右,有一个学生辍学,两年后,两大周左右,有一个学生因为情绪问题,家长已请假一大周(极有可能要流失);两年前,我刚接手班级,学生生病、受伤不断,两年后,这一大周,班级经历一次严重的流行感冒,超越以往的经历;两年前,有一个同学家长交学费跟挤牙膏一样,被扣了两个月的工资,两年后,又遇到一个缴费困难户,今天拖,明天拖;两年前,我班里有一个学生叫付雨,两年后,我们里又有一个学生叫付晓宇,长的极相的姐妹俩;两年前的第一次月考,809班年级倒数第一(第九),两年后,第一次月考803班极有可能也要考倒数第一(七年级最后一次统考,已是年级倒数第一);两年前,第一次月考,我带的两个班的数学一个倒数第一,一个倒数第二,两年后,这两个班的数学已经是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第一次月考极有可能要保持。生活的年轮,又在两年后转到了同一位置,不同的是心态,两年前时刻处在崩溃的边缘,痛苦不堪,每一分钟都是煎熬,两年后的今天我已产生抗体,对这些事情已经免疫,坦然面对,从容解决。
二、 不抱怨的心态
假期看了魏书生的《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感受颇深,领略到了些许感悟,人生态度有了诸多转变。为了让自己有拥有“不抱怨的心态”,我通过网络检索和自我思索,进行了浅显的研究。
抱怨和埋怨这两个词语,有很大的区别。抱怨和埋怨的对象不同,抱怨的对象是其他事务,也可能是其他人,但不可能是自己,埋怨既可以是其他事务和其他人,也可以是自己;抱怨和埋怨的呈现不同,抱怨公开表达,埋怨是私下表达,不会公开说,但是在行为上会有体现;抱怨和埋怨的感情表达不同,抱怨是随口一说的轻微情感表达,随口埋怨是一种咬牙切齿的痛恨情感表达;抱怨和埋怨的意义不同,抱怨可以释放不满和负面情绪,有一定积极的作用,埋怨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会使人更加焦虑和烦躁。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写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厌,是一种不抱怨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拥有不抱怨的心态,首先了解“抱怨”,抱怨分为真抱怨和假抱怨。真抱怨有三类,无缘无故式抱怨:份内之事不想做,借抱怨之机,行得利之事,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合情合理式抱怨:的的确确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释放一下积压的负面情感;深仇大恨式抱怨:恨屋及乌,鸡蛋里挑骨头。假抱怨也有三类,应付式抱怨:大家都在抱怨,你不抱怨,显得不合群,顺大遛、轻描淡写抱怨一下;间谍式抱怨:领导安排的卧底,抛出话题,钓鱼执法,把搜集到的抱怨者名单上报领导;拱火式抱怨:为了达到坐收鱼翁之利,夸大其词,火上浇油,同事这边抱怨领导,领导面前抱怨同事。
经过对抱怨检索和思考,我有了如下一点感悟。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抱怨学生不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钓鱼尚且需要撒窝挂诱饵,教学焉能“空手套白狼”、“姜尚公钓鱼,愿者上钩”,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科学技术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原动力。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抱怨家长的不配合,“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做好份内之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作为教师,我们不要抱怨学校管理中的不公不正,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当天平倾斜,我们可以尝试调节心情的螺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活在当下,难得糊涂。作为教师,我们也不应该抱怨他人的趋于逢迎,勾心斗角,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存之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宁愿田园荒芜,切莫种下怨恨得种子。
有了这些不抱怨的感悟,我在教育教学中也在慢慢践行“不抱怨”。
第一、 这学期,直到学校公布教师职务前一分钟,才知道我要接原703班,生命的齿轮转到了两年前的同一个点,我什么也没有说,默默的接受,没有抱怨,因为我知道抱怨除了让自己痛苦和难堪之外,没有其它作用。开局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我要努力改变它的结局,即使逃不过命运齿轮的碾轧,亦无悔矣。第二、学校就餐考评被查到了2次,一次学生掉了一团饭到桌子上,检查的学生来了,要扣分,学生伸手把掉的饭捡起来吃掉了,但没有改变被扣分的结果。另一次,学生吃完饭,打扫餐桌,有一团饭被扣了分,这一团有可能是某个同学掉的,也有可能是八个同学掉的饭聚拢在一起的。这两次,我并没有严厉的批评学生,只是借助这个情景,对他们进行了教育。因为我想到华为的“极限生存”,我对学生不浪费粮食的教育还没有达到极限,做到极限可以让学生餐桌上不掉米粒、碗底不剩米粒,这是我的终极目标。第三、原705班留级的一个学生,前几天生病外出期间,从外面带了一包烟回来,并分享给班级里其他的几个男生,被小学部学生检举揭发。这次开学前,我已经在家长群和学生群进行了告知,并且开学日在班级进行了提醒。真写博客的过程中,收到学校的处罚通知,我把自己所做的工作在群里说明了一下,并用了“尽人事,听天命”这一词,领导可能感觉我是在抱怨,其实我只是说一下自己真实的心态。以前,我只想着让班级名次达到某个层次,但我现在只想着尽力而为,重过程,轻结果,否则,我将深陷痛苦的泥沼中。而且,这也可以成为一个教育的锲机,可以对他们进行“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培养学生“好习惯,好人生”的意识。第四、803的学生反应特别慢,我安排学生吃饭,都要讲三遍,更别提让学生讨论等其它事情了,真的让我达到崩溃的边缘,但我还是慢慢的接受这一事实,粗糙的石头磨砺宝剑,教学中的坑坑洼洼磨砺人生,我能记得我对学生讲过的话“困难,是前行的绊脚石,让人磕的头破血流;把绊脚石踩在脚下,它就成为人攀登高峰的垫脚石”。优者本优,锦上添花,待优能优,雪中送炭,我们要用自己的光亮,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我要去重塑他们的行为习惯,而不是单纯的指责和抱怨。相比之下,804班的学生反应的要比803班快一点,但是有很多假学习的情况,有几次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我自己也明白“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指责学生并不能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把他们推向厌学的深渊。冷静之后,我尽量克制自己的脾气,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知道我的暴躁脾气,在控制,但还没有完全控制。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一定是非常融洽的,而且有一定的教学机智,不和学生针锋相对,我也曾见证了班里一些学生因为和任课教师的矛盾,导致完全放弃这一学科的学习。当初,李晓敏老师在我们班教了几节课,打开多媒体时,桌面上跳出了一些美女图片,她把网络拔掉,并对学生说“这些图片别单纯的你们教坏了”,同学们哄堂大笑,李老师接着说了一句“不要告诉我,你们不单纯”,那一刻我意识到,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宽松有度的课堂氛围是优秀教师的必修课。
三、“兵马未动,粮草相信”的思想教育
我们学校有一特色,每天要写每日简评,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是应付差事的流水账,但也能从他们的言语中发现一些思想的动向。每天看完他们的每日简评,会把一些感触和想法记录下来,并对他们进行简短的思想教育。
学生之间,尤其是女生之间,经常会进行互相议论,我告诉他们“两耳不闻议论声,一心只想学习事。有容乃大莫生气,内心强大谁可伤?”;学生之间,总有学生互相看不惯,盯着别人的缺点,并且总感觉学习很累很苦,我告诉他们“生活不缺少美,缺少发现美的视角;学习不缺少快乐,缺少享受快乐的认知”;有的学生说他明天要好好学习,我告诉他们“今日事今日毕,末待花落盼花开”;学生反应,有的学生乱扔垃圾,个人卫生也不太干净,我告诉他们“卫生靠保持,非是靠打扫,乱丢垃圾,丢掉的除了垃圾,还有自己的素养”;有的学生希望能考个好成绩,我告诉他们“所有的希望之峰,都要靠勤奋的台阶来攀登;所有的荣耀,都是靠努力获取”;有的学生感觉学习很苦,怎么学都学不会,我告诉他们“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若有一颗悲观的心,看到的一切都是让人悲观的,身陷悲观的泥沼,不能脱身”;有的学生想学,但是又不好意思问别人,我告诉他们“学习要又不要脸的精神,不要脸才能给自己长脸;学习上假装要脸,最终丢脸,脸皮碎了一地”;有的同学整天感觉烦恼,我告诉他们“人们以懒惰为曲,以逃避为水,酿造了烦恼之酒,然后自己饮下。所有的烦恼都是我们自己酿造出来的,所有的烦恼都是自寻烦恼,无关它物”;有的同学不想考试,怕考不好,我告诉他们“凡不想考试的,都是逃避主义者,每个学生对待考试要像狼看到肉一样热血沸腾”;有的学生说今天记的东西,过两天就忘了,我告诉他们“记忆分为瞬间记忆和长时间记忆,不断的复习巩固,才能让瞬间记忆转化为长时间记忆;记忆分为识记记忆和理解记忆,理解性记忆更牢固”;有的同学会为家庭琐事而烦恼,抱怨父母和家庭,我告诉他们“清代诗人袁枚写过一首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小如米,也学牡丹开’,永远积极向上,永远乐观开朗,要有化大粪为盛开的花朵和沉甸甸的果实的能力”;有的学生在做作业时抄袭,我告诉他们“人无信则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考试考不好是能力不足而已,考试抄袭则是做人不行”;有的同学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我告诉他们“要正确的归因,多从自身找问题,要学会责任与担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这些话在部分学生看来,就是一些废话连篇的大道理,对他们没有任何的作用,反而让他们反感。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说教下,开始改变学习态度。放之四海而皆准,没有谁能做到,孔子弟子三千,尚且只有七十二贤,未能全贤,我们不能对自己过分的求全责备,我们要放自己一马,尽人事,听天命。
四、抓常规工作,培养学生好习惯
我校的校训“好习惯,好人生”,唐校长也常说“先抓习惯,缓谈成绩”,有的老师可能感觉,我这个人是否圆滑了,喜欢说领导喜欢的话了,想我在汇贤的三年,可曾低头哈腰过。“知识改变命运”,大家都在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另一句话“性格决定人生”,知识只是起到改变命运的作用,能不能真的改变,还另当别论,性格起到决定命运的作用,孰重孰轻,大家心中自有权衡。“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受那几两碎银困扰,且都是碍于面子的。接受803班后,我主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 抓学生的寝室卫生和内务工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一脉相承的,生活习惯有了改变,学习习惯自然而然的有联动改变。约定他们一大周的第一、四、七、十这四天可以吃泡面,其它天不得吃泡面,而且泡面的调料包必须扔到本班的垃圾桶里,把泡面桶里的汤水倒掉且叉子等不得倒进下水道,违反的宿舍不再让吃泡面;约定他们不得乱扔垃圾,并时刻的监督,不允许先扔后打扫,违反的停吃零食一天。约定要整理好自己的内务和杂物床,一再强调,有些同学的床铺还是皱皱巴巴,为此,特让女生到男生宿舍进行了一参观,并拍照全班观看,经过这一参观,学生的内务比之前强了很多。另外,制定了803班就寝细则,分为就寝时间、卫生方面、内务方面和值日生职责等四个方面,这方面还没有完全落实。
第二、制定班级和卫生区卫生的打扫方案。我们的卫生区包括女生宿舍前的那一小块地方,一是学生会随手扔垃圾,二是学校的垃圾桶早上会放在那里,工作有难度,既然被自己抽到了,就啥也别说了,安排学生每日三次打扫,早饭时打扫一次,上午大课间打扫一次,晚饭时打扫一次。为了避免学生打扫卫生时互相推诿,避重就轻,实行抽签制度,并制定了详细的803班值日任务单。任务分为卫生区+前黑板、擦窗台+倒垃圾(含办公室)+书柜+后走廊、打扫+洒水+拖地、四周黑板+多媒体底座+教室外黑板等四个方面,抽签对号干活。
第三、抓学生的就餐纪律和培养学生不浪费的习惯。我对不浪费粮食的意识,来源于我曾经老师给我讲过的一个故事“有一天,我去食堂吃饭,看到旁边有个女生剥的鸡蛋掉在地上,嫌脏不吃了,我问学生还吃不吃,她说不吃了,我拿起来,擦了擦,吃掉了。”我给学生约定,碗底要吃干净,每次我吃饭的时候,都会站在盛餐碗的地方查他们一下。时也,命也,偏偏有一天唯一一个被扣分的就是803班,真实那个欲哭无泪。任何事情,它都有两面性,我借助这个教育的锲机对他们进行了有关节约粮食的教育:不管别人浪费不浪费,做到自己不浪费,不吃的菜留在公碗里……。不浪费,只是对他们饮食方面教育的开端,接下来应该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多吃饭和菜,少吃甚至不吃垃圾食品。
第四、规划班级事务承包。班级共设置45个职务,每人至少承包一项班级事务,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除了寝室长、餐桌长和各科课代表,还设置了一些职务:描红专员、每日简评专员、安全日志记录员、女生会议记录员、垃圾分类专员、桌面专员、生日专员、班级会计、快递专员、反诈宣传员、不文明记录员、迟到记录员等等。这些职务虽然设置了,但还没有对他们完成培训,有些学生还是缺乏责任心,或者怕得罪人,不敢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五、新的工作规划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原名陶知行,取之中国的“知行合一”,后改名陶行知,为什么我有这么多的想法,没有把上一届学生带的很优秀,我还只是有了这些浅显的想法,但在落实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落实、落实,落地方能结出果实,空中楼阁,可远观而不可入住。西方也有一句话“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自古不乏空想家,缺少行动家。接下来的工作,除了要思考,更要落实自己的想法。
一、 落实班级事务承包。一鲸落万物生,慢慢的退到班级管理的边缘,把班级事务的管理归还给学生,让这些繁杂的事务锻炼他们的能力,磨练他们的心性,让他们在管理中学会沟通交流,找到尽职尽责和友谊长存的平衡点。“师闲生忙则学业兴,师忙生闲则学业废”,
师闲犹如放风筝,让风筝飞,但线在手中,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师闲非师懒,师闲需要先师忙,忙后而闲。
二、 利用空余时间完成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的阅读。这本书买了一两年了,搁置没有阅读。读了《多改变自己,少抱怨环境》,让我有了不抱怨的心态,读《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让我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吃亏是福,“工作挑轻的,力气是省了,增长力气的机会也放过了”,“人的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除了阅读,也要加强写作,借助这篇博客,把之前一些零碎的思想进行整理、归纳、沉淀和清空。
三、 探索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促进他们思想的改变,让他们走向自我发展的轨道。学生是独特的人,我要通过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情和脾气,对不同的同学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我们要想法设法把他们学习的外力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