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师德师风之体会----李春侠

(2023-05-27 17:21:37)

师德师风之体会

                         李春侠


何为师德?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综合,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孩子行动的标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通过对师德师风的理解,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要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

三年前我带着稚气踏进了汇贤中学的大门,我看到的是一群活泼有朝气积极向上的“小鸟”。可是当我领完教科书走进班里看到的是一群“脱缰的野马”,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每个老师很容易喜爱,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差学生”是经常被忽略被遗忘的,爱似乎与他们无缘。还记得班内有个男生,性格非常的内向,由于个子不高,班里其他的同学便给他取外号“小矮子”,当我对他们还不熟悉的时候,有一次,在课堂上找学生发言,很不巧,便找到了他,我喊不出他的名字,其他同学便说“小矮子”老师在喊你呢。顿时,那位同学非常紧张的站了起来,我看到他小脸已经红到了脖子上,很显然,问题也没回答上来,我见状,便让这位同学坐下了,课堂上便响起了一阵笑声,于是我停下了课程,问班长要了一份名单,从班长那里得知这位同学的名字,随之,我问大家“小矮子”是什么意思,一个活泼的同学说这是我们给他取得外号,我瞅了一眼这位同学,他正在流眼泪,我觉得此时的他都想找个地洞钻下去一样,这位老实的同学很内向,很自卑,不爱说话,所以面对同学们取得外号只能偷偷流泪,之后,我在课堂上和同学说不允许给同学们取外号,每个同学都有名字,而且我们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尊重每个同学的个性和差异,使我们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主动的发展。我想和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的师德。

第二、除了爱学生,还要教会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

记得去年在教授课文老舍先生的的《母鸡》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给孩子们展示了汶川地震时母爱的图片,还给孩子们讲述了身边母爱的伟大,并让孩子们亲自讲述自己妈妈的辛苦。孩子们都很感动,对母爱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还布置了这样一次作业,让学生把对妈妈想说的话写在一张精美的卡片上,放假回家亲自说给妈妈听,并给妈妈一个吻,还要给妈妈做家务,给妈妈洗一次脚。事后,家长们对此项活动极为感动,在家长群里纷纷表示致谢。虽然这些行动在我们成人看来是那么普通,但在孩子们心中却是一场爱的洗礼。

点点滴滴的与学生的相处中,让我对爱不仅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让我对如何与学生相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待学生,一定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要永远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相信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让学生也愿意相信你。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这便是最好的师德。

第三、坚持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务必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校坚持每大周集中学习,每大周的第二天下午我们共同学习《爱弥儿》这本书,之前还学习了《理想国》、《詹大年之系列文章》等一些教育著作。我校的校训:好习惯,好人生,为了让学生写一手好字,首先从老师下手,规定教师每天认真书写几个字,以供其他老师临摹,这样学生从旁边过的时候就能看到老师在描红,学生每节课会有三分钟的描红时间,这样可以让老师起到示范作用,他们会更认真的书写了,他们才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我们不仅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还要做新时代的新青年。

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一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将作为教师的美德继续下去,让自己在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李春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