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参与”----高娟娟
(2023-05-03 18:33:38)重在“参与”
四月的最后一大周,繁忙而又充实。先是本学期的期中考试,接着是研学活动,然后是精心准备很久的春季运动会。每一次活动对老师而言,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成长和收获。下面谈一谈我对春季运动会的感受。
4月26日上午八时,运动会在西操场有条不紊的开始了。这次报名参赛的主要是四至九年级学生,因一至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所以这次我们只当观众。七点五十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西操场。运动会第一项是升国旗唱国歌,一二年级孩子虽是第一次参加升旗仪式,但个个有模有样,聚精会神,昂首挺胸,向着国旗行队礼。对于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这应该是最好的方式吧。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一定受益匪浅。
紧接着是班级整体亮相,各个班级排着整齐划一的方队,喊着口号,有序的在跑道上走着。亮相结束,就到了最振奋人心的比赛了。100米,400米、1000米···刚开始我们低年级的孩子还能安静的坐在那观看比赛,可比赛刚过了一半,孩子们就按耐不住了。有的孩子玩起了地上的小石子,有的孩子开始聊起了天,有的孩子干脆把衣服盖到了头上。路队长发现后提醒他们要安静看比赛。可没过多大会,他们又开始了躁动。上午比赛结束后回到班级,我第一时间给他们开了个班会,想听一听他们参加活动的感受。有的孩子说:“下次我们还能再去参加升旗仪式吗?”我点了点头。有的孩子说:“老师,大哥哥大姐姐们跑的可真快,长大了我也要参加运动会。”有的孩子说:“这次运动会没有咱班同学参加,我感觉没有趣味。”我恍然大悟,是啊!要想让孩子们时刻表保持热情,首先得有班级学生参与,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学习又何尝不是呢?如果在课堂上老师一味的灌输,没有学生的互动,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不是也一样枯燥乏味吗?对于后进生来说,如果在课堂上不被老师关注,找不到存在感,又何来的学习兴趣呢?
虽是一次运动会,但通过反思却让我更加懂得,教育学生应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不关乎学生年龄大小!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被关爱,都有表现欲,做为老师,我们应做个有心人,不忽略每一个孩子,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我,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赏识,体验到成功,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