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与输出----王志强
(2023-03-29 14:42:39)输入与输出
看到一篇文章,说英语的学习有输入与输出两个步骤。听读写记都是输入,说才是输出。为什么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来?为什么学习非常费劲?就是因为只有输入,没有输出。个人的输入与输出没有形成贯通与循环。只有输出多了,才能提高学生输入,也就是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否则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通道没有打通,那所有的输入知识都会变成存货。都会成为商人压在仓库里的存货,没法变成现金流。如果你的仓库都是存货,更甚至于你也不知道你有多少存货的时候,这样你的大脑不会去更努力地去学习!不管你有多大的意志,不管你打了多少鸡血,你都很大概率会失败。因为我们人类的大脑绝对不愿意做亏本的生意,它对于没有回报的事情,它比较懒。大脑喜欢做的生意是我学了,我记了,我输入的知识能够在今天或者明天生活中就能用。我今天收获的东西,经过归纳筛选,我明天就能输出。这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模式,而且我们的大脑也不会认为这是一个亏本或者疯狂的行为,这是一个理性的体系。我的输入就是为了更好地输出。在输出的过程中,必然会对我输入的知识点有了整理和更深入的理解,肯定比单纯的听了、写了、记了,这种单纯的输入,理解效率要高很多倍。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更高涨的学习动力。
同样的道理,对于教学。学生的展示就是输出!持续有效的展示输出,是引诱、促使学生持续学习的强劲动力!当然,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在课堂前半段自研或者是接受新授课都是一种输入,而紧跟着进行导学案的完成,也是一种输出。这样的模式也是达到了输入与输出的联通!而之后的展示就是把这种输出推到更高的程度。在这种模式中,一是导学案的设计要紧扣课本,有阶梯状地去精选题目!二是有意识地去关注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