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孩子的兴趣点----郭爱萍
(2022-12-29 20:17:42)寻找孩子的兴趣点
每位教师都想让学生对自己的课感兴趣,怎样才能让课堂更有吸引力呢?这是做教师常常思考的问题,我带的学科是科学,就想不如把孩子们带出去,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因为科学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是通过实践得出理论知识的一门学科,走出教室会给孩子们带来新鲜感,让他们在自然中去感受,让他们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学习,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发挥孩子了潜能。
在四年级科学课上,利用了学科特点,按照自己规划,我是这样做的:出示探究问题“一天的食物”。随身带着教材,笔记本和笔,走出教室,首先让他们观察种植园和养殖园,引起孩子们思考然后再延伸到课题,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授课的:
一、布置任务
我设置了三项任务,把全班分成三个大组,以抓阄的形式展开。
首先:抓到任务一(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他们这一组重点种观察植物的生长。
其次:抓到任务二(动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他们这一组重点观察养殖园,了解鸡鸭鹅一天的食物。
最后一组是任务三(人类的一天的食物有哪些)这一组不仅要观察植物的生长也要观察动物的生长需要,为探究人类的“一天的食物”做了铺垫。
在活动过程中我看到种植园里,有的学生在给菜地浇水,有的学生在拔草,有的女生在欣赏花,也有的在做笔记;养殖园里有的在撒粮食喂鸡,有的喊老师,“老师你快来看这里有鸡蛋”……等等,好像每个学生都很兴奋,每个组都带着各自的任务开始观察,记录,思考,然后讨论,记录观察过程和讨论结果。
二、抓阄展示环节,
抓组,抓个人。抓到的人把自己观察笔记展示出来,不完整的允许组内人员补充!通过展示让孩子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要素(阳光,水分,土壤,肥料)。动物的生长需要哪些要素,(水,食物)人类的生存需要哪些食物,让孩子回顾学校食堂餐桌上的食物都有什么?引导学生总结人类的食物来源主要来自于植物和动物两大类。(比如:馒头和米饭是植物类,鸡肉鸭肉,牛肉等等都是动物类)。
三、竞评
比如抓到任务一的组,就抓阄让其他两组确定一组来评价,评价加星,在评价过程中允许组内评价人员补充评价,这样的评价会比较全面,最后评出优胜组,给予奖励!
从室内课到室外课,在整个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探索的主动性。从实地出发让学生了解各种蔬菜种植和养殖的不易,然后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从而约束自己不浪费食物,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育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这节课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了解一天的中食物,还了解了植物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要素,动物的生长需要哪些食物,从而了解人类一天的食物,还给孩子们上了一节具有教育意义的一节课!课后还让孩子们写了观察日记,在教学的道路上我会不断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寻找孩子的兴趣点,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科学课,爱上科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