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评讲法”中的三次分数统计----王青松
(2022-11-29 16:55:51)
“试卷评讲法”中的三次分数统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诚信考试是责任感的体现,更是道德品格的体现。为了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自律精神和诚信的品质,做到诚信做事,诚信做人,我校把诚信考试列入汇贤要典,并纳入日常考评。
每大周第二天的例会,班级会进行一场诚信考试。诚信考试前,课代表在黑板上写上“诚信考试”、诚信考试口号“诚信光荣,作弊可耻”和激励语,课代表带领学生齐喊诚信考试口号。考试结束,学生写诚信考试评论,课代表填写诚信考试反馈表。
试卷批改完,进行第一次卷面分数统计。批改试卷,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能够了解个别学生的书写不规划之处,能够发现一些简单却容易错的题,比如填空该带单位不带单位,不该带°带了°,该带括号不带括号,计算题不写“原式=”,解答题有没有答等问题。
学生自我订正,进行第二次分数统计。以前的做法,每次考完试都是先对一下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答案,有些同学的选择题有可能是蒙对了,对了他们就不再去订正了,学生按照正确答案凑自己的解题思路,似乎是懂了,其实没有理解透彻。当我看完要典,我不再给学生直接对答案,也建议班级其他老师也不要在每次考完试之后,直接对答案。试卷发下去,让学生进行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自我订正,自我订正的分数会进行统计,算入总分,这样同学都特别积极的订正,让自己得到更高的分数。
合作讨论交流,进行第三次分数统计。学生自我订正完成,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小组答案,并在黑板上提出本组不会的题目。以前评讲试卷,都是每一题都评讲一下,即使一节课都在不停的讲,一张试卷还是展示不完。现在有针对性的评讲学生不掌握的题目,节省了更多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学习自己不会的题目,对学生讨论交流学会的题目,进行第三次分数统计,三次分数计算出最终的分数。
难题招标,立擂解决。学生写出小组不会的题目,难题招标,让会的同学讲解,并进行竞评加分,同学们更愿意积极主动的展示,不仅能够获得积分,而且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通过月考成绩对比,那些愿意上台展示的学生,取得的进步更大。
立擂解决不了的难题,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最后一题,学生能够当堂解决的让学生当堂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就留存下来,让学生课下继续思考,如果不给学生留一些思考时间,就直接把难题讲了,学生会形成懒惰的习惯,会养成畏惧难题的习惯,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
重视一题多解,发散学生的思维。每解答完一题,我都会问一下学生有没有其他解法,每次都能获得惊喜,很多同学都能给出不同的解法,是我这个数学老师都没有想到的解法,当让学生订正的时候,我会让学生把每一种解题方法都进行一次订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