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走进教学----张曼曼
(2022-11-26 14:54:54)
游戏走进教学
在201班上了一节《班级生活有规则》,为了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班级规则,感受班级责任感与使命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根据教材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具体流程如下:
一、师:同学们知道优雅班级吗?它是干什么的?怎样才能得到优雅班级呢?(出示红旗)
学生们很活跃,问到了他们知道的内容,纷纷举手:不乱扔垃圾、课间不打闹、讲文明,有礼貌。
二、自研教材,文字配合插图,简要研究课本内容。
三、出示问题:1、小小的红旗,是同学讲文明、守规则得来的。我们班还有哪些讲文明、守规则的地方呢?
2、这周我们没得优雅班级,是哪些地方出了问题?
3、围绕我们班级出现的问题来制定一些规则。
四、带领学生小组讨论,指导学生重点围绕班级生活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参与。
五、根据制定的规则,小组讨论制定班级文明棋。
师:规则制定好了,我们就把规则做成一副文明棋,时刻提醒自己要遵守这些约定。
师:(出示教材中的棋盘)请仔细观察棋盘,看看自己是否能看懂。
师:围绕我们刚才讨论的班级问题,请大家判断一下同学们平时的行为中哪些属于“奖励前进”,哪些属于“惩罚后退”甚至“停玩一次”。(学生自由讨论)
师:把我们刚才讨论的内容填写在棋盘上,就做好了一副文明棋了。(学生分组讨论制作文明棋,一起玩文明棋。小组交换文明棋再玩一次。)
六、总结。师:刚才我们玩了自己制作的文明棋,也经交换玩过其他小组的文明棋。那下完棋后,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们经过引导发现守规则的行为“前进”很快,如果在班级中也能做到遵守规则,那么我们的班级同样会进步飞快。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行为自控能力都比较弱,让他们参与班级规则的制定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讨论文明棋的制作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辨析班级生活中的行为是对是错,是否符合文明规范要求。哪些行为可列入棋盘上的“奖励”,哪些行为要列入“惩罚”,并充分说明理由,让学生轻易理解,由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班规的约束性、规范性难免和学生的天性产生冲突。在实际的班级生活中,老师越是强调禁止的行为,越是有学生去尝试。因此,让学生自觉形成规则意识,让班规走进学生的心中,使其外显为自觉行动,就是班级管理中使老师很头疼的事。班级文明棋不能只是一个游戏,让学生一玩了事。在学生制作、下完棋之后,我还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在总结提升中强化班级规则意识,使学生愿意在行为上自觉遵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