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维导图在科学课的应用----郭爱萍

(2022-11-26 14:47:59)

思维导图在科学课的应用

                         爱萍


思维导图就是知识网络图,是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是由一个思考中心向外发散出各个节点,每一个关节点都是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接。在我的科学课上,利用小律动导入教学,小手拍三下,吸气呼气三次,感受空气的存在,引入课题《感受空气》,通过自研、讨论、抓阄展示、评价、小结,一系列环节之后,利用思维导图再次总结知识点,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让学生拿出白纸,彩色笔,回顾这一节课的知识点,然后按照自己喜欢的图形和喜欢的模式整理梳理出来!

其次、是写出关键词,写在思维导图的节点上,关键词利用了彩色笔,线条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这样比较醒目,也增加了美感。比如在三年级的科学课《空气与我们》,由于三年级孩子年龄特点小的原因,我把主题“空气”写出来,分枝是“空气的特征”和“空气的作用”。其他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填充。不会的同学可以通过课本去找,然后填写在画的图形当中,孩子们兴趣很浓,知识点一目了然,孩子们又加深了一遍记忆。

最后、展示同学们绘画思维导图的作品,评出每组最美,知识点更全面的作品,分别给予组和个人加分加星鼓励!让我大吃一惊是,在展示孩子们思维导图的时候,形色各异,有气泡图,有的是各种水果形状,有的是各种鱼的图案,各有千秋,还添加不少花花草草的图案,不仅仅是思维导图,更是一副美术作品,孩子们真是潜力无穷,有待着进一步被挖掘!

这样做的好处: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画思维导图,既训练了左脑,又训练了右脑,借助孩子们喜欢的图形,把自己的思路和对事物的认识表示出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出知识结构,增强了孩子的记忆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