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哈佛校长》系列文章有感-----李继书

(2022-07-05 21:22:48)

读《哈佛校长》系列文章有感 

                                 李继书


每个人对哈佛大学这四个字都不会陌生,我们都知道它是世界名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而我们知道的也只有这些,至于它为什么那么出色,办学理念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我们并了解。幸运的是,近期学校组织学习了关于哈佛教育的系列文章,让我对这个首屈一指的世界名校有了一些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的不是很透彻,有些内容也是一知半解。下面就我学习的内容,谈一谈我的感想。

一、走出去了解整个世界,是哈佛教育的必修课。

哈佛女校长:走出去了解整个世界是孩子们的必修课。一句“我不是什么哈佛的女校长,我就是哈佛的校长”,让人们记住了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到底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看这个世界。只有看过世界才能了解自己,经常到不同的环境中,在陌生喧闹的人群中,去听去看去感受,这就是一种成长,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着他的优秀程度。

戴校长之前也组织学校教师去外地旅游、学习、考察,陶冶情操,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这几年由于疫情等客观原因,外出只能暂且搁置。学校也提倡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通过接触花草树木,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

、哈佛人都在学什么?

据说,在每个哈佛人的一生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时刻,他或她突然意识到哈佛的魅力。我想很多人的那个瞬间是在拿到长达上千页的选课单,为自己选择在哈佛的第一门课的时候。哈佛推行通识教育,划分了学生需要涉猎的八大知识范畴领域,共计400多门课程。那么,当几乎全人类的知识一起摆在他的眼前,而他必须从中选出32门值得花费四年时间的课程时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人”既有知识广度,又有学习深度;既能跨学科思考,又能解决问题;既开放协作,又善于自我突破。大学生远离社会学习速成的压力,学习如何发问,去怀疑既定的前提,学会天马行空的思考深入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掌握某种技能。那些通识课程学得好的学生,后来在各个领域都能成为顶尖高手。

三、哈佛教育不改变生活环境,却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学习文章中提到12种思维方式,都是比较实用并受益的,比如:

1.不断问自己问题。每个问题都会开启自我探索的门,然后,你需要的东西就会出现在你的现实生活中。多发问,多思考,才能收获。

2、相信自己。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领军人物,必须是一棵生机勃勃的树,一朵洁白无暇的云,一个高贵典雅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具有推动和唤醒的力量。所以,教师必须充满自信,才能让自信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重要发芽,开花结果,才能让自信的光辉照亮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拥有阳光的心态、前行的勇气、创新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力量。

3、学会接受失败。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所经历的挫折,对未来都是一笔财富。

4、接受你是不完美的。自卑的教师会使自己的教学状态不正常,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成绩更无从谈起。乐观开朗的教师会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

5、允许自己有低潮期。当你身体不舒服时,是健康在敲警钟了,提醒你要休息。这时,要放下手中事情,好好的休息。

6、极简生活。人和事简单了,才能更好的专注工作和生活。

7、早睡早起。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运动,坚持锻炼,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幸福生活的源头。

8、做事要围绕三个层次:工作、事业、使命。

...............................

带你去了解世界、教会你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世界、教育你通识知识,哈弗教育就是这样的!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就像Wallace在演讲中说到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真正的教育,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终极能力。

不断思考,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