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讨课,促教学变化----唐磊

(2022-04-25 08:58:19)

研讨课,促教学变化    

                                      唐 磊


开学一段时间 ,在学部教研会中,教研组长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家共同意识到目前我们学科组的课堂教学操作不规范,有的老师随意性比较大,没有落实我们课堂学生主体性,老师个人霸占课堂现象时有发生。

在巡课、观课中,我也发现这样的问题,有的老师在没有人听课、考评时,总是不能够规范操作流程,甚至有的干脆利落,自己凭感觉教学,蛮干。开会时我们通过交流沟通,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只有通过公开化日常教研,让所有老师在上课、听课、评课中,通过自己操作,观摩,从中都能够认识自己教学操作中的问题,并在今后教学中进行改正,这样个人认识及教学效果才会明显变化,才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因此在开学的这两个月中,我一直把学科教研工作,作为学部工作的重点来抓。

两个月中,我们规划安排学科教研组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新入职教师上过关课,备课组学科老师换班上课,还有即将进行的跨学部教研组长交流课。两个月进行公开教学不少于四十节,涉及到的上课人员占学部教师数一半以上。

为了推动课堂改革,再此期间我参与听课活动,同时也参与实际课堂教学,通过自己亲自操作课堂教学,编制导学案,课后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我们共同解决了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节 705班上习题处理课时,我在备课时不断思考,如何上好这节习题课?上课展示的方式方法,在脑海中我设计了不少于三种方式,从听杨园芳的习题处理课中我收获好多,她把习题进行有效分解,分段交流,展示,学生一节课始终处于高度紧张之中,没有时间游离于学习之外。我首先考虑也这样进行明天的展示课。

晚上休息时,我思考怎样才能达到她的教学效果,学生如果没有经历过,会不会出现偏差,导致课堂无法进行下一步。思考后,我放弃了这种展示方案,重新进行调整,最终采取王永习题处理方式,大交流、大展示,通过多次抓阄让学生参与展示活动,一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

在王磊,邵强换班上课后,我在他们两个班进行了新授课的教学研讨。通过课堂教学操作,我想把新授课课堂操作流程,清晰的展示一遍,让大家形成共识。

两个月的常态教研,以及自己参与授课活动,我和老师们在思想上及课堂教学中有了新的认知,学部教研工作也在不断向良性发展,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通过学部组织常态化教研组交流课,再次让大家重视我们的日常教研工作,特别是推动了老师备好课,上好课。因为在这些教研组教学中既有指定人员,也有部分随机抽签决定,这样大家都能够认真对待。每次教研时不仅有同学科老师参与听课、评课,有时候还有其他学科组老师参与(还包括听课老师带领自己所教班级学生代表参观学习),听课、评课记录还在学部工作群中“晒一晒”,我想没有一个老师上课时随便应付了事。常态化教研,同时也让大家彼此相互了解各自教学情况,从而推动了学科老师课堂教学的进步,在公开中也更加规范了我校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研交流评课中,教研组以落实课堂操作流程作为评课的重要标准,用公开课来引领老师规范自己的教学,真正让课堂改革发生每一节课上。

毛泽东主席在《实践论》中说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同样我们的课堂改革,只有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老师才能在工作推行中,更深层次了解课堂改革对于我们教师的重要意义,才能够使我们的课改理念牢牢记在心中。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会用“研”,促认识,用“研”,促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