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女性家庭事业 |
分类: 女性研究 |
论文摘要:
事业和家庭一直是女人的两难选择,麦雪敏是一个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女性,那么她是怎样平衡她的事业和家庭的?她有什么样的生存智慧?她利用了什么资源?采取了什么策略?本文试图用个案访谈的方法来探讨这个问题。
关键词:事业;家庭;和谐;资源;选择。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麦雪敏,女,1965年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大型国有外贸企业,1998年离开公司,陆续创办了三家公司。
我第一次见到麦雪敏就被她的宁静、自信和轻松的神情所吸引,这是一种事业与家庭和谐发展的女性才可能具备的气质,引起了我的极大研究兴趣。事业和家庭一直是女人的两难选择,很多女性在事业和家庭中疲于奔命。麦雪敏有什么样的生存智慧?她是怎样平衡她的事业和家庭的?她利用了什么资源?采取了什么策略?本文试图用个案访谈的方法来探讨这个问题。
访谈时间:2004年7月14日,地点:上海市妇女干部学校。
二、和谐的生活来自人生修炼
在每个人的人生舞台上需要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各种角色之间有差异,甚至有对立。要过上和谐的生活,就必须把各种角色和谐起来,让它们彼此接纳、彼此支持,这其实是一种人生修炼过程。麦雪敏的和谐生活来自这种人生修炼,她的修炼集中反映在她很独特的时间表上。她通常是这样安排她一天的时间的:
6:30——10:00,到健身场所跳健美操
10:00——17:00,公司工作或上课
17:00——19:00,在公司或图书馆看书
19:00——回家,练琴
21:00——与丈夫交流、沟通
应酬一般放在中午,周六上课、读书,晚上与丈夫孩子出去聚餐;周日陪儿子读书,晚上与父母一起进餐。
麦雪敏把时间有计划地分割成休闲、工作、学习、与家人沟通等不同部分,在这张时间表里,我们能够看得到一个女人的事业、家庭和个人,每一个角色都是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去扮演。如果你用心去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之间的冲突就会减少,所以麦雪敏事业和家庭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冲突,因为她有能力把复杂事情简单化,很多事情被事先避免了。
麦雪敏的时间表中很特别的是,每天早晨她是从休闲运动开始的,人在休闲运动时体内会分泌一种快乐因子,使人保持情绪愉快,所以麦雪敏通常会有一个好心情来开始她一天的生活;另一个特别之处是每天17:00——19:00,这是一天中的交通高峰期,麦雪敏把这两个小时用来读书,她每天晚餐是在办公室吃两个苹果。在浮躁的现代社会,在人欲横流的物质环境,在急功近利的商界,能够每天静心读书,是她很独特的人格修炼方法。读书让她内心宁静,宁静让人变得敏锐、更具有创造力,宁静让人获得一种掌控自己的力量,从而获得了掌控周围世界的力量,所以内心宁静的人都是具有大智慧的。
一天24小时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对时间的利用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麦雪敏40岁时的时间表,她极其有效的驾驭了时间,也极其有效的控制了自我,使自己处于不断修炼的成长状态。这个时间表已经被坚持了六年,这是一个女性成熟、智慧的生活表。成功是经营出很好的心态,过着健康快乐的生活。
三、拥有幸福家庭需要有运气和生活智慧
对于很多女性来说,成就感来自于事业,幸福感来自于家庭。那么拥有一个幸福家庭,需要有什么样的生活智慧?
(一)、遇上一个合适的丈夫,与之有良好的沟通
婚姻是一个女性很重要的人生基础,好的婚姻关系可以让女性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心情发展事业。婚姻不是需要一个一般意义的好男人,而是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男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好的婚姻关系夫妻应该是气质上互补,性格上一致。气质是指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人格动力特征,是一个人先天的特性;心理学上的性格指的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也就是一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
年轻的姑娘在恋爱的时候往往还不具备这些生活经验,选择什么样的男性做丈夫其实是很盲目的。麦雪敏是一个期望在事业上有发展的女性,这样的女性除了找一个气质互补、性格一致的男性外,还必须选择一个自信的,能够给她发展空间的男性,她才可能获得事业和家庭的和谐发展。麦雪敏幸运的是不仅找到了一个爱她,而且是非常适合她的丈夫,为她一生的和谐生活奠定了基础。麦雪敏比较开朗活泼,她的丈夫比较安静内敛。他们两个人气质上是互补的,性格上又是一致的,而且丈夫非常支持她的发展,被丈夫深爱着的麦雪敏经常有幸福的感觉。
(二)、怎么看待和感受夫妻差异
一个女性的高学历会给她的事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对家庭的影响并不一定是正面的。麦雪敏是博士,她的丈夫是本科,他们的学历是女高男低,这样的家庭与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向背。关键的不是这种差异,而是他们各自怎么看待、怎么感受这种差异。对于一个女高男低的家庭来说,保持和谐的关系有两个前提条件必不可少:一是成功的女性在家里不能一手遮天,非常强势,这会破坏丈夫的自信;二是丈夫必须自信,自信的男人有很好的人际界线,容易接纳成功的妻子。
麦雪敏的夫妻关系是具有挑战性的,他们之所以维持和谐的关系,是因为他们有很好的互动关系。麦雪敏的丈夫是一家外贸公司的副总经理,虽然学历没有她高,业务上非常自信。麦雪敏也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高学历而轻视丈夫,她一直很尊重和信任丈夫,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都向丈夫讨教。她的丈夫也很愿意帮助妻子去获得成功。
我到浦东分公司做副总经理的时候压力很大,业务上经常电话问我先生。晚上要他帮我,教我很多东西,那时他对我帮助很大。
丈夫对妻子的帮助,不仅能够建立丈夫的自信,而且对促进夫妻关系非常有益。
(三)、良好的理念和有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育
一个女性有了孩子,就会牵扯很多精力,这时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最重要的,麦雪敏生了孩子后,她父母搬来一起住,帮她带孩子。作为一种回报,她每年陪母亲到普陀山烧一次香,每年两次陪父母旅游。
我有个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儿子幼儿园搞活动,听课、亲子活动什么的,这个我绝对参加。我与老公分工,星期六星期天每人负责一天,平常我先生负责跟他玩,我负责他的学习和教育,我妈妈负责他的生活,这样分配很好,如果你把所有的时间都给孩子,效果不一定好。
资源利用是需要支付成本的,资源利用不当也会生出新的麻烦。麦雪敏很好地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她在得到的同时,也注意给予,所以她的资源就会发挥最大的效用。一个女人在潜意识里把事业和家庭看成是对立的还是相容的会直接影响她的行为,麦雪敏把事业和家庭看成是相容的,所以她一直在平衡两者的关系。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家庭的所有关系处理好了,很多麻烦也就避免了,生活就变得简单了。
四、事业的成功在于充分利用资源作出正确选择
每个人都是有资源的,即使处于弱势地位也是有可利用的资源的,成功意味着你充分利用了资源并且有能力作出正确的选择。
(一)、高学历是女性自己创造的资源
很多人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是能够长期坚持的人并不多,麦雪敏不停地读书,从大学读到博士。除了学历以外,她还有各种专业的资格证书。她认为读书读的是一种心态,读书会给一个女人带来很不一样的东西。
读书很重要,读书让你不会寂寞,你会体会到知识的力量,书读到一定程度,你会感到你不比别人差。
在性别不平等的社会里,女性的资源非常有限,高学历是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的资源。高学历让麦雪敏获得了比较高的发展起点,有利于她在更高的层面上发展。
(二)、非正式权力是女性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
劳动领域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等级秩序,并充分表现在职业进入、工作性质、工资收入和工作评价等方面。在制度化的职业分层上女性总是处于较低的位置,受到歧视和贬低。麦雪敏在“权利运作为男性设计的社会机制”(赵捷2000)[1]中是如何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的?
麦雪敏刚进公司六年中做的是外事接待、公关和秘书,
我们公司是上海最大的一个外贸公司,我们有些大的项目,市长要出面的,市长出来要跟市长一起吃饭。这些对我后来都是有帮助的。自己的交往能力,公共关系能力锻炼出来了,再大的领导我都不会有怕的感觉。
这种职业训练让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去经营人际关系。“虽然男性通常掌握了合法性的权威,女性却往往能运用策略发挥影响力,令身居权威地位者依从其意愿,或左右决策的方向”[2](叶汉明)这就是所谓的女性非正式权力。当女性的正式权力资源有限时,使用非正式权力就成了一种明智的策略。麦雪敏在事业发展上经常使用这种非正式的权力,女性的从属位置让她很注意自我控制,表现得很乖,并且努力迎合男性权力拥有者的期望,她温顺、依赖和服从的背后却在经营自己的关系网,积累自己的资源。女性的这种策略往往能够帮助女性减少对立面,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获得更多的资源。
做外贸就是这样的,圆桌到方桌,方桌到圆桌。我酒量很好,人家喝不过我,酒桌上可以没大没小的说话,这也是女性的优势,酒桌上说的话不一定很重要,重要的是人家知道了你这个人,认识了就比较容易沟通。
喝酒只是一个起点,如果不往前走,充其量只能是个陪酒女。麦雪敏充分利用了弱者的武器,她先用过人的酒量打出名声,获得发言机会,然后利用这种机会经营出一个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她的交往策略是很低调的,在低调的背后有着强大的自信支撑着,而当一个人变得柔软了,她就有更大的张力,这就是以柔克刚的奥妙之处。
身为女性即有优势也有劣势,女性在高层次的发展更需要政策的扶持。
因为是女性,人家对你的要求不会很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男性之间的摩擦更大,如果你是异性可能更容易相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家会觉得你是一个女的,做到一定程度就够了。如果今天中央没有文件,我也许就不一定会坐到这个位置上(党委书记助理)。
(三)、关键时刻的选择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关键时刻所做出的选择,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来看看麦雪敏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是怎样做选择的:在高中毕业时她拒绝了保送读团校的机会,这次拒绝让她的人生走向另一条轨道。生了孩子后,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浦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另一个是干部科科长。那时孩子还小,浦东要过江,交通还不方便。很多人以为她会选择干部科,但是她选择了浦东分公司,这个选择让她干上了业务。工作了一年之后,单位想把她调去当集团公司董事长秘书,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肥差,很舒服的。而她认为业务是自己的生命力,坚持要在浦东分公司,坚持在业务岗位上,为她将来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中央有文件规定,领导班子里要配备一个女性,高学历的她被选进了领导班子当党委书记助理。但是她一直受到刁难,做党务也不是她喜欢的,她认为她不过是班子里摆的一个花瓶。肯特指出,这种装点门面的位置使妇女处于进退两难的矛盾处境。一方面她们作为少数、具有象征意义的成功女性与其他女性分割开;另一方面她们要保持这种象征性的地位,必须付出两倍于同等职位男性的努力,承受紧张、压力和孤独。[3]麦雪敏的经历印证了这一观点。
一个班子7个人,只有一个女的,你是七分之一,开会的时候一大帮男人在你面前,你会感到很紧张,你会注意你一定要把话说得完美一点,每次发言其实我都是很紧张的。
当麦雪敏进入了更高位置时,性别歧视就更加明显起来,使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发展的空间明显受阻。
我觉得在公司里越走越窄了,而且老是要防人家,要解释什么的,很没意思,还不如自己创业。我就离开了公司。
她选择退一步,结果得到了另一片天空。当麦雪敏离开公司时,她已经在能力、经验、关系等各方面都积累了足够的发展资本,所以她的创业很顺利。有了自己的公司,她可以按照自己的理念来管理,于是她就可以为自己制定出那个与众不同的时间表,她不喜欢应酬,她就可以把应酬降到最低程度,
麦雪敏现在经营着三家公司,与人合资的外贸公司出现权力之争时,她就主动退出管理层。每次在权力之争时,麦雪敏采取的策略一直是退让,避免与人发生正面交锋,她不想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谓的权力之争中。有远见的麦雪敏目前正在为自己50岁以后的生活做安排,她一生梦想着成为一名教师,她正在为自己的理想精心策划。
总结:
麦雪敏事业与家庭之所以能够和谐发展,首先是因为麦雪敏自律能力非常强,极其有效的驾驭了时间和自我,使自己处于不断修炼成长状态。其次麦雪敏有效的抓住了时代的机遇,现代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工资低廉外来妹进入上海从事家政工作;非享乐型的一代父母退休后愿意帮助小辈承担家务;上海社会性别观念比较平等,上海男人干家务、体贴妻子,比较愿意给妻子发展空间。所有这些因素让一个上海女性在发展事业时,家务已经不是重要的障碍。但是中国家庭是亲子本位主义,独生子女的教育困难重重,两代人在孩子教育上的分歧,很容易引起婆媳、母女、翁婿矛盾。所以女性从家务劳动中摆脱出来是容易的,但是从家庭矛盾中超脱出来是不容易的,麦雪敏的成功之处在于她很好地处理了她的家庭关系,她们夫妻之间业务上互相帮助,感情上互相安慰;全家在孩子抚养教育上有分工,麦雪敏其实对家庭有着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方法。
麦雪敏在经营事业时选择的是高学历和人际关系策略,她在女性的弱势地位中找出资源,以柔克刚打造出自己的天地来。她的好学和高学历是她成功的重要砝码,高学历让她拥有自信和更多的社会资源,因为她有更多的机会可以选择,所以她始终小心地避免自己卷入权力之争,把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每一次退让的结果是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个性化的,虽然我们有着与麦雪敏不一样的人生,但是麦雪敏的人生经历可以让我们悟出很多道理,揉进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去获得更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赵捷《赋知识以社会性别》2000年妇女与社会性别读书研讨班专辑300页
[2] 叶汉明《华南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权力的次文化资源:自梳女与姊妹群体》70页,见2004年美国密西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华女子学院联合举办的女性学研究生班学习资料。
[3] 《赋知识以社会性别》2000年妇女与社会性别读书研讨班专辑3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