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坏父亲”概念毁了孩子

(2008-03-17 20:11:31)
标签:

教育

育儿

分类: 家庭教育

 (性教育系列3)

阿才是一个聪明的男孩,长得虎头虎脑,活泼好动,一对灵动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煞是讨人喜欢。在阿才还不懂事的时候,父母就分居了,他不记得父亲的模样,在他的生活中,他就象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小时候看见别的孩子都有父亲保护,他也回家向母亲要父亲,但是每次只要提到父亲,母亲就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控诉父亲,说父亲不是个东西,整天吃喝嫖赌尽干坏事,告诫孩子不要学父亲,要听母亲的话,为母亲争气。慢慢的阿才再也不敢在母亲面前提起父亲,尽管他渴望有一个父亲。母亲一直很小心的隔离阿才父子,生怕品行恶劣的丈夫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阿才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童年他内心一直有一个担忧,怕母亲有一天会突然不见了。他在玩的时候也不会离母亲很远,时不时的要看看母亲在不在。小时候阿才和小伙伴打架受了伤,母亲特别伤心,一边为他疗伤一边流着眼泪抱怨自己命苦,嫁了不是东西的男人,让孩子一起跟着受罪。他觉得很对不起母亲,于是尽量不在外面惹事生非,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慢慢地变得怕生,害羞,退缩。他很听母亲的话,读小学的时候,他的成绩一直在前三名,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阿才很懂事,很小就会看母亲的脸色,说安慰母亲的话,帮母亲做事。邻居们都称赞阿才有良心,母亲心里也甜滋滋,觉得很有盼头。但是这个孩子灵动的大眼睛中有几分大人般的抑郁和失落让母亲有些担忧。

初二的时候,阿才一下子长得很高,是全班个子最高大的一个,有人称赞他长得象父亲,这时他才知道父亲是一个高大的男人。虽然从小听母亲把父亲说得一无是处,他对父亲还是毫无印象,当他听到有人称赞他象父亲一样高大时,他竟然对父亲产生了几分欣赏,他很想见见父亲,怕母亲伤心,他就没有主动去找父亲。

初二的期末考试,阿才从前三名突然掉到了第十名,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讥笑、母亲的唠叨让他突然感到自己什么都不是,他的内心突然出现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有一种压抑多年的东西要冒出来。当他第一次挥起拳头把讥笑他的同学打倒在地的时候,全班惊呆了,他也第一次体验到胜利的滋味,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体内的巨大力量,他隐约感觉到父亲的力量在他体内涌动。

他把同学打伤了,受到学校的警告处分,很灰心。母亲又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告诫阿才不能象父亲那样没有出息,这时阿才听到母亲提起父亲不知怎么特别反感,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要抗争什么的冲动,行为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撒谎、打架、恶作剧,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阿才的母亲非常惊恐,她不明白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怎么会一下子变成一个撒谎捣蛋的坏孩子;多少年来,她一直苦心竭虑隔离他们父子,告诫孩子不要象父亲那样,孩子到反而越来越象他的父亲?为什么?

 

点评:

这是一个童年在“坏父亲”的阴影中长大的孩子,而“坏父亲”是母亲灌输孩子的一个概念,这个真实的父亲并没有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是“坏父亲”概念一直伴随孩子成长。这是一个深爱自己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犯下的人生巨大的错误。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原型,而孩子心目中,父亲就是他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的英雄原型,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4—5岁是性别认同的关键期,从那个时候开始,孩子认同了自己的同性父母,并以他们为榜样。所以父亲是男孩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标杆,一个模仿学习的对象,如果父亲缺位,男孩的成长过程就会出现困扰,能量就会降低,出现胆小退缩等行为。

家庭系统排列理论认为,每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潜藏动力”,“潜藏动力”的重要法则必须得到遵守,否则系统就会出现破坏性的“潜藏动力”,导致系统混乱。“系统的序位必须得到尊重”是“潜藏动力”的重要法则之一,也就是说先来者有优先权,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人生最初的三角关系,在这个关系中的序位是夫妻关系有优先权,夫妻关系搞好了,孩子才会健康成长;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阿才的父母关系不好,对于阿才来说,父亲消失是一个迷,这会造成孩子的不安全感,所以他童年一直担心母亲也会突然消失,如果母亲消失,对他就是灭顶之灾,当阿才与父亲的连接中断后,就会特别依赖与母亲的连接,所以阿才从小很听话,特别在意母亲的情绪,因为这是他生命的唯一依靠。他很早就懂事了,会看大人的脸色,会安慰母亲,实际上他在担当父亲的角色照顾母亲,这是一个典型的没有童年的孩子,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受到赞赏,父母会觉得很安慰,而这样的孩子恰恰是有问题的。孩子的天性是无忧无虑的,孩子画人总是把头画得很大,因为孩子内心的自我很大,他还没有能力想到别人。会看大人脸色行事的孩子一定是不安全的孩子,大人有矛盾,孩子就需要看大人的脸色,当孩子看大人脸色行事时,就压抑了自己,会看大人脸色的孩子胆子就会越来越小,他的快乐、他的创造性都会受到压抑,能量就会被锁定。另外让孩子处于矛盾中心,孩子长期在内心与自己打架,容易造成人格分裂。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意见一致,即使有矛盾,也不要暴露在孩子面前。

“问题家庭”的孩子会比较早熟,孩子的早熟往往会让大人感到安慰,其实孩子早熟不是好事情,早熟的孩子一定是不快乐的孩子,因为他承担了他不该承担的责任。这样的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很坚强,很自律,实际上内心是很脆弱的,因为不快乐的孩子能量很低,遇到人生挫折很容易一下子崩溃,实际上这样的孩子内心的负面能量已经悄悄积累很久了,因为一直压抑着,没有被觉察而已。所以家长的人生痛苦不要让幼年的孩子来承担,父母的矛盾不要把孩子扯进来。

另一个“潜藏动力”的重要法则是“隶属系统的成员资格必须得到肯定”,系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如果一个人的资格被否定,不管他在哪里,哪怕是过世了,依然会对系统产生影响。阿才母亲一直否定阿才父亲的资格,极力隔离他们父子,虽然阿才从懂事时就没有见过父亲,父亲依然对他产生影响,因为母亲一直在提醒阿才有个“坏父亲”,一个人与同性父母的关系影响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感觉,因为同性父母是一个人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参照对象,如果童年看不起自己的同性父母,他会很本能地看不起自己,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所以一个“坏父亲”的概念,很容易导致男孩的自卑心理;一个“坏母亲”的概念容易导致女孩的自卑心理。阿才初二的时候一次考试不利,他就受不了周围的压力,行为出了偏差;一方面说明阿才内心很脆弱,另一方面是因为阿才进入青春反抗期,他与父亲建立了某种连接,母亲越否定父亲的资格,孩子就越要承认父亲的资格,阿才的行为越来越象父亲,是对父亲的认同,我们常常发现孩子最容易象系统中被否定的那个人,这就是系统的平衡力量。

我们常常发现再婚家庭的关系比较难处理,是因为再婚家庭的系统复杂,系统动力有问题,就会影响相互间的关系。所以再婚家庭更需要“划清界限”,初婚家庭中夫妻关系有优先权,再婚家庭是夫妻与前配偶的子女关系有优先权,因为他们是先到系统的成员,另外前夫、前妻的资格必须得到尊重,因为他们也是系统的成员,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孩子父母的资格必须得到尊重,继父母的关系才能搞好。一个人对前面一段婚姻关系有祝福的力量,才有能力创造另一段幸福的婚姻。离婚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彼此在孩子面前破坏对方的形象,否定对方的资格,有些家长甚至不让对方探望孩子,这是家长把离婚的伤痛转嫁给孩子,这是对孩子心灵的摧残。所以离婚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离婚是父母分离,不是父母与孩子分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永远断不了的,父母永远爱着孩子,所以我们要让离婚父母都有机会表达对孩子的爱,一个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孩子才会快乐,才会充满生命的能量。

 

发表于《家庭医生》2006.11上半月,题目:“坏爸爸”的孩子学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