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银悟《论语·学而篇》的编排具有内在的逻辑

标签:
《道德经》刘先银博客太初有道合道而行论语 |
分类: 逐字逐句悟《论语》 |
20.3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说:“不懂天命,不能做君子;不懂礼仪,不能立身;不懂言谈,不能理解人。”
刘先银:让孔子照亮人心 用儒学温暖世界
刘先银悟《论语·学而篇》的编排具有内在的逻辑。全篇可分为四部分,每部分有四章,是根据春、夏、秋、冬的四时顺序进行编排的。春部讲“学”,暗示孔学即“仁”学,并且指出了治仁学的基本方法;夏部讲“习”,本着“礼”的要求,具体列举了“时习”之道;秋部讲“义”,阐释了以什么原则对待孔子方为适当;冬部讲“智”,启迪人们如何认知孔子。这种内在逻辑体现了编者遵从的是“与四时合其序”的中国哲学主张。
刘先银说: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就是孔子的历史。前2500多年,是孔子总结的;后2500多年,是按孔子思想做的。孔子思想的精髓,就是《论语》。
直接点说:没有了《论语》,中华5000年的历史就没有了灵魂;有了《论语》,就能从零开始开辟出一个连绵不断的中华文化。
许多人说,看不懂《论语》在说什么。原因在于,《论语》编撰者的水平太高了,以至于两千多年愣是没人找出《论语》编撰的内在逻辑来。注解者断章取义地解释,当然不可能解释清楚,也难怪清朝程树德编个《论语集释》用140万字注解《论语》的1.6万字,还是解释不清。
你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论语》第十九篇,你就知道,《论语》是经过精细编撰的。
你如果想真正了解《论语》的意思,一定要看方闻编撰的《论语释义》,它全面解析了《论语》编撰的内在逻辑,还原了《论语》清晰易懂的本色。这才是你心目中的孔子,是历史上真实的孔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句: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岳阳楼记》
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孔子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都要变成披发与左扣衣襟的夷狄了。
以此说来,衣襟向右掩是对的。
微:无,非:“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隐约;不明:微茫。微词(隐晦的批评)。
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沦为夷狄,现多指落后不文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