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养阴

(2016-06-12 12:17:09)
标签:

刘先银博客

善待自己

太初有道

合道而行

分类: 黄帝内经的生命智慧

 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养阴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养阴

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养阴

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养阴

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养阴

 刘先银 书画作品 题写书名《黄帝内经》

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二是养阳指养心、肝二阳脏;养阴指养肺肾二阴脏;三是养阳要顺从阳气生长的特点,使阳气发泄;而养阴要顺从阴气收藏的特点,不要使阴气发泄。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是讲的春天的养生之道,亦即春天的养阳之道。意思是说,春季正、二、三月,阳气上升,万物萌动,自然界呈现一片生机蓬勃的姿容。天地孕育着生发之气,万物欣欣向荣;人们应当晚睡早起,阔步于庭院,披散头发,宽缓形体,以使志意充满生发之气。对待事物,当生的不要杀害它,当给的不要剥夺它,当赏的不刑罚它,这就是适应春气,调养人体“生气”的道理。如果人体违逆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害肝气。春季伤害了肝气,到了夏季,就会发生寒病,这是因为人在春季养“生气”不足,到夏季奉养“长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从原文来看,春天养阳主要体现在:“晚睡早起”:因为春天阳多而阴少;“广步于庭”:因为“动则生阳”;“以使志生”:使志意充满生发之气,以适应天地间的生发之气;“夏为寒变”:夏季的寒病是由于春天没有养好阳气的结果。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症,奉收者少。”
  这是讲的夏天的养生之道,亦即养阳之道。意思是说,夏季的四、五、六月,阳气已盛,万物繁茂,自然界呈现茂盛华秀的气象。天地阴阳之气相交,万物开花结实;人们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厌恶日长而使阳气怠惰;不要轻易发怒,神气像草木华英一样充满;使阳气能宣泄,好像有所爱在外而不抑郁
,这就是应夏季长养之气,调养人体“长气”的道理。如果人体违背了夏季长养之气,就要伤害心气,夏季伤害了心气,到了秋季,就会发生疟疾,这是因为人在夏季养“长气”不足,至秋奉迎“收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从原文来看,夏天养阳主要体现在:“夜卧早起”:晚些入睡,以顺应自然界阴气的不足,早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盛;“无厌于日”:不要厌恶日长而使阳气怠惰;“使华英成秀”:夏天,要调养自己的意志,使神气充实;“秋为疟症”:秋天所发疟疾,是由于违逆了夏长之气,夏季伤害了心气的结果。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这是讲的秋天的养生之道,亦即秋天的养阴之道。意思是说,秋季七、八、九月,阴气已升,万物果实已成,自然界一派容态平定的气象。秋风劲急,物色清明,肃杀将至。人们要早睡,并且要早起,鸡鸣时即起;使志意安逸宁静,以缓和秋季肃杀之气的刑罚;应当收敛神气,以应秋气的收敛清肃;志意不要受外界干扰,以使肺气清静,这就是应秋季收敛之气、调养人体“收气”的道理。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飧泄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秋天养阴主要体现在:“早卧早起”:早卧是避秋夜露寒,以适应阴长;早起,比春夏的早起要晚,亦因阴长之意。“使志安宁”:即使精神内守,而“神者,血气也”,亦能养阴;“无外其志”:指不要让自己的意志外弛,以顺秋收之意;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che),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天的养生之道,亦即养阴之道。意思是说,冬季十、十一、十二月,阴气盛极,万物潜伏,自然界呈现闭藏的气象。水冰地裂,万物的生机没有受到干扰,都潜藏起来;人们应当早睡晚起,早晨等太阳升起后起身;使自己的志意伏匿,保持安静,好像有私意在胸中,又像所求已得而不外露,使神气内藏;应该避寒就温,不要开泄皮肤出汗,致使阳气频数耗夺,这就是应冬季闭藏之气,调养人体“藏气”的道理。如果人体违逆了冬季闭藏之气,就要伤害肾气。冬季伤害了肾气,到了春季,就要发生痿厥的病变,这是因为人在冬季养“藏气”不足,至春奉养“生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冬天养阴主要体现在:“早卧晚起”:早些睡,晚些起,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机潜藏,以适应自然界之闭藏,亦即养阴之意;“使志若伏若匿”:是指神气内藏,亦是养阴之意;“无泄皮肤”:不要开泄皮肤出汗,是保护阳气、津液不耗伤。
  总之,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要阴,这就是中医养生学所说的“顺时养生”,即四季养生的要诀。



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养阴

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养阴

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养阴

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养阴

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养阴

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养阴

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养阴

春天、夏天必须养阳;秋天、冬天一定养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