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如何祛湿气
(2010-07-15 21:20:55)
标签:
健康 |
中医认为,湿属阴邪,虽然它会寒气结合,变成寒湿,也会和热邪结合,会变成湿热,但是总的来说,它还是阴性的邪气。在这个天,我们必须根据情况,随时分析到底是湿热还是寒湿,本来应该是湿热多,但是,我这两天发现,寒湿的也很多,都是空调吹的。如果是湿热,那么舌苔应该是黄腻的,舌质应该是红的,而寒湿则是舌苔白腻,最重要的是,舌质没有那么红,往往颜色也很淡,是淡白色的。这是区分的方法之一。
关于湿邪的性质,中医认为,湿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阻滞气的流动,妨碍脾的运化。这在中医叫“湿邪困脾”,如果是外感湿邪,常见恶寒发热、虽然出汗但是热不退、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如果是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胸闷不舒、小便不利、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
看到下雨,江南烟雨,路上的人根本不打伞,这样也会让湿气进入体内,如果此时出汗,就更容易出问题了。
还有的朋友反映,本来自己的父母在城里身体还好,后来搬到有乡下水库边居住,本来以为空气好,可是总是有病,其实这也是没有适应那里的湿气导致的。
另外一种湿气是内湿,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多由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以致脾阳失运,湿自内生。比如经常喝冰啤酒,冷饮等,导致脾阳受伤,这样湿气就重了;还有的时候是人缺乏运动,导致气血流通不够,那么阳气就升发不利,也会导致内湿很重,因为阳气是控制湿气的最重要手段了。
首先,湿邪的第一个特点是:湿性重浊。大家要理解两个字,一个是“重”,一个是“浊”,湿邪是气中重者,很容易困住我们的肌体,湿邪犯表,则令人头重身困,四肢酸楚,《黄帝内经》说“因于湿,首如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被湿气困住了,头总是觉得像裹个什么东西似的,有的患者说如同戴了一个大帽子;若湿滞经络,流注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不移;若湿流下焦,则小便混浊、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脓血,甚至妇人带下粘稠腥秽等。这个“浊”字则反映了湿邪流通不畅的特点,它使得我们的气血不能正常流通,很容易与各种邪气混合起来,是各种邪气的载体。
湿邪的第二个特点是:湿性粘滞。这是湿邪的一个主要特点,这个东西比较粘腻,一旦被湿邪盯上,那就感觉怎么都不爽,对,九零后嘴中的“不爽”这个词非常生动地反映了湿邪的这个特点,就是不爽,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湿病症状多粘腻不爽,如患者表现为小便不畅,大便粘滞不爽等;二反映在病程上,迁延时日,缠绵难愈,如风湿病、湿温病。
一般被湿邪困住的患者,阳气都不会旺的,往往面色淡白,精力不济。
第一,可以在做菜的时候,适当地放入一点香料,比如白豆蔻、砂仁、花椒等香料,这些东西有振奋阳气的作用,比如四川那里湿气重,所以麻辣类的食品就是很盛行,这是老百姓生活中的智慧,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第二,可以食用一些去湿的食物,比如冬瓜、绿豆、赤小豆、薏米、鲤鱼等,这些食品有去湿的作用,可以隔三差五的用点,有些好处,尤其是自己觉得自己湿气已经很重的时候,食用一下,可以缓解情况。
第三,增加运动量,多做一些挥汗如雨的运动,比如打球等,练习瑜伽,让汗出透,这样也有利于气机的通畅。
第四,好好利用身边的电器,比如电吹风,空调的除湿功能等,让自己周围的环境尽量干燥。
瑜伽年卡588元一年,中医理疗68元一次。
电话:0755---83737609
网址:http://www.yifeiyoga.com